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更直白地说,每个人身边都会被自己吸引来不同的人,这种吸引背后往往不是偶然,而是自己当下的状态决定的结果。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身边的人往往就是什么样的人。人与人的关系不是孤立的,它背后隐含着一个规律,那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走在人生路上,起初我们可能和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一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认知、价值观、心态、能力的差异逐渐显露,走着走着,能继续同行的往往就只剩下志同道合的人。那些真正能走到最后的人,并不是因为短暂的缘分,而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你身上的价值,你也看到了他们的价值。人与人的吸引,从来都是一种价值的共振。
当然,很多时候这种共振未必能立刻出现。可能有一段路我会发现自己像是孤军奋战,甚至感到孤独。但如果自己敢于坚持往前走,敢于让自己不断成长,变得更优秀、更有思想、更有能力,那么,总有一天会遇到那些和你一样走在路上的人。即便一段路只有你自己一个人走也没关系,因为人生的终点本来就是一个人去面对的。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孤独中停止成长,停止积累,停止让自己变得有价值。
所以,我越来越清晰地明白一个道理:命运的转折点,往往不是靠运气,而是靠自己让自己配得上那个圈子,配得上遇到那些志同道合的人。靠近什么样的人,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人人都听过,可遗憾的是,真正能把它落实到生活和事业中去的人并不多。多数人只是点头称是,却依然混迹在抱怨者、消耗者、甚至阴暗的小圈子里。听过再多的道理,却没有应用,最终等于什么也没改变。
知识如果不用,就只是废纸;资源如果不用,就只是摆设;机会如果不用,就只是过眼云烟。世间万物唯有“用”才有用。会不会用、敢不敢用、能不能用,决定了你能走多远。只有真正把“用”字运用到生活、事业乃至命运中,知识才有意义,圈子才有价值,人脉才有力量。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过去二三十年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在被磨炼、被考验。那时的我并没有真正懂得如何去“用”,只是单纯地积累,跌跌撞撞。但如今,我终于明白了,过去的磨炼是让我准备,而现在的我,是要学会应用,把所学、所见、所积累的东西,真正用到实际中,才能发挥作用。
回顾一路走来,我很幸运,也很感恩。无论是在低谷还是在奋起的时刻,总会有一些人出现来点拨我、扶持我,甚至与我并肩而行。每当我萌生出一个新的想法,或者想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总会意外地聚拢起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他们愿意认可,愿意支持,甚至愿意和我一起拼。细细想来,这是因为我们彼此之间都有用得上的价值,而不是空洞的口号。人和人之间真正的连接,不是靠甜言蜜语,而是靠彼此能“用”起来,形成合力。
到今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用”的智慧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用人如器,器有所长,方能物尽其用。我们要学会用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而不是试图事事亲力亲为,更不能因为自我怀疑或小聪明而拒绝别人的力量。把一个人的长处用到极致,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只有当每个领域最专业的人,各自发挥长处、汇聚到一起,1+1才可能等于2,甚至远远大于2。
这一次,我们又一次准备出发。我深知,未来的结果无人能够预料,或许顺利,或许艰难。但我愿意带着一群最优秀、最专业的人,一起凝聚成一个整体,朝着共同的目标出发。至于最终结果是什么,或许没有人能给出确定答案,但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尽人事,听天命。我们尽最大的努力,老天自有安排。即使结果未必尽如人意,但这一路的过程,已经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升华、让我们彼此成就。
然而,写到这里,我多说一句真实的话。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在嘲笑“圈子”二字,说那是功利,说那是攀附,说那是投机。他们口口声声高喊“靠自己”,可实际上每天除了抱怨就是虚度,终日与一群同样空耗时光的人混在一起,彼此取暖,最后一事无成。他们最爱的一句话是“圈子不重要,实力才重要”,却从不去想,一个人再有实力,如果被困在鸡窝里,也休想飞成雄鹰。更讽刺的是,他们眼里所谓的“独立”,往往只是没有人愿意带,没有人看得起,没有人认可的孤立罢了。真正的独立,从来不是拒绝圈子,而是让自己配得上进入一个更高的圈子。
所以,命运到底掌握在谁手里?掌握在敢于成长、懂得应用、真诚待人,并且能与志同道合者共同前行的人手里。至于那些永远在原地喊口号、拒绝走出来的人,他们的命运早就已经被自己锁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