请假回家(之一)
文/汤迪民
季夏时节,天空澄澈而明朗,仿佛被幸福的光辉温柔笼罩,处处洋溢着欢快的氛围。大地之上,热潮涌动,恰似一曲激昂的交响乐,奏响着蓬勃的生机。此时,各行各业都沉浸在生产销售的旺季热潮中,而巴州市的农村,也迎来了早稻丰收的喜悦时刻。
唐大志自被招入公司上班后,已在单位度过了一段时光。再过几日,云山老家便要迎来村庄一年一度的“双抢”时节——抢收早稻、抢栽晚稻秧苗的战役即将打响。作为唐家兄弟姊妹中的老大,他深知自己责无旁贷,必须回去参加双抢,为父母减轻劳动的重担。
下班前,唐大志怀着几分忐忑又几分期待,将这一情况向单位领导如实报告,诚恳地申请回家参加双抢劳动。领导听闻后,十分爽快地批准了他的请求,给予了他一个星期的假期。
第二天,天色尚未大亮,唐大志便早早地爬起床,匆匆赶到食堂。他找到厨房的师傅,说明自己要回家干活,想尽快买几个馒头带回去的想法。主厨师傅姓姚,名忠厚,是个朴实善良的人。他十分体谅唐大志的思乡之情和急切之心,听到这话后,立刻拉下电闸,将蒸柜里的蒸汽缓缓放掉。他一手接过唐大志递来的餐票,提前打开一扇大蒸柜门。刹那间,一股温热的气流从柜里扑面而来,还伴随着一滴滴蒸馏水悄然掉落。姚师傅嘴里一边咿咿呀呀地哼着他们老家的小调,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一边伸出厚实的大手掌,操起那把餐厨专用的不锈钢钳子,顺手夹出六个(每个二两重)又大又白的馒头。那馒头散发着诱人的麦香,十分馋人。唐大志接过馒头,小心翼翼地用纸张包好,然后揣进自己的背包里。此时,他思乡心切,一刻也不愿在食堂多待,背上背包便搭上了去城里的公交汽车。在车上,他从包里拿出一个馒头,边啃着边朝巴州市长途客运站赶去。
长途客运站名为九洲客车站,坐落在城市一处三岔道的闹市区旁,是巴州市中心交通最为便利的地方。每日里,这里人来人往,流动人口极多,人们呼朋引伴,一路上笑闹声、交谈声不绝于耳。道路上,各种车辆川流不息,如一条条奔腾的河流,在人群中穿梭。然而,这里的环境却不尽如人意。出行的人群中,很少有人讲究卫生,纸屑等生活垃圾随手乱丢,吸过的烟蒂也随意扔在地上,果皮等杂物更是无人清理。客车站台外面,很少有人打扫,卫生状况令人堪忧。一辆辆汽车驶过,扬起的灰尘四处飘洒,有人曾无奈地感叹,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光灰城市”。
尽管如此,这座长途客运汽车站却是巴州地区所有城市里最大的一座。与巴州其他县市的汽车站相比,它显得格外阔气。候客厅建筑面积宽敞,停车坪地开阔,停放的车辆众多。而且,有好几辆客车都是东方汽车公司帮他们购进来的崭新车辆,车身光洁如新,仿佛在诉说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在车站外,时不时地就有一辆车从身边呼啸而过,吓得人群中不断发出“啊,啊,啊”的惊呼声。“危险,好危险哟,走在大马路上就要注意安全呢。”同伴不停地劝说着,可那些习惯了横穿马路的人们却依旧我行我素。在有惊无险的情况下,闯红灯的路人依然为图方便,走在最简捷的道路上。密集的人流加大了车辆通行的压力,车流量的迅速增加,使车站进出门口的那条通道更是人车混杂,拥堵不堪。一条五六米宽的城市道路本就显得狭窄,因为来往车辆过多,这个三岔路口变得更加拥挤,仿佛一个被堵塞的喉咙,让人喘不过气来。
从车站前面进入候车室,一排排长条木椅整齐地摆放在大厅中间,供旅客们休息。木椅上,旅客们形态各异:有的旅客不停地同身边的伙伴交谈,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分享着旅途的见闻和期待;有的则是几个人放下行李,围坐在一起,玩起了扑克游戏,欢声笑语回荡在大厅里;还有的眯着一双眼睛,似睡非睡地躺在那里,全然不顾这里浑浊的空气。拖家带口的人,不时地望望大厅内,眼神中满是关切,叮嘱着家人们要注意看护好自家的行李,生怕有任何闪失。
