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星火相传
永熙十年,秋。
京郊西山,红叶似火。一座不起眼的书院隐于山林之间,门匾上书“平衡”二字,笔力遒劲,隐隐有谢无妄的风骨。
书院内,十余名少年正在练武场习武。为首的少年约莫十四五岁,眉眼间竟有几分顾昀年少时的英气。
“墨生师兄!”一个稍小的少年气喘吁吁地跑来,“山下来了个怪人,说要见谢先生!”
被称作墨生的少年收剑回鞘,额间一道淡去的印记若隐若现:“师父云游未归。来者何人?”
“他不肯说姓名,只给了这个。”少年递上一枚漆黑的令牌,上面刻着星辰与海浪的图案。
墨生接过令牌的瞬间,令牌突然发出微光,与他怀中的白玉珏产生共鸣。这是东海王凌千帆的信物,若非紧急大事,绝不会动用。
“请客人到静室等候,我这就传讯给师父。”
静室内,来人披着斗篷,见墨生进来,缓缓摘下兜帽,露出一张被灼伤的脸庞。
“你是...谢先生的弟子?”声音沙哑得如同破旧风箱。
墨生不动声色地斟茶:“家师外出云游,阁下有何要事,可与我说。”
来人凝视他片刻,突然道:“你额间的印记...果然如传言所说,是那位大人的血脉。”
墨生眼神微凛:“阁下究竟是谁?”
“南海遗民。”来人从怀中取出一卷海图,“三个月前,南海深处出现巨大漩涡,吞没了十余艘渔船。幸存者说...在漩涡中看到了黑色的大门。”
海图上标注的位置让墨生心惊——那正是古籍记载中,除天门、地门外,第三处“人门”可能所在!
“更可怕的是,”来人压低声音,“漩涡中出现了与谢大人相似的身影,但周身散发着死亡的气息。”
墨生立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天地人三门相辅相成,若人门异动,天地二门必受影响。而那个酷似师父的身影...
就在这时,一道清冷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墨尘。”
墨生惊喜转身:“师父!您回来了!”
谢无妄一袭青衣,缓步而入。岁月似乎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唯有一双眼愈发深邃如海。顾昀跟在他身后,依旧是银甲白袍,英气逼人。
“南海之事我已知晓。”谢无妄看向来人,“回去告诉你的族人,三日后,我会亲赴南海。”
待来人离去,顾昀才蹙眉道:“南海距此三千里,三日如何能到?”
谢无妄微微一笑,取出已然完整如初的黑白玉珏:“这些年来,我对双门之力的领悟又深了一层。”
他轻抚玉珏,一道光门凭空出现:“天地人三门本就相通,只需一个坐标...”
墨生突然道:“师父,让我去吧。书院不能没有您坐镇。”
谢无妄凝视爱徒良久,轻声道:“你准备好了吗?”
墨生郑重颔首:“这些年来,师父师爹教我文武之道,传我平衡之理,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顾昀拍拍他的肩:“好小子!有几分我当年的气魄!不过...”他话锋一转,“南海凶险,我们陪你同去。”
三日后,南海深渊。
巨大的漩涡如同洪荒巨口,吞噬着四周的一切。墨生悬立于漩涡之上,黑白玉珏在他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人门之力暴走,需以平衡之力疏导。”谢无妄的声音穿透狂风,“墨生,记住:力量无分善恶,唯在人心。”
墨生闭目凝神,感受着三门之力的流转。突然,一道黑影从漩涡中冲出,直扑而来!
那是一个与谢无妄一模一样的身影,但双眼空洞,周身死气缭绕。
“墨尘残影!”顾昀拔剑欲护,却被谢无妄拦住。
“让他自己应对。”
墨生不闪不避,额间印记大亮。在残影触及他的瞬间,竟被生生吸入体内!
“师父...”墨生踉跄一步,眼中闪过一抹漆黑。
谢无妄立即出手,白玉珏光芒大盛:“守住本心!记住你是谁!”
