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头条】总第788期。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明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雅俗共赏,怡情益智,启迪人生。请大家分享。铭记历史荣光,担当时代使命
———9.3阅兵观后感
图文:摘自网络(作文大观园)
编发:五老志愿者韩积蕊
今年九三阅兵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盛大阅兵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九三大阅兵,长达七八十分钟,每一分每一秒我的心情都特别激动。情不自禁地跟着唱国歌以及《歌唱祖国》、《保卫黄河》。这些歌曲谁不会唱呢?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铿锵有力的歌词直击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
长安街上的步伐铿锵有力,战车轰鸣如时代鼓点。2025年九三阅兵,不仅是一场国威军威的展示,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洗礼,一部穿越时空的历史对话。
八十年风雨兼程,我们从苦难走向辉煌;新时代号角嘹亮,我们由复兴迈向强盛。这场盛典让我们见证:一个铭记历史的民族,必将拥有光明的未来;一支珍视和平的军队,定能守护世界的安宁。
展示的是力量,彰显的是和平。 铁流滚滚,战机翱翔,受阅装备全部国产,新型武器占比创历史新高。但这并非兴师动众的炫耀,而是捍卫和平的承诺。
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刀长矛、土枪土炮,到如今科技感十足的新型武器装备和信息化、无人化等新型作战力量,先进战力的跨跃式跃升彰显了我国国防现代化的辉煌成就。
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先进战力,是用实力向世界宣告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维护正义与和平的决心。
从“小米加步枪”到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人民军队的跨越式发展印证了“止戈为武”的古老智慧。
真正强大的军队,从不为征服他国,只为守护家园;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以和平为帆,以合作为桨,航行于世界潮流。
回顾的是历史,照亮的是未来。
“一老一新”方队设计寓意深远:老部队代表红色血脉永续传承,新力量彰显强军事业蓬勃发展。抗战老兵浑浊眼眸中闪烁的泪光,与年轻战士坚毅面容上洋溢的豪情,构成跨越八十年的对话。
历史不是尘封的档案,而是照亮前路的火炬。我们铭记苦难,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我们缅怀先烈,不仅是感恩奉献,更是为了汲取前行力量。
凝聚的是人心,激发的是担当。
当受阅队伍以排山倒海之势通过天安门,当“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口号响彻云霄,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都会涌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不是虚妄的自大,而是源自实力的自信;不是封闭的排他,而是面向世界的胸怀。
铭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纪念胜利是为了永远胜利。
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将向世界展现一个自信、开放、负责任、热爱和平的中国,汇聚起珍爱和平、弘扬正义的国际力量。
阅兵式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大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民族的复兴依靠每个人的奋斗。
观礼阅兵,我们不能止于激动震撼,更应思考自身责任。八十年过去,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发展中的挑战依然存在。科技攻关需要“冲锋”,改革创新需要“突围”,民族复兴需要“会师”。我们这代人虽然不必抛头颅洒热血,但仍需攻堡垒克难关。将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工作的实际行动,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对和平最真的珍视,对未来最实的担当。
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是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一支强大的军队,始终致力于为和平保驾护航。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此次阅兵为动力,铭记历史荣光,担当时代使命,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壮丽诗篇。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宣讲专家团成员,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
《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聊城市关工委先进个人。
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钟情翰墨.笔耕不辍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