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教师节
周光天
那是一九九一年,我师范学校毕业当老师还不到两个月,刚刚满十八岁,过的第一个教师节。
我被分配到鲁中山区三县交界处的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学生都是本村的孩子,也就百十来个;老师八人,除了校长和我是公办老师,其他的都是本村的民办教师。教师节前一天,校长对老师们说,明天村里要来学校和老师们过节,学生们都带碗和筷子来。
那天上午两节课后,村书记和几个村干部扛着一只屠宰干净的山羊,带着八把红彤彤的暖水瓶来到学校;一会功夫,又送来了好几撮热腾腾的豆腐、一大筐馒头、一捆白酒。书记四、五十岁的年纪,嗓门洪亮,雷厉风行的,已经做了很多年的书记。学校的伙房也来了两个帮厨的学生母亲,老校工带领着把一般不用的大铁锅清洗干净、大灶生起火来,伙房里一片刀光剑影。老校工给我们办公室送开水的时候,悄悄和我说,好多学生家长都知道今天过教师节,都想来学校里帮忙干活,他是专门挑了两个家里收拾干净、干活麻利的,其他的想来也不让她来干。
上午十一点半放学,伙房里羊肉炖豆腐也行了,就从一年级开始排队,学生们拿着自己的碗依次到伙房门前盛菜、领馒头,低年级的学生大半碗菜,高年级的学生满满一碗菜。排队的学生们欢呼雀跃。各班的老师在教室里看着学生吃完饭菜,送学生们离开学校。书记问学生们都走了吗?校长说都走了。关住大门,咱们过节---书记说。
一间大办公室早已经收拾好,两大盆菜摆在桌子中央,每人前面都有一碟野韭菜花酱和一茶碗酒。书记正中坐下后,拉着我的手非要我坐在他身边,我推辞不坐,他说,周老师离家那么远来到咱村里,教咱的孩子,是客,应该坐这里;大家都附和,我也只好从命。书记端起酒来说,今年咱村里孩子考得好,老少爷们都很高兴,我去乡里开会也很有面子,这都是各位老师辛辛苦苦给村里挣来的,感谢大家。今年村里庄稼地、苹果园收成都很好,南坡那片一千多棵树的杨树林子,才十来年,都成材了,今年间伐了几十棵,卖了一些钱,村里也没有偷鸡摸狗的,我这当书记的怪高兴。还有,更得说的是,乡里给咱分配来了周老师,正儿八经师范学校毕业,给咱教五年级,对咱们村是个大好事,咱村的孩子们将来会更有出息。来,都端起酒来,祝贺教师节,咱们喝酒。我是第一次喝酒,拗不过大家的劝,只能一点一点地捱。书记说,我听校长说你教课是把好手,喝酒咋这么拿捏?下午放假了,周老师尽量喝就行。在大家的撺掇下,我慢慢喝起来,一茶碗酒喝完,竟然没事,书记说,你们看咋样,人家周老师酒量也是没得说。喝了几轮,书记说咱开始划拳,我和周老师先来。任凭书记教了好多遍,我还是没学会,书记拉着我的手说,都看看,周老师十指尖尖的咋不会划拳呢,真是可惜啊!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喝酒的当里,大家数算着村里考出去的学生,回忆着他们上小学时候的事儿;数算着学校里现在的好学生,憧憬着他们的未来。
午饭几点散的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天大家都喝了一些酒,都没事,都很高兴。老校工提前打开了大门,书记家大嫂、还有几个老师家的大嫂都已经等在大门口。一看见我,书记家大嫂就上前拉住我的手说,周老师,大家都夸你,都盼着你在俺庄里多待几年,好好教俺们的孩子;你要是愿意留在俺庄里,看上谁家闺女了,我去说媒----大家又是一阵快乐地大笑。
很多年过去了,后来又经历了好几次教师节,我也早已经离开了那个村子,但那年教师节却永远难忘,因为那是老师的节日、学生的节日,更是村子的节日。
还有,那天的羊肉炖豆腐,是真好吃。
作者简介:周光天,山东济南人,敬业乐文,作品散见于《大众日报》《当代教育》《齐鲁文学》《都市头条》等报刊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