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的北京,秋阳正好,天安门广场上猎猎红旗在微风中舒展,一场承载着历史重量与时代荣光的盛大阅兵,正在此间拉开帷幕——这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设的庄严仪式,每一缕阳光、每一声礼炮,都在诉说着跨越时空的铭记与坚守。
当26架直-19武装直升机组成的“80”字样掠过天际,那钢铁之翼划破长空的瞬间,仿佛将八十年的岁月浓缩成一道厚重的印记;紧随其后,3架直升机悬挂着“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巨幅标语缓缓飞过,红底黄字在蓝天映衬下格外醒目,像是历史从硝烟中传来的回响,又像是新时代向世界许下的誓言。更令人心潮澎湃的是7架歼-10表演机拉出的14道彩烟,赤橙黄绿的烟带在天际舒展,既象征着中华民族14年浴血抗战的艰辛历程,也如14亿中华儿女携手奔向复兴的绚丽轨迹,每一道色彩里,都藏着不屈的过往与滚烫的未来。
目光回溯,那段山河破碎的历史仍历历在目。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枪声打破东北的宁静,日军铁蹄踏碎了田园与村落;1937年,卢沟桥的炮火点燃全面抗战的烽火,淞沪会战的血与火、南京大屠杀的悲与痛、太行山脉的游击战、滇缅公路的运输线……十四年里,三千五百万同胞的鲜血浸染了国土,无数家庭的破碎刻下了民族的伤痕。但中华民族从没有在苦难中低头: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里以草根棉絮为食,仍坚守抗倭阵地;八路军战士在青纱帐里神出鬼没,用小米加步枪筑起御敌长城;千千万万普通民众或送子参军、或捐粮捐物,将“保家卫国”的信念熔铸成不可摧毁的民族脊梁。那是一段浸透血泪的历史,也是一段彰显不屈的史诗,它让我们永远记得:和平从不是从天而降的馈赠,而是用生命与热血换来的珍宝。
如今,阅兵场上的景象早已换了人间。徒步方队迈着铿锵的步伐走过长安街,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那是军人的担当,更是民族的底气;装备方队缓缓驶过,从先进的主战坦克到精准的导弹系统,所有受阅武器皆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金属的光泽里闪耀着自主创新的光芒,也宣告着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弱国。当看到老兵方阵里白发苍苍的抗战英雄敬礼时,无数人热泪盈眶——正是他们当年的牺牲,换来了今日的山河无恙;正是今日祖国的强大,才让先烈的付出有了最好的回响。这份自豪感,不是恃强凌弱的傲慢,而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自信,是“自身强大才不受人欺负”的清醒,更是“守护和平需有足够力量”的坚定。
这场阅兵,从不是对战争的炫耀,而是对和平的珍视。中华民族历经苦难,比谁都明白战争的残酷,比谁都渴望和平的长久。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不让悲剧重演;我们展示力量,不是为了挑起冲突,而是为了守护家园,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积极参与国际维和,中国始终以行动践行着“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承诺;从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创造更美好的家园、更和平的世界添砖加瓦。
礼炮声渐息,阅兵式落下帷幕,但那份激荡在心中的情感从未平息。八十年前,先辈们用热血换来了胜利;八十年后,我们当以奋斗续写复兴华章。愿我们永远记得:正义的旗帜永不褪色,和平的阳光需要守护,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让我们带着这份从历史中汲取的勇气与信念,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定前行,让先辈们期盼的盛世,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手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2025.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