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穿越时空的诗画共鸣
——自我解读《观<姑苏繁华图>》
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一场隔空千年的心灵共鸣,走进那场繁华,仿佛是经历过的前世之旅。这不是观画那么简单,而是灵魂走进那个时节。姑苏在哪里已经不重要,心中有古镇,何处不姑苏。我首先讲讲这首诗的成诗背景。我是一个农民工,随着建筑大军走遍大半个中国。在繁忙的工作中,爱在微信平台发点东西,于是结识了一个南浔的诗友,那年正好在浙江大榭岛施工,忙里偷闲到了南浔一游。这一游,感触很多,心理也有说不出的滋味。临别时,写了首《旧梦南浔》(附后面),从此,那种古香古色的梦,一直萦绕心头。不知怎的。耳边经常响着《涛声依旧》那个旋律,便激起我到姑苏一游的想法。虽然大榭岛离姑苏也不是很远。但工作繁忙,直到施工完毕也没有去上。我在想南浔和姑苏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没有。如果牵强附会的说有联系,就是他们都一样古香古色,如古美人。后来我偶然的看到姑苏繁华图,又想起南浔,又联想到姑苏。其实这种思维让自己也奇怪。也许是因为一滴雨,爱上整个江南吧!于是写了这首诗。
《观<姑苏繁华图>有感》,绝非简单一场遗落在江南的烟雨,是一次深植江南的一粒种子。全诗我以清代徐扬的传世名画《姑苏繁华图》为引,将自己融进其中,让视觉意象有了灵魂的呐喊及心灵的脉动、想让历史烟云与个体哲思,编织成一幅意境悠远、情感深沉的心灵图景。
一、画境流淌,古今交融
诗的开篇,我便直接走进画里,让读者随着我营造出一种穿越感一起走。:“穿过亭台楼阁,我在枫桥边落座”。使“我”不仅是画的观者,更是主动的“进入者”,瞬间消弭了时空界限。“一场千年的烟雨”,在心中一直下,逆着时光,完美的与画中的神韵对接。我想精准提炼了姑苏(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意象——水气氤氲、岁月沧桑。这烟雨“洗不去我的落寞”,顿然想起千古文人(如张继《枫桥夜泊》)的愁绪与自身当下的心境相连,奠定了全诗略带忧郁的基调。我将画中繁华比作“美人多彩的光艳”,赞其绚烂,更点明其“流淌在岁月长河”的动态历史感,画作不再静止,而是汇入了文明的长河。美人如花,春去秋来,只待懂花人啊!
二、声色通感,古典复活
善于调动通感是所有诗人的追求,虽然不敢自诩为诗人,但我就是按这个标准要求自己的。将视觉之美转化为可听可感的体验。“浅笑轻吟 / 是首千古绝唱的歌”,既然画似美人,那一定有美人的神韵,要赋予繁华姑苏以声音和韵律,其魅力在时空流淌,在自己的情怀在“抑扬顿挫”的内心世界中回响。对画中细节——“羽衣粉白,薄如蝉翼 / 轻盈小伞”——的描绘,半实半虚半幻想。自己用尽浑身解数,想极尽轻盈飘逸之妙。“一个回风流雪 / 温柔的风吹开姑苏城外的花朵”,被为朋友称为神来之笔,将静态画意化为动态生姿,仿佛画中人物活了过来,清风拂过,花木摇曳。而“皎洁的月光泛着碧玉的颜色 / 让所有古典的美 / 在这一刻复活”,这三句是全诗情感的一个高潮。月光如碧玉,清冷而温润,成为激活古典之美的催化剂。“复活”一词,力透纸背,不仅指画中景物在诗人想象中生动起来,更象征着整个姑苏城所承载的古典文化精神在自己心中被唤醒、被深刻感知。
三、借古抒怀,叩问因缘
诗的后部分,何尝不是实现与灵魂的对撞。转入更深层的哲思与情感探寻。“我借诗经里的二两墨 / 再借盛唐一盏江帆渔火”让诗进入一个更高姿态与境界。我用一个“借”字,表明自己的创作根植于深厚的文化传统(《诗经》的质朴源头、盛唐的恢弘气象)。从灿烂的古文化,汲取的营养与灯火,书写对姑苏(或其所象征的古典美与文化)的“心旷神怡”之情,而这情怀中又夹杂着挥之不去的“落寞”。
