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九三阅兵感怀:以荣光告慰,以壮志前行
作者 光曦
当秋日的阳光洒满长安街,猎猎战旗与铁甲洪流交织成震撼人心的画卷,我们又一次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驻足回望——距离那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胜利,已整整八十载。
八十年前,卢沟桥上的石狮见证过山河破碎的悲怆,太行山下的松柏聆听过将士们的怒吼。无数先烈以血肉为盾,在枪林弹雨中撑起民族的脊梁,用“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决绝,换来了侵略者低头、家国重归安宁的黎明。那些刻在纪念碑上的名字,那些留在历史影像里的身影,从未远去,而是化作了民族记忆中最坚硬的基石。
如今,天安门前的方阵步履铿锵,每一步都踏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陆军的方阵沉稳如岳,是守护大地的脊梁;海军的蓝白军装映着晴空,是向深蓝挺进的誓言;空军的战机划破天际,留下捍卫领空的航迹;火箭军的“大国重器”昂首挺立,是和平最坚实的后盾。这不是炫耀武力的喧嚣,而是对先烈的告慰——您看,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当年任人欺凌的模样;这更是对和平的宣誓——我们有能力守护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安宁,更有底气守护这片土地上的万家灯火。
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兵含泪敬礼,他们的皱纹里藏着烽火岁月的沧桑,眼中却闪着看到祖国强盛的荣光;有朝气蓬勃的青年举着国旗欢呼,他们在方阵的钢铁洪流中读懂“复兴”二字的重量,也在先烈的故事里接过了“担当”的接力棒。这一刻,历史与现实完成了一场无声的对话:八十年前,先烈们为“救亡图存”而战;八十年后,我们为“强国复兴”而行。
阅兵的号角终将散去,但那份激荡在心中的情感从未平息。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住“来之不易”的警醒;我们致敬英雄,不是为了沉溺于过往的荣光,而是为了汲取“奋勇向前”的力量。当阳光依旧照耀着这片土地,当孩子们的笑声与方阵的脚步声在风中交融,我们便懂得:最好的纪念,是让先烈们期盼的“强盛中国”在我们手中愈发清晰;最好的告慰,是带着他们的遗志,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让和平的光芒,永远照亮华夏大地。
作者简介:
笔名光曦,艺名梅花三弄。天津市退休干部。一位将生活过成诗的女性,在文字与风景中寻找生命的光,读书是她的精神底色,在纸页间与智者对话,让思想不断生长;写作是她的心灵出口,用细腻的笔触记录生活的温度与岁月的馈赠。 其作品散见于国内知名刊物及融煤平台。她热爱朗诵,让文字在声音中苏醒,传递情感的力量;也痴迷旅行,在山川湖海间行走,用脚步丈量世界的辽阔,以镜头和文字收藏每一片风景的故事。光曦,始终向着光,追逐曦,在阅读中丰盈灵魂,在书写与行走中绽放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