漫长的拉锯后,墨生眼中的黑色渐渐褪去。他缓缓睁开眼,轻声道:“原来如此...人门守护的不是力量,而是记忆...”
他看向谢无妄:“师父,墨尘残影中包含着历代守门人的记忆。人门异动,是因为记忆正在流失。”
真相大白:天地人三门,分别守护着力量、平衡与记忆。如今记忆之门失控,世间开始出现异常——有人一夜之间忘记所有,有人却突然拥有陌生人的记忆。
“必须修复人门。”谢无妄决断道,“但需要付出代价——有人要成为新的守门人,永世守护记忆之门。”
顾昀立即道:“不可!难道要墨生...”
“我去。”谢无妄平静道,“这是我身为玉氏血脉的使命。”
“不行!”顾昀死死抓住他的手,“你说过不会再离开我!”
就在这时,墨生突然走向漩涡中心:“师父师爹,让我来完成这个使命吧。”
他回头微笑,额间印记发出柔和光芒:“这些年来,你们教我守护平衡,现在该我履行责任了。而且...”他轻抚胸口,“我体内有墨尘的部分,最适合镇守人门。”
不等二人反对,墨生已纵身跃入漩涡!黑白玉珏发出冲天光芒,漩涡渐渐平息,最终化作一道透明的门扉虚影。
门扉中,墨生的身影渐渐浮现,如同沉睡般安详。
“生儿...”顾昀虎目含泪。
谢无妄沉默良久,轻声道:“他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守护这个世界。”
南海事件后,世间记忆恢复如常。而关于“平衡书院”的传说越发神秘,有人说在那里可以找到失去的记忆,也有人说书院主人是永生不老的守门人。
永熙二十年,春。
平衡书院来了一个特殊的访客——女帝萧月明。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痕迹,但眼神依旧锐利如初。
“我要退位了。”她开门见山,“太子仁厚,但乱世将至,需要更有魄力的君主。”
谢无妄沏茶的手微微一顿:“陛下已有决断?”
“灵玉那孩子,很好。”女帝看向窗外正在指导弟子练武的少女——顾昀与谢无妄收养的义女,顾灵玉。
谢无妄轻笑:“灵玉确实有天分,但她志不在此。”
“我知道。”女帝目光深远,“所以我带来了这个。”
她取出一卷明黄的诏书——是传位诏书,但上面的名字竟然是空白的。
“这个天下,该由真正懂得平衡之道的人来守护。”女帝将诏书推给谢无妄,“由你决定下一任君主。”
谢无妄凝视诏书良久,突然道:“陛下可记得永熙元年,我在天门中看到的未来?”
女帝颔首:“你说女子为帝,可开创盛世。”
“但我没说完的是...”谢无妄轻拂诏书,上面渐渐浮现出一个名字,“盛世之后,当由男女共治,阴阳调和,方为长久之道。”
诏书上浮现的是两个名字:太子李宸,与镇北王萧决(女帝的侄女)。
女帝先是一怔,继而大笑:“好!好一个男女共治!谢无妄啊谢无妄,你总是能给人惊喜。”
次年,新帝登基,开创了历史上第一次双圣临朝:男帝与女帝共治天下。
而平衡书院依旧超然世外,培养着一代代守护者。
深秋之夜,谢无妄与顾昀并肩立于书院最高处,俯瞰万家灯火。
“还记得那年桃花树下,你说在天门中看到了我们的未来。”顾昀轻声道,“现在的一切,可是你当年所见?”
谢无妄微笑:“我看到了无数可能,但最终...”他握住顾昀的手,“我选择了有你的未来。”
夜空中有流星划过,如同永恒守护的誓言。
而墨生守护的人门深处,记忆的长河静静流淌,记录着每一个守护者的故事,等待下一个有缘人的到来。
守护从未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传承。
(终)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