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岳阳楼
(现代诗)
文/代强(安徽)
无比喜悦
去参加风雅中华笔会
坐高铁来岳阳
风里裹着湖腥味
三十日下午
和几位文友爬上石阶时
手机还在响着群消息
抬头撞见岳阳楼的飞檐
突然就静了
八百里洞庭摊在眼前
没课本里那么壮阔
几只麻雀贴着芦苇荡飞来飞去
不像诗里写的大雁
倒和我挺像——
风大了就找檐角躲一躲
栏杆上有游客刻的字
被雨水泡得模糊
突然想起大师范仲淹
他没见过这楼吧
可“先忧后乐”四个字
比任何砖都结实
去年失业时躲在陋室里
翻到这篇古文
总觉得那些“淫雨霏霏”
就飘在我窗外
如今真的站在楼上
倒看见“春和景明”了
楼下小买卖的姑娘们在吆喝
湖面上有货轮
杜甫的孤舟早没了踪影
只剩下美女笑声在飘
我摸了摸斑驳的木柱木栏
像摸到千年的温度
走的时候回头望
阳光把楼影投进湖里
原来名楼也只是个视角
重要的是
有文人墨客把心
搭成了永远不塌的屋檐
读《游岳阳楼》
文/楠木(江西)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是“实在”,没有硬凑的风雅,全是逛楼时的真感受。坐高铁来、手机响群消息,一进门就被飞檐镇住,这些细碎的瞬间特别真实,像跟着作者一起爬了回楼。
最戳人的是失业时读《岳阳楼记》那段,没喊大道理,就说“淫雨霏霏”像飘在窗外,再到如今见着“春和景明”,心里的坎儿跟着亮堂起来,这种情绪很实在。还有看麻雀躲风、见姑娘吆喝,没把岳阳楼写得高不可攀,倒像个能歇脚、能说心里话的地方。
结尾说“名楼是视角,文人的心才是不塌的屋檐”,也没拔高,就是逛完楼实实在在的想法。整首诗像和朋友聊天,随口说着逛楼的事儿,却把心里的滋味全倒出来了,特别接地气。
原创作品
文中插图 作者/代强
作者简介:
代强,六零后,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从事高级中学教育39年。现为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李百忍纪念馆理事,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中文网高级专栏作家。2025年被半朵文学全国性评选为“十佳作家”,获得全国文学大赛“国彩杯十佳文学奖”,获得新青年“十大金奖”,歌曲《军魂永驻》获得“强军高歌”一等奖。作者40年来笔耕不辍,作品散见于《安徽商报》、《鄂州周刊》、《山东商报》、《中国矿业报》、《三角洲》、《山西科技报》、《德育报》、《中国乡村杂志》等报刊杂志。其著作有《相遇清欢》、《代强文学精品集》、《流金岁月》等二十一部书籍。
主播简介:
凯哥 : 辽宁丹东人,出身医疗之家,下过乡,当过兵,军旅生涯23年,转业后,曾在市法院政治部、监察室、机关党委任职。兴趣爱好广泛,喜欢读书,朗诵。退休后,经常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朗诵作品,嗓音浑厚,字正腔圆,有带入感,深受群友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