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大阅兵赋
文/图特约作者:饶晓辉
岁在乙巳,序属三秋,金风送爽,玉露凝辉。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京畿重地,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以壮国威,以扬军威,以祭先烈,以励后人。观阅兵之盛景,心潮澎湃,遂作此赋,以抒情怀。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三军列阵,气势恢宏。徒步方阵,步伐整齐,如钢铁长城,坚不可摧;装甲洪流,滚滚而来,似雷霆万钧,势不可挡;空中梯队,呼啸而过,若雄鹰展翅,气贯长虹。海陆空三军,英姿飒爽,斗志昂扬,彰显我中华儿女保家卫国之决心,展现我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风采。
忆往昔,烽火岁月,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我中华大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南京大屠杀,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血流成河,尸骨成山;“三光” 政策,村村焦土,户户哀鸣,一片凄凉。在这民族危亡之秋,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平型关大捷,打破了 “日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百团大战,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地插入了敌人的心脏。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牺牲,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看今朝,盛世中华,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们的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具备了强大的战斗力。无论是在维护国家安全,还是在参与国际维和、反恐等行动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此次阅兵,不仅是一次展示军队实力的盛会,更是一次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活动。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我们在新的征程中,勇往直前,克服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让我们以此次阅兵为契机,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愿我中华,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愿我人民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愿世界和平,永无战争,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