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明祥友人说:你看美丽花果山,这里最适合画家写生创作,登高望远让人惊叹到:“远山,河流。背靠秦岭,南临巴山,褒河穿脚而过。 属秦岭南麓余脉,其山势平缓,植被茂密,水生植物丰富。一座座拐弯抹角的房舍,乡村别墅,极具岭南风情。碧绿稻田,青绿桔园,野花小草,溪水潺潺!沟谷不深,交错纵横,平缓渐进。友人随吟到:“峡谷幽深处,静听流水声。陶翁何处在,果山多仙境。”而感慨万千。
这里女子犹如白白的稻粒,瘦小细长的倩影时时撞入你眼帘,有纯朴的蜀俗农家美食。有天空有灵动抹红的朱鹮鸟,有“岭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来吧!留下你的翰墨丹青,妙笔生花画千山。不负此生不负笔,不负锦绣韶华。喜画朋友可以来此写生作画,这里是不可夺多得的风水宝地。
因山峦士层肥厚,蕴育出一树丹枫红叶,一树银杏的黄叶,都是争夺秋容颜色。踏着铺满红色落叶的小径,寻找橘园陶翁。正值金秋,山上硕果累累,一片丰收景象。卯梁沟壑,一片一片翠绿欲滴的橘园,更有少妇们在橘园内,唱岭南山歌,欢声笑语,打闹趣笑。橘园有了佳人,也就多了田园风情。一树树结满了金蛋元宝,果繁压枝垂,一串串金蛋,一串串希望,一串串梦想,你拥我挤争宠人间。
下午时分,顺沿小道向南走出了村庄,只见门前溪水绕田塘,山野人家采橘忙,满山遍野皆是采橘人。随意走进一家橘园,给主人递上一支烟,和主人人攀谈起来。橘园主人姓陈,花果山村三组人,他今年55岁,与老伴一起务弄橘园,他说本村陈姓人家具多。他的两个儿子在汉中市里经商,一个做油漆工,一个做铝合金门窗。亦农亦商,是现代社会最合理的家庭结构。听说我来采风,笑嘻嘻地说:地里果子随便吃,看上那个摘那个,看着皮薄肉多黄橘,惹的人谗涎欲滴几回。友人涵梅便顺手摘了一个橘子,剥开即食,唇齿留香,蜜汁从嘴角流下。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地说到:“橘含糖真高,不酸超甜。”
“今年天旱,橘含糖量比往年要高。”说话时他剪下了一大串挂满黄黄的橘子枝杆说:“这些送给你带回家中去吃。”
我是关中人,吃过橘,没见过橘树。便好奇问橘树怎么栽植呢?他说:“橘树有种苗,多半采购是城固基地橘苗。栽培七年才能挂果。一棵树一年结的果子多,后一年果子就结的少。橘子是个懒务作物,一年打三次药,五月花开之前打一次,六月青蛋打一次,九月成熟打一次后,就等霜降后采橘。十几年橘树有腐根烂枝,易生病虫害,铲除后补上新橘苗,他家橘树十年树龄正是结果时候,好像是年轻力壮青年时。”老陈幽默风趣地比喻逗乐了我。看来种橘也有大学问。
他手拿一把剪树刀,轻巧灵敏剪果放入脚下竹筐。他采收橘子只能用剪树刀,徒手摘果会伤了橘皮,卖相不好,还不易保存。我问道:“老品种质量好,还是新品种好?”老陈转过指着身后山坡一片橘林说:“这就是老品种,橘香浓郁,囗感不错。但产量不高、销售价格贵。新品种产量高,但口感不好,价格略低。一亩三千多斤。他家六亩橘园,一年收入有五万多吧,地多人家也有七八亩,一年的收入比打工强。
说话间,他和老伴装满了两筐,丈夫老陈挑起橘筐,深一脚,浅一脚,慢慢上几层土台阶,一路上很稳,没掉一颗橘。橘园在沟底,挑上二筐上山腰是非常吃力的事,他说时间长就习惯了。
和他抬起一筐果子倒进停在路边的三轮车上。他说天黑前拉回村里,对接宝鸡或西安的果商,他们有驻村收购点。每斤1.6元大小全部收走。果商就地分捡果品,打蜡装箱,以便储存。装车运往关中地区。
老陈说:“他们这里山地种果,川地种稻。果林行间套种小白菜。他指着橘园边杏林、桃树、核桃林说:“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和水果,所以村名就叫“花果山”可惜就是没有美猴王。”你就是那美猴王。”我逗乐老陈,惹的他“哈哈哈”大笑,看得出他是发自心底地笑。丰收的喜悦洋溢长满皱褶的脸上,红润脸如天边晚霞。
这里不仅种植橘子和其他果业外,还种植红苕。这个从菲律宾来泊来品种在这落地生根,花果山土质酸性好,苕的口感壤沙甘绵,回味香甜的特性。看着他们丰收幸福的笑脸,随即赋诗一首:“菊开时节橘生香,秋雨蒙蒙染金黄,集市有价金蛋贵,地里鲜果随便尝。橘有松柏青山志,杏黄桃红四季春。”告别老陈夫妇,拎着他赠的橘子,驱车返回住地。
一道道葱岭翠绿人间。橘子甜了汉江两岸,褒河千古秀,花果美名留,古村自有颜如玉,是条沟渠就有水,是个女人就漂亮的美女窝。苏轼:“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是的九月的汉中最好。
站山梁,远观夕阳下朱鹮飞翔!黛山苍茫!满山金蛋元宝灿烂若金,映入梦中,金橘化作满天繁星,点亮花果山的夜空。平台编辑:刘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