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糖勺绘三生(扩写版)
青年与芷萝的相思糖铺渐渐成了北冥最奇的景致。檐下悬着九百九十九串糖风铃,每有良缘经过,便自鸣清音。柜台那把祖传糖勺更显神通——若是无缘之人执勺,糖浆便凝不成形;若是有缘人手握,自会绘出三世纹样。
这日来了位白发老妪,颤巍巍递上枚发黑的银簪:“求勺爷看看...俺那死鬼老头可曾转世?”
芷萝执勺搅动糖浆,糖雾中现出景象:
· 第一世她是采莲女,他是撑篙郎,沉船时他推她上浮木
· 第二世他是阵亡将士,她守墓一生,银簪是嫁妆换的墓碑
· 第三世他化作她院中棠树,年年落花覆她石阶
糖浆最终凝成并蒂棠花样。老妪含糖而笑,当夜靠着棠树安详离世。翌日树梢新发的嫩叶上,竟凝着糖霜似的白露。
第三十三章:情痨糖谱(扩写版)
当年中蛊的弟子名唤忘忧,在镇西开了间“释怀堂”。堂前悬副对联:
“糖非糖痨非痨甘苦自知”
“情似情孽似孽释怀即解”
他取孟婆婆药草、芷萝糖浆、云疏月莲露,佐以听雪楼琴音,炼出七情糖:
· 思归糖:橘皮混麦芽,治游子乡愁
· 忘嗔糖:薄荷裹莲心,化夫妻怨偶
· 释然糖:沉香淬金箔,解生死执念
这日来了个抱婴孩的妇人,眼尾犹带泪痕:“夫君战死沙场...孩儿夜夜哭嚎不止...”
忘忧取战死将士名册焚灰入糖,糖块做成小鼓形状。婴孩握鼓便笑,糖鼓摇响时,空中隐约传来将士哼唱的故乡童谣。
第三十四章:鲛人糖航(扩写版)
南海出现了缀满明珠的糖船。鲛人们用情网捕捞痴怨,在月光下纺成糖丝,熬作“忘忧糖浆”。糖浆装进贝壳,由海豚送往人间沿岸。
某个渔村常有妇人对着潮水哭亡夫。这日浪涛推来心形贝壳,妇人尝了糖浆后,梦见丈夫化作珊瑚礁下的光点:“莫哭...我在每一朵浪花里陪你。”
从此渔村有了习俗:丧亲者食糖后,将思念写在贝壳抛回大海。鲛人收了贝壳,把过分沉重的悲苦纺成“释怀糖网”,网住海底火山免其喷发。
鲛人女王每夜对糖浆歌唱,歌声凝成珍珠糖丸。有孩童误食后,竟能听懂海风言语——原来风里藏着历代渔民的牵挂。
第三十五章:偷糖黑猫(扩写版)
药铺梁上常蹲只通体乌黑的猫,金竖瞳似曾相识。它专偷释怀堂的忘嗔糖,却总留片鳞甲作酬。
某日黑猫偷糖时撞翻长明灯,灯油烫伤前爪。云疏月为它涂药时轻笑:“魔尊陛下也怕疼么?”
猫身骤僵,突然口吐人言:“...本座只是尝遍人间苦,想来试点甜。”舔爪时露出颈间银铃——竟是凌霄真人用琴弦所铸,刻着“恶念净尽,猫寿永昌”。
此后黑猫愈发惫懒。常窝在芷萝糖铺暖灶旁,看糖勺绘出三生缘念。某次见糖画现出自己万年前模样:原是女娲补天时捏的第一只泥猫,因贪玩抓碎彩石才染了恶念。
春分那日,黑猫跃上补天石所化的棋盘,尾巴扫过棋局。星子坠落时,它吞了颗棋子突然开口:“东南海域有三世怨侣要跳崖...不去救人么?”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