那些没有买到车票的旅客,心急如焚地赶紧来到窗口位置,一个个地排成长长的队伍等候。唐大志来到车站时,已有一部分人排队。他迅速环顾四周,找到一处人群相对较少的队伍,毫不犹豫地站了上去,静静地等待着车站工作人员从售票窗口出售车票。没过多久,他就买到了一张回家的客车票。那一刻,他心中如释重负,仿佛在回家的旅程上已经完成了一大半的任务。这张小小的车票,承载着他对家的思念和对父母的牵挂。
购票之后,唐大志并不愿意在候客厅里等待,他迈着轻快的步伐往站台院子内走去。这里有一处很大的空坪地,停放着十几辆大型客车。一辆辆大型客车如一个个听话的乖巧孩子一样,头朝着出口方向,尾部紧挨着半层楼高的平台,整齐地停放在客车专用车库里。平台与客车顶部齐平,从地面经过一处楼梯,走上平台就可以到达客车的车顶。旅客们带货上、下客车装卸货物时,只需在这里顺带就能拿到,十分方便。唐大志只带有一个小小的背包,所以他根本不用像其他旅客那样忙碌,无需走到平台爬上客车顶部去将自己的东西捆绑好,比那些带货回家的人轻松多了。
停车坪里的一辆辆大型客车,静静地守候在那里,仿佛是一群忠诚的卫士,随时等待着听取指令,按照站里下达的指令出发。客车从站台内开出来的时候,司机依靠站内的保安和门外交警的指挥,一辆接一辆地缓缓开出。有了他们维持交通秩序,客车才得以安全、有序地从里面驶出来,驶向各自的目的地。
看看时间尚早,唐大志又从车站里钻了出来,想到外面街边上去溜达一下。来到城市里,他很少逛街,这时正好借此机会多看看马路上的车辆,望望店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凑凑城市里的热闹情景。
沿着车站这条大道,周边各种门店商铺林立,仿佛是一个繁华的商业王国。宾馆、餐饮、茶社应有尽有,南货、北货,五金交电,日用杂货比比皆是。附近还有影院、照相馆、录像厅等异彩纷呈,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选择。一些杂耍、魔术、书摊,卖各类狗皮膏药的,也在其中营业,大家各行其道,各展所长。不远处除了有好几家大型国营商店外,还有很多的街道集体和市民个体小店子遍布在周边。一些从乡下过来的农村人推着车子,在车子上摆放着小吃、小商品货物,形成了数量较多的一群流动摊贩。这些小商贩轻巧灵便,摆开就是摊子,收起来就可以走人,做完一笔生意就去另一处寻找新的客源,打一枪换个地方。他们时常在车站的周边到处游荡转悠,边走边不停地扯开嗓子大声叫卖起来,那洪亮的声音仿佛是一首独特的市井歌谣,招徕着顾客,好不热闹。小商贩见缝插针,利用灵活的经营方式满足了流动人员的需要,赢取了他们意想中的利润。相比之下,那些纯靠坐店经营、靠着国营单位牌子的大商店,在这群散兵游勇面前,经销手段就显得笨拙多了。
为了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激励经济的机制和措施,划出部分地方归个体商贩专用,实行税费优惠,快捷办理经营手续。一时间,在这处要道地段上,属于国营、集体、个体不同体制成份的经济实体蜂拥而至、一拥而上,将九洲车站外面的街道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形成了一个集街道店面和马路兼有的大市场。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华丽高端的服装绚丽夺目,走进市场如同进入了一个时装展销会场,让人目不暇接,好不热闹。
责编/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