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讲台到校园的每一寸土地
作者:高金秀

刚入职那年,我二十出头,浑身的劲儿像春日里冒芽的草,挡都挡不住。一接手两个班的语文课,每天的日子被铃声切割成满满当当的片段——清晨七点半,教室里准能看见我写板书的身影,粉笔灰落在肩头,像撒了层细雪,可只要抬头看见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就觉得浑身是劲;课间十分钟从不停歇,要么被围在讲台前答疑,要么跟着他们跳皮筋,彩色的皮筋在我和孩子们脚间翻飞,笑声撞在教室的玻璃窗上,又弹回来,甜得人心尖发颤;连放学后,我还会留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红笔尖划过作业本,把错字圈出来,再写下鼓励的话,直到夕阳把办公桌上的备课本染成暖红色。
那时的“成绩”从不只是分数:班里的平均分稳居年级前列,领导在会上举着我的教案说“这就是年轻老师的冲劲”;同事们常来问我“怎么把枯燥的知识点讲得这么活”;连校门口卖文具的阿姨都知道“教语文的高老师,学生都喜欢她”。我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继续,以为自己能永远站在讲台上,做孩子们的“知识领路人”。
变故来得猝不及防。那天讲《背影》,读到“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时,我的心脏突然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呼吸变得急促,粉笔“啪”地掉在地上,断成两截。孩子们慌了,前排的小姑娘第一个跑上来扶我:“老师,你没事吧?”我强撑着坐下,手心却全是冷汗。后来去医院,医生拿着心电图叹气:“长期过度劳累,心脏负荷太重,得好好休息。”走出诊室时,我看着手里的检查单,眼泪终于忍不住——我还没带孩子们读完初中,还没把那些没讲完的诗文续上,怎么就不能站在讲台前了?

申请调去后勤的那天,我特意去了趟教室。孩子们围着我,眼神里满是不舍,最内向的小宇递来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老师,我们会想你的”。我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没敢说太多,只把之前准备的作文辅导资料塞给他。转身走出教室时,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抽泣声,我的脚步沉得像灌了铅。
没想到,后勤的日子里,也藏着温暖。每天清晨五点半,我推着清扫车走过操场,这是校园最安静的时候,只有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有天早上,我正弯腰扫落叶,突然听见有人喊“高老师”,抬头一看,是小宇——他背着书包,手里攥着个热乎乎的包子:“老师,我妈妈做的,你还没吃早饭吧?”包子的热气扑在脸上,暖得我眼眶发酸。
如今的我,每天忙着检查校门安全、清扫校园角落、整理后勤物资。同事路过时笑着说:“高老师,现在校园里不管哪儿,都能看见你忙碌的身影,跟以前在讲台一样认真。”傍晚锁校门时,我会站在门口望一会儿——明亮的教室、干净的操场、安全的环境,这是大家眼中踏实的“校园底色”,也是我现在用心守护的成果。原来岗位会变,但对校园、对孩子们的爱从不会变,我依然是那个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们的高老师,只是我的“课堂”,从三尺讲台,变成了校园的每一寸土地。

【作者简介】高金秀,女,大专,小学一教师,爱好广泛,书法,书画,跳舞,唱歌,写作,发表论文三四十篇一等奖,在教学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书法,书画,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中去。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今日头条《红月亮诗画艺苑》头条号创办于2018年6月18日(1月9日注册),百度《桃花艺苑》创办于2020年4月3日,都市头条《晓犁文化传媒》头条号创办于2020年10月5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