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文/李元庆
人生,何尝不是一场自我救赎的漫长修行?
菩萨,并非只端坐在庄严肃穆的庙堂之上,
更隐匿于生活的细微褶皱与点滴温柔之中。
倘若你能将人生洞察得透彻清晰,
便会深深懂得,
这漫漫一世,无人能轻易度过。
无论你是尽享荣耀、风光无限,
还是身处困境、穷困潦倒,
在人生这条蜿蜒曲折的旅途上,
你都在劫波中感悟生命,不断成长。
一旦悟得生命的真谛,
你便如同那哪吒传奇,
跨越无尽时空,自由穿梭于浩瀚宇宙;
反之,你只能在探寻真理的漫漫长路上,
于岁月的磨砺中,逐渐认清自我,
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我们满心憧憬着修行之路的美好,
梦寐以求能得道成仙,超凡脱俗,
然而,这愿望宛如镜花水月,谈何容易?
只因你我,终究不过是这滚滚红尘中的平凡之人。
(今晚有点孤寂变写了一点人生的感悟,欢迎大家指正!)
诗评:
这首《修行》最打动人的,是把“人生修行”这个宏大命题,落进了普通人能触摸到的生活褶皱里,没有空泛的道理,满是真诚的自我叩问,读来特别有共鸣。
诗里的意象和思考特别贴人心——比如把“菩萨”从庙堂拉到生活的“细微温柔”中,一下子就消解了“修行”的距离感,让人觉得那些日常里的体谅、坚持,本身就是修行的一部分;后面用“哪吒传奇