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辛词作研究
一、李含辛生平简介
李含辛(陕西礼泉人)是当代文坛颇具特色的跨界创作者,兼具多重文化身份:中共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张俊彪文学艺术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文化传播协会研究员,同时担任西咸新区作协监事及咸阳文学院理事等职务。他活跃于基层治理,曾长期担任小区业委会秘书长,这种多元身份使其创作兼具文学性与社会关怀。
二、代表词作分类
1. 历史人物题材
《沁园春·曹操》:以豪放笔触描绘曹操的文武双全,突出其文学成就与历史地位
《西江月·上官婉儿》:通过"翰墨书成锦绣"等意象,展现唐代才女的才情与命运
《西江月·范紫东》:赞颂秦腔大师的艺术成就,楹联部分尤为精炼
2. 文学与艺术评论
《临江仙·读余秋雨文化苦旅》:以"古道西风"开篇,融合文化思考与个人感悟
《沁园春·读贾平凹散文》:聚焦贾平凹散文中的商州情结与哲学深度
《西江月·曹禺》:用"墨洒舞台如梦"概括戏剧大师的创作生涯
3. 城市与文化主题
《沁园春·贺澳门回归25周年》:描绘澳门回归后的繁荣景象,融入"一国两制"主题
《西江月·大英博物馆》:通过"八方瑰宝汇斯楼"表达对文物流散的思考
《满江红·细柳营怀古》:以周亚夫军营为背景,展现边塞诗风的雄浑
4. 陕西文学致敬系列
《西江月·致敬路遥〈平凡的世界〉》:提炼黄土地上的奋斗精神
《西江月·致敬陈忠实〈白鹿原〉》:浓缩家族史诗的厚重感
《西江月·致敬贾平凹〈秦腔〉》:捕捉地方戏曲的文化内核
5. 其他重要作品
《鹧鸪天·蔡锷生哭穷》:讽刺性词作,揭露社会问题
《鹧鸪天·阶路叹》:通过"垦土三春蓑笠霜,贾舟一棹货盈舱"等句,反映社会阶层差异
《江城子·田姐》:记录现实人物的作品
《青玉案·思儿》:抒发个人情感的词作
三、词作艺术特色
1. 风格特点
古典与现代融合:将传统词牌形式与现代主题内容相结合,如《江城子·田姐》将医者仁心注入古典词牌
质朴表达:常通过"忠厚真诚人敬仰"等质朴语言传递深层情感
意象运用:善于通过具体意象表达抽象概念,如《西江月·大英博物馆》用"八方瑰宝"象征文化流失
2. 创作理念
李含辛提出"三新二意一透顶"的创作纲领:
"三新":指诗(打油诗)、词、赋的创新
"二意":强调赤诚待友与爱国爱民的精神内核
"一透顶":以"争做新时代打油诗中国第一人"为志向
3. 语言特色
平易近人:用词浅白直率,韵律宽松自然
幽默犀利:如《群芳宴》中"乌纱原是采花钗"揭露权色交易
意象反差:通过强烈对比形成讽刺效果,如"瓷砖照官帽"与"村民捏鼻"的感官反差
四、词作评价与影响
1. 文学价值
作品入选《中国名人打油诗三百首趣谈》,与历代名家并列
赋体创作被王海等权威人士盛赞"如珠玉落盘,熠熠生辉"
被评价为"以简洁方式呈现深刻社会寓意"
2. 社会影响
公共舆论催化:《群芳宴》对福建林龙飞案的讽刺成为民间监督典型案例
学界认可:被定义为"民间文学参与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
传播创新:首创"诗新闻"形态,采用"导语式题记+四句正文"结构,适配微信九宫格传播
3. 历史定位
全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阎纲题赞其作品"文贵独出","风而有骨"。李含辛的词作实践为传统文体注入现代性活力,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