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菌语
文/高金秀(甘肃)
午后的冰河公园,秋风吹得林叶簌簌响。我和小梅踏入树林,脚下的落叶积了厚厚一层,每一步都陷进柔软的“金黄地毯”里。小梅穿了件卡其色风衣,风把她的头发吹得往后飘,露出光洁的额头,她眼睛亮闪闪的,像在搜寻什么宝贝。
“喏,这儿有!”小梅忽然蹲在一棵枫树下,指着树根处。几簇深褐色的香菇挤在那儿,菌盖饱满,边缘还带着些未干的露水。她伸手去采,指尖触到香菇时,又轻轻顿了顿,像是怕惊扰了它们。我也凑过去,能闻到香菇身上那股子山野里才有的清冽香气。
我们在林子里慢慢逛,小梅的目光总是能精准地落在藏着蘑菇的地方。有时是石缝边冒出的平菇,菌褶细细密密;有时是枯木旁簇生的鸡油菌,橙黄的颜色像融化的阳光。每采到一朵,小梅都会兴奋地给我看,眼睛弯成月牙,“你看这朵多完整,晚上炖鸡汤肯定绝了。”
后来,我们找累了,坐在林中空地的木椅上。篮子里的蘑菇堆得老高,有香菇的褐、平菇的浅灰,还有鸡油菌的橙黄,像把秋林的色彩都收进了篮里。小梅从包里拿出湿巾,帮我擦去手上的泥渍,然后自己也擦了擦,笑着说:“这可比在超市买的有意思多了,带着树林的味道呢。”
风穿过树林,带来更浓的秋意,可我和小梅身边,却因这一篮蘑菇,因这共享的时光,暖烘烘的。
《菌香漫秋林》
午后,我和小梅来到冰河公园的树林。阳光透过枝叶,在地上织就出一块亮一块暗的图案。小梅穿着粉色的针织衫,衬得她脸色愈发白皙,她一边走,一边用目光扫过树林的角角落落。
“哇,这里有好多!”小梅的叫声让我连忙过去。只见一棵老橡树下,生长着一片蘑菇,它们的菌盖有的撑开,有的还半卷着,像是一群躲在树下乘凉的小精灵。小梅小心翼翼地采下蘑菇,放进篮子里,每采一朵,都要仔细看看,嘴里还念叨着:“这朵好,那朵也不错。”
我们继续往树林深处探索,周围静悄悄的,只有我们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鸟鸣。小梅忽然在一丛蕨类植物旁边停住,“看,这里有朵特别的。”那是一朵菌盖呈淡紫色的蘑菇,在绿色的蕨叶衬托下,格外美丽。小梅轻轻将它采下,放进篮子,然后转过头对我笑着说:“这朵带回去,就算不吃,看着也开心。”
渐渐的,篮子里的蘑菇越来越多,有常见的香菇、平菇,也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品种。我们找了个地方坐下,小梅把篮子放在腿上,低头看着里面的蘑菇,轻声说:“这些蘑菇都是从树林里长出来的,感觉吃起来都会带着阳光和树叶的味道。”我看着篮子里那一堆形态各异、充满自然气息的蘑菇,又看看小梅专注的神情,心里满是对晚上美食的期待,也满是和朋友一起分享这美好时光的快乐。
作者简介:高金秀,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人兴趣爱好广泛,写作,论文,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剪纸,手工制作等,都是国家级一等,二等,优秀奖。公开课也比较成功,得到评委好评。在教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奖。得到大家好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教育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