这种复杂情绪引出了对生命因缘的叩问:“你来自那座山?/ 我经历了那条河?/ 为什么初见 / 就有似曾相识的亲切。”让强烈的宿命感与轮回观弥漫在诗中。“灵魂不灭”、“六道轮回”、“前世五百年回眸”等意象与佛家哲思的引入,解释了这份“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并将其升华至对“真爱的坎坷”以及生命际遇难能可贵的认知。“彼岸花开,人间日落”营造出一种时空流转、宿命苍茫的意境。让自己感觉感到自己在“冥冥之中跋涉”,被一种无形的、源自古老历史与文化血脉的“气息”所牵引。这气息如此强大,让自己“甘在红尘中流浪 / 作一个无助的过客”。这既是自我对自身精神归属与文化宿命的深刻体认——甘愿成为这悠远文化长河中的一名追寻者、体验者,哪怕漂泊无依;也透露出个体面对浩渺时空与古老文明时那份永恒的无助感与投入其中的悲壮情怀。
总之。这首《观<姑苏繁华图>有感》,自己付出了丰沛的情感、想创作出一首思想深邃的作品。将一幅静态的历史名画,转化为一场动态的心灵体验和精神对话。尽可能的凭借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通感“复活”了画中景致,更通过深植于江南文脉的文化基因与对生命因缘的哲思叩问,赋予了观画行为以穿越时空的文化寻根意义。诗中交织的赞叹、落寞、亲切、宿命感与甘于流浪的复杂情感,最终都指向了自己对以姑苏为象征的中华古典文明那份深沉的眷恋、探寻与血脉相连的归属感。这是一首献给姑苏、献给历史、也献给所有在文化长河中寻找精神故乡的漂泊者的心灵之歌。其实一切的根源来源那场南浔之行。淡淡的伤感,淡淡的失落,渴望那种古香古色的美。渴望与知音来一场旷世对话。
♥(。→v←。)♥ ❤ (ɔˆз(ˆ⌣ˆc) ♥(。→v←。)♥
附一:
观《姑苏繁华图》有感
文:张洪福
穿过亭台楼阁,
我在枫桥边落座,
一场千年的烟雨,
洗不去诗人的落寞。
姑苏的繁华
像美人多彩的光艳,
流淌在岁月长河。
她的浅笑轻吟,
是首千古绝唱的歌,
在我的世界里,
抑扬顿挫。
羽衣粉白,
薄如蝉翼,
轻盈小伞,
你一个回风流雪
温柔的风吹开姑苏城外的花朵。
皎洁的月光泛着碧玉的颜色,
让所有古典的美,
在这一刻复活。
我借诗经里的二两墨,
再借盛唐一盏江帆渔火。
写下我对你心旷神怡的情怀,
略带一点点的落寞。
你来自那座山?
我经历了那条河?
为什么初见,
就有似曾相识的亲切。
有人说:灵魂不灭,
六道轮回中,是真爱的坎坷。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
才能换得一次擦肩而过。
彼岸花开,人间日落,
我在冥冥之中跋涉,
总觉得有一种气息,
让我甘在红尘中流浪,
作一个无助的过客。
你在哪里,
繁华过后,
你是在雪山还是大漠。
是否把所有的心结,
撒在了南山,春来怒发,
红红的果实覆盖整个山坡。
我来过,无数次的来过。
我盼望过,无数次的盼望过。
看红枫飞舞,感应着花香袭月。
可我累了,
想躺下来静静的歇歇,
如果求而不得,
我就放下内心的笔墨,
找个犄角旮旯,
化作梅花一朵,
不再参与轮回,
不再有七魂三魄。
不再指点江山,
也不再是别人眼里虚拟的传说。
附二:
旧梦南浔
文:张洪福
我走了,
带着昨夜的星辰,
留下水乡的惆怅,
没有作别天边的云彩,
迎着依依不舍的朝阳。
难得到此一游,
联袂清风,
让小舟顺水漂流。
我走了!
涛声还会依旧,
小莲庄,
凭填一段落寞的理由。
不知道,
谁是谁梦里的风景。
百间楼阁,
装不下我的遗憾。
我走了,
走出从前的清浅,
结束了无数次心里的狂乱,
残存一缕古镇荷香。
旧梦南浔,
笑自己深情几分。
风月宝鉴,
懂我何人。
再见!旧梦南浔,
清风拂杨柳,
只是,今夜酒不醉人,
再见!心梦水乡,
明月弄浮影
愿别后,他年月色无恙,
再见!幻梦知己,
身虽不倦,心亦不染尘。
南浔旧梦,云烟飘散,
何处觅从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