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提要:这是《咸阳报》1995年9月14日的一篇报道,主题是“抗日老战士姚秀峰的回忆”,由本报记者王德华,通讯员李双林、冯强勇采写。抗日老战士是那段艰苦卓绝抗战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姚秀峰的回忆能让人们更真切地了解抗战岁月里战士们的战斗经历,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与教育意义,为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 抗日老战士姚秀峰的回忆》全文
9月3日,在这个中国人民最难忘的日子里,秦都区渭滨乡政府大院内几十名政协学习小组成员在专心致志地观看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电视纪录片,其中一位两鬓染霜,精神矍铄的老人格外激动,当“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豪壮之歌重新在老人耳畔回荡之时,这位当年血气方刚、驰骋抗日疆场的热血男儿,再也按捺不住万分激动的心情。他就是抗日战士姚秀峰老人。
抗战爆发后,姚秀峰参加了赵寿山将军领导的38军。抗战八年中,他参加了著名的永济战役、六六战役,四·一七战役等。1938年初,38军警备第二旅旅长孔从周率领部队从泾阳出发,开往朝邑,担任沿黄河西岸河防任务,同年6月,奉命东渡黄河坚守山西省永济县,阻敌西进。这时候,姚秀峰任四团九连三排排长,在血战永济的战斗中,他带领全排在前沿阵地阻击敌人,由于将士英勇顽强,敌人从正面攻击一直未能得逞。日军虽然上有飞机,下有坦克,但我军经过8天8夜的血战,终于打退了敌军的疯狂进攻。
1939年6月6日,日本侵略军对中条山发动全面进攻,东起太行山,西迄中条山全线出击,来势凶猛,日军共出动兵力3万余人,飞机38架,兵分9路向我中条山阵地逼近。我军北依中条山,南临黄河,全军数万人被包围在平陆旧城一带。当时姚秀峰所在的连队接受上级命令,从北边突围,在大平头消灭了敌人一个中队,战斗激烈,历时20多天,缴获了不少战利品。
38军参加过著名的“西安事变”,受共产党影响很深,蒋介石对此处处存有疑心,他总怕这支队伍投靠共产党。1940年10月下令将38军调离中条山,移防黄河以南的洛阳至郑州一线。从此,姚秀峰他们就驻扎在郑州黄河桥头的汉王城,中间有一条沟,日军就在对面的霸王城里,两军相峙达2年之久,日军一直未能越过这条沟,从而有力地牵制了敌人妄图进犯中原的计划,
在已往的日子里,姚老很少谈及抗日战场上自己亲临其境的情景,今年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的热烈气氛,使这位87岁的高龄老人如数家珍地对下一代讲述着抗战时激动人心的场面。
(提供图片:姚振学/编辑:马 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