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赋》
作者:靳艳军
时维乙巳之秋,节届重阳之序,寰宇怀瑾,华夏凝章。值抗战胜利八十载,反法西斯功成半纪有四,谨执彤管,仰述国殇,俯纪民强,以昭日月之鉴,以励山河之昌。
溯夫二十世纪中叶,妖氛弥漫,浊浪滔天。日本军国,承幕府之余孽,恃明治之强兵,窥我中原之沃壤,觊我四海之金汤。自“九一八”烽烟骤起,辽吉沦丧;“七七”事变鼙鼓再擂,平津告急。铁蹄所至,城郭为墟;炮火所及,生灵涂炭。南京屠城,三十万同胞饮恨;徐州会战,万千将士捐躯。齐鲁膏腴,尽遭铁蹄践踏;江淮锦绣,遍染烽火尘埃。四万万兆民,或陷水火,或沦囚奴,家破人亡者,十室而九;妻离子散者,百里而八。然华夏之脉,历五千载而未绝;炎黄之魂,经万劫而弥刚。当此之时,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之大义,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旗帜。
于是将帅枕戈,士卒浴血。正面战场,薛岳督师长沙,三战三捷,破倭寇合围之谋;李宗仁挥师台儿庄,血战旬月,歼敌万余,扬中华军威之盛。敌后疆场,八路军挺进太行,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之神话;新四军驰骋江淮,韦岗伏击,奏敌后抗战之先声。杨靖宇率部白山黑水,食棉絮、饮雪水,终至力竭殉国,赤血染林海;赵尚志转战松嫩平原,冒枪林、冲弹雨,虽身陷囹圄,壮志昭丹青。左权捐躯十字岭,壮志未酬;彭雪枫喋血八里庄,英名长存。更有无数无名烈士,或埋骨荒丘,或沉尸江河,姓名不传于竹帛,功勋永铭于民心。
若夫民众之力,尤足称叹。农夫辍耕而助粮,妇姑停织而缝裳。青年学子,投笔从戎,或赴前线冲锋陷阵,或入敌后组织救亡。上海工人,冒死破坏敌寇工厂;冀中百姓,巧手挖掘地道奇观。回民支队,马本斋率部杀敌,父子同心卫家国;华侨社团,陈嘉庚募捐筹饷,舟车万里送支援。至若宋庆龄振臂高呼,联国际之士援华;何香凝泼墨题诗,励将士之志节。凡此种种,皆见民心之向背,乃抗战胜利之根本也。
观夫世界反法西斯之战场,华夏抗战,实为东方之砥柱。自“九一八”以降,中国独自抵抗日寇十有四年,牵制日军主力逾百万,使德意日轴心国东西夹击之谋难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争取宝贵时间。至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美英苏诸国,缔结同盟,共抗强敌。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戴安澜将军率部血战同古,身负重伤而不退,终至壮烈牺牲;孙立人将军挥师仁安羌,解救英军七千之众,扬威异域。一九四五年,苏师百万,挥师东进,横扫关东军;美军投掷原子弹,震慑广岛长崎。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九月二日,密苏里号战舰,日方签署降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终获全胜,中华抗战亦奏凯而旋。
当此之时,华夏大地,举国欢腾。北平街头,万人空巷,爆竹声彻云霄;重庆江畔,千帆竞渡,欢呼声震大江。然胜利之果,来之不易,十四载抗战,我中华伤亡三千五百余万,直接经济损失逾六千亿美元,间接损失难以计数。此等国殇,刻骨铭心,永不敢忘。
八十载光阴荏苒,山河已换新颜。昔年烽火之区,今成繁华都市;昔日残破之土,今为锦绣田园。高铁飞驰,贯通南北;航母列阵,守卫海疆。嫦娥探月,神舟飞天,科技之盛,冠绝东方;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民生之福,前所未有。然观今日之世界,霸权主义犹存,军国主义时有抬头。日本右翼,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之罪行;参拜靖国神社,供奉二战甲级战犯之灵位。此等行径,实乃对历史之背叛,对人类良知之亵渎。
吾辈当知,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今我中华,虽已非昔日之积弱,然“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之训,当铭刻于心。当以抗战精神为魂,以民族复兴为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青少年当知先辈之艰辛,承家国之重任,勤学苦练,增长才干;成年人当尽岗位之职责,献社会之力量,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如此,则中华之崛起,指日可待;世界之和平,方能永固。
呜呼!八十年风雨兼程,八十年砥砺前行。愿吾辈承先辈之志,继往开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庶几不负先烈之牺牲,不负时代之使命,使中华民族之伟业,永耀于寰宇;世界和平之光芒,长照于人间。谨作此赋,以告慰先烈,以励后人。
作者简介:靳艳军,甘肃武都人,心理学博士,诗人、辞赋家。国内多所双一流大学特聘教授、博导,中国海归派成功创业者的代表性人物、国家级特聘专家、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业余时间从事诗词赋创作及红学研究,10余篇赋被勒石以刻。部分诗赋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西、意、俄、阿、韩、蒙等十余种语言,也被众多书法家书写。目前已创作和发表古体格律诗词9500余首,辞赋260余篇,《红楼梦》文章162篇,兼有楹联、古代散文、新诗等文学创作1000余篇(首),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