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元节》
一一泰山下的惦念
唐增虎(山东)
暮色漫过泰山的山脊时,我提着祭品的脚步慢了下来。山脚下的柏树林里,几缕青烟正绕着枝头打转,混着泥土的腥气与香烛的味道——今天是中元节,该给父亲、奶奶,还有三叔四叔送些念想了。
奶奶还在时,总爱坐在院里的老槐树下,摇着蒲扇讲目连救母的故事。说目连见母亲堕入饿鬼道,饭到嘴边便化作火炭,急得四处求告,最后在佛陀指引下,于七月十五设盂兰盆会,供僧济贫,才救母亲脱离苦难。那时我总缠着她问“饿鬼道真的有火炭吗”,奶奶却笑着摸我的头:“故事是假的,孝心是真的。”如今蹲在坟前,看着墓碑上熟悉的名字,才懂她的意思。孝从不是惊天动地的事,是奶奶病时父亲端屎端尿的耐心,是三叔四叔总记得给奶奶买爱吃的软糕,是哪怕人走了,也年年不忘来坟前添一抔土、烧几张纸。这刻在中国人骨血里的牵挂,连阴阳两隔都隔不断。
三叔生前常说“泰山看着呢,做人不能亏心”。他在山脚下种了一辈子地,邻里谁家缺种子、少农具,他总是先把自家的递过去;雨天山路滑,他总扛着锄头去路边填坑,说“别让过路人摔着”。后来三叔走了,下葬那天,村里大半人都来送他,有人抹着眼泪说“再也遇不着这么实在的人了”。四叔呢,开了个小修车铺,遇到老人孩子修车,总不肯收钱,说“这点活儿不算啥”。反观村里曾占人宅基地、昧人钱财的那家,每到中元,就算烧再多纸钱,也没人心疼。其实哪有什么“泰山看着”的鬼神报应,不过是做人的本分——你对人好,人记你一辈子;你做亏心事,夜里总会睡不安稳。积德行善从不是求天上的福报,是为自己攒一份心安,给后人留一个好名声。
我把祭品一一摆开:奶奶爱吃的桃酥要摆最前面,父亲爱喝的散装白酒得倒满酒杯,三叔四叔常分着抽的烟,也得点上两支。点燃香时,烟丝袅袅地飘向泰山的方向,恍惚间好像看见奶奶在灶台前揉面,父亲在院里劈柴,三叔四叔蹲在门槛上,一人夹着一支烟,笑着说今年的收成。我跪下叩首,额头碰到微凉的土地,轻声说:“奶奶,我现在会做您教的手擀面了;爹,家里的麦子今年收得好;三叔四叔,孩子们都考上大学了。”风掠过坟头的草,沙沙地响,像他们在应我,又像泰山的风在轻轻应和。
烧纸时,黄纸在火里蜷成蝶形,灰烬被风卷着,慢慢飘向泰山深处。我知道,这些纸烧不透阴阳,这些话传不到天上,但还是愿意做这些——不过是想借这一天,把没说出口的思念,再跟他们说一遍;把藏在心里的牵挂,找个地方安放。也想求他们在天有灵,保佑家里人平安:保佑母亲身体康健,保佑孩子们顺顺利利,保佑活着的我们,能好好守住这份烟火气,不辜负他们的牵挂。
暮色渐深时,泰山的星星亮了起来。我把剩下的香插好,轻轻拍了拍坟头的土,像小时候拍父亲的肩膀。起身时回头望,香火在暮色里闪着微光,像老辈人温柔的眼睛,也像泰山的星,在静静地看着我们。原来中元节从不是悲伤的节日,它让我们记得,那些离开的人从未走远——他们在泰山的风里,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我们好好生活的每一个日子里。
愿泰山的风,能把我的惦念带给他们;愿天上的亲人都安好,愿人间的我们,都能守住“孝”,行好“善”,把这份念想,一年一年,好好传下去。

沁园春·中元节(苏轼体.第七部)
唐增虎(山东)
露浸疏桐,月冷荒丘,雾锁旧阡。
念故园人远,音容渐杳;寒蛩语切,哀思暗缄。
烛火摇红,纸钱飞白,一缕心香对夜燃。
凭栏久,任清风吹泪,湿了衣单。
遥思往昔承欢,叹此日、阴阳两隔宽。
忆膝前笑靥,恍如昨日;手中温语,犹在眸边。
