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翰墨·光耀千秋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诗词书法作品联展
主办:
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
沧州市新华区书法家协会
序言
八十载春秋更迭,烽火岁月淬炼民族脊梁;三万里山河重整,血泪史诗镌刻人类丰碑。当和平的钟声穿越历史长廊,我们以翰墨为舟、诗词为桨,在横竖撇捺间摆渡记忆,于平仄韵律中重溯荣光,共同开启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展卷可见狼烟蔽日之痛。书法家运枯笔如断戟,飞白处似残垣,将“卢沟晓月碎枪声,金陵夜雨浸血刃”的悲怆凝于毫端。诗词中闻黄河怒吼、太行铮鸣,那些被战火灼伤的文字至今仍在纸间颤抖,记录着破碎山河与不屈魂灵。此非徒展伤痛,实为铭记——铭记每一寸焦土都曾生长过春天,每一个名字都曾照亮过黑夜。
转而墨韵陡变,如号角裂空。宣纸之上奔雷走电,草书狂放处若百万雄师渡大江,楷法峻整时似地道纵横筑铜墙。“大刀进行曲”化作铁画银钩,“黄河颂”凝为沉雄笔势。诗词与书法在此完成永恒盟约:苏辛豪放词魄注入魏碑风骨,边塞诗魂交融金石气韵,共同铸造出跨越时空的抗战精神坐标系。
最动人处在于文明之光的坚守。战壕里揣墨盒的士兵,防空洞中吟诗的教授,根据地传抄的诗刊——文明火种从未在炮火中熄灭。今日我们书写《沁园春·雪》的苍茫,誊抄《赞美》的深沈,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对先贤文化救赎的接续。每一幅作品都是向那些在黑暗中护持火种者致敬的明烛。
此次联展殊为难得者,乃寰宇同书人类共情。苏联战士的战地家书、美国飞虎队的航行日志、欧洲抵抗运动的诗篇,通过各国书法家的再创作,形成跨越语言的和平合唱。当中国草书邂逅俄文花体,当日本俳句以魏碑体式呈现,正是对法西斯主义最深刻的否定——文明因交流而璀璨,人性因互鉴而崇高。
值此胜利八十周年,我们以诗词书法这一中华文明独有的记忆载体,完成三重致敬:向捐躯者致敬,他们以生命兑换和平;向文化守护者致敬,他们证明枪炮可以摧毁城市却无法征服思想;更向和平致敬——这用无数牺牲换来的珍贵礼物,需要世代以智慧与勇气守护。
愿观者在此驻足时,不仅能感受艺术的震撼,更能听见历史深处的回响。那些墨迹淋漓的笔画,是祖先用血火烙下的警示;那些气吞山河的诗句,是人类对和平永恒的誓约。此番翰墨长征,既是回望来路的献祭,更是照亮前程的火把。
谨以心香祭往烈,且将翰墨续新篇。此展非止于怀旧,实为邀约——邀天下人同执和平之笔,共书命运与共的时代华章。
2025—9—3

米金生 书

吴良 书

徐亮 书

何兆江 书

崔艳蕊 诗 呼广和 书

李红梅

吴志伟

张泽珍

李立新

陈金英

李丽

王树娥

朱俊荣

秦艳艳

李丽

孙荣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