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老土,男,1967年2月出生,山东宁阳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终身会员、 山东省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首届主席团副秘书长,先后获得“最美自强宁阳人” “信义宁阳·好人每周之光”“泰安好人”等荣誉称号,曾接受中央电视台《影响力时代》、泰安电视台直通县市区等栏目采访,作品在《北京日报》《济南日报》《山东文学》《山东科技报》《青岛文学》《殷都学刊》等近百家报刊发表,多次在国内外文学大赛中获奖。

《九三阅兵赋》
一
文/黄秀峰
岁值乙巳,金秋朗曜;时维九三,盛典临京。天安门阙凝霞,丹陛前陈王师劲旅;长安街衢扬旆,碧穹上振鹰隼雄姿。此乃纪华夏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八十载之阅武,盖国之重典、民之荣光也。
仰观天宇,云衢澄廓,金乌腾焰;俯瞰广场,旗海奔涌,军威赫奕。五十六门礼炮,轰鸣八十响,声震坤舆,似唤先烈英魂归;六十名标兵,整肃列营,步撼厚土,如赓英雄壮歌续。国旗护卫队擎赤旆,英姿凛凛,踏正步逾金水桥;五星映朝阳,丹霞灼灼,拂长风耀神州地。那抹中国红,非独缯彩染就,实乃志士血浸、华夏魂凝——举之则山河动容,扬之则天地生色。
三军列阵,气吞八荒;万众同瞻,情满九霄。忆昔十四载烽烟,倭寇犯境,铁蹄踏碎河山秀;先烈沥血,血肉筑成长城固。八十年砥砺,故国换新颜,大国执寰球牛耳;今朝阅武,展八荒雄略,彰四海仁心浩气。
徒步方阵,整如刀裁,威若霆震;甲胄部伍,齐若绳引,势若山移。十三劲旅,涵陆海空火、武警诸师,首擎军种旌旗,烨烨映白日。仪仗兵挺剑而立,轩昂似苍松拔岳;陆军卒劈枪而过,骁勇如猛虎出山;海军士披浪花铠,浩气吞沧溟万里;空军官着征云袍,壮志凌霄汉千寻;火箭军持长剑器,肃立若泰山凝峙,隐挟雷霆万钧之势。更有航天、网信、信息诸旅,初露锋芒,皆显现代化劲旅之威,观者莫不心折叹服。
装备铁流,滚滚而来,势不可当;战械方阵,隆隆而过,威镇八方。二十三部战车,分七大作战集群,依实战编组,甲胄焕寒芒。地面突击之师,车驰若飙风掠野,履碾如惊雷裂地;防空反导之阵,弩张似满月待发,箭立若长庚指天;信息作战之伍,隐于无形,智控全域风云;无人作战之械,灵动如隼穿林,捷逾飞鸟掠空。舰载防盾、反舰利箭、水下潜龙,皆中华自主铸剑——非唯显工巧之技,实乃固邦本、卫和平之重器也。
碧穹之上,鹰隼齐飞,壮若天开画图;云汉之间,铁翼交响,雄如雷振九霄。护旗梯队携“80”阵形,翼展如云垂天幕;三架巨鹞悬“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之帜,飘若虹贯长空。七架银鹰绕帜成三角,疾如流星赶月;预警机巡空为天眼,明察秋毫之末;轰炸机列阵作长戟,镇慑八方之寇;加油机凌空似甘泉,续补战鹰之力。歼击机穿云,划彩练映晴昊;舰载机掠空,展海天雄姿。群鹰振翅,声裂云霄——非独炫翱翔之技,实乃显空天一体、攻防兼备之能也。
战旗方队,八十面旌旆猎猎,每一面皆染战血、载英名。或书“平型关勇士”,或记“台儿庄劲旅”——风卷旗开,似见当年金戈铁马驰疆场;日照旗红,如忆往昔浴血冲锋破敌阵。更有老兵方阵,霜鬓如雪,皓首苍颜,然坐乘轩车,犹挺脊梁如铁。抬手敬礼时,指节虽皱,却凝八十年家国情重;目光虽浊,犹映烽火岁月志坚。观之者,莫不感怀泣下——此非独老兵,乃活着之历史、不朽之丰碑也。
夫阅武非为耀武,记史非为衔恨。铭记烽火,是守和平之诺;展示军威,是护苍生之安。大国荣光,非独私享,实愿与寰宇共沐;复兴大道,非独孤行,必赖万众同心。千秋伟业,仗神器以固邦本;万里江山,凭众志以兴中华。史笔昭昭:盛世荣光,必由血肉铸就;和平力量,终能所向披靡。中华崛起,非图霸业,实欲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屹立东方而济苍生也。
赞曰:
金秋耀京阙,阅武壮山河。
礼炮惊天地,旌旗映日罗。
步方阵如岳,车铁流似河。
鹰隼摩云起,战旗带血磨。
老兵存浩气,后辈继悲歌。
铭记昔年耻,长缨护太和。
中华兴伟业,寰宇共讴歌。
2025年9月3日夜于凤凰山下怡文兰斋,修改于9月4日午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