酒奠三杯,情牵万里,谁解幽怀意万千。
星垂野,伴残烟散尽,愁绪绵绵。
中元怀亲寄泰山
文/編輯
暮色漫山祭路长,烟萦柏冢绕青冈。
槐阴旧话盂兰事,岱下新风孝善章。
酒荐先亲思故态,香焚冥纸诉衷肠。
星垂故里千山静,一脉家风代代扬。
墨韵芳洲文学社公众号
墨韵芳洲文学社
墨韵芳洲文学社始终秉持传承文学经典、弘扬人文精神的使命。我们深入探寻古今中外的文学宝藏,通过诵读品味经典韵味、开展研讨交流思想、积极创作展现才华等多样形式,让人文精神得以延续传承,让文学的力量如潺潺溪流,润泽每一颗热爱文字的心灵。
如今,墨韵芳洲文学社向社会各界敞开征稿大门,热烈欢迎格律诗、现代诗,各类诗歌作品踊跃投稿。我们期待每一篇稿件都充满积极健康的力量,远离政治敏感内容,以纯粹的文学之美打动人心。在此特别强调,作者对自己创作的作品拥有完整版权,但在未经墨韵芳洲文学社同意的情况下,作品不得转载至其他平台。文学社有权在社内组织的各类活动、精心编印的社刊以及官方线上线下渠道展示推广大家的佳作,力求让每一位才华横溢的作者都能被更多人认识,让每一份优秀的文学创作都能绽放独特光彩 。
墨韵芳洲文学社
墨韻芳洲文學社團隊員
顧問:陳野澗 範國霞 陰濟軍 連兩堂 陳 雁 唐增虎 叢延春 廖萬友
榮譽社長:範國霞 陰濟軍 唐増虎
社長:劉堂平
副社長:陳野澗 唐增虎
文學總監:陳野澗 廖萬友
宣傳部長:王宣球
主播:葛俐 方靜
作品編輯總監:劉堂平 鄒建興
收稿總監審核:叢延春 熊波
律詩收稿審核:連丙堂
現代詩歌收稿審核:熊波
執行主編: 劉堂平
文學群總管:陳野澗
墨韻芳洲文學社全體委員:陳野澗 熊波範國霞 陰濟軍 連丙堂 叢延春劉堂平 王宣球 陳 雁 廖萬友 鄒建興柯於仁 汪海濱 胡友平 (排名不分先後)
墨韻芳洲文學社合作方:
《大河奔流文學社》,《洗韻留香詩社》《當代作家》
墨韻芳洲文學社 2025年8月
公众号“墨韵芳洲文学社”投稿须知
一、作品内容
来稿内容,体裁不限,散文、诗歌、古体诗,随笔、论文、游记、作品等,可有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
二、版权要求
1、所有投稿作品“墨韵芳洲文学社”及其相关合作机构,享有使用权。
2、投稿作品必须出自原创首发,不得作假,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由投稿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稿件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切忌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4、稿件需附上作者简介和1-2张照片;
5、部分图片文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三、关于稿酬 :
每首作品的赞赏总金额的30%作为稿费发放给作者,30%发放给朗诵者,20%发放给编辑,20%作为贫困地区慈善赞助,(赞赏额度累积到一定比例我们将捐赠给最需要的贫困学子)每首作品打赏金额低于或等于10元不进行分配,此金额留用平台运营之用,高于10元以上按稿费分配标准执行。
四、投稿方式:
投稿微信:A136-com
投稿邮箱:amd_2002@qq.com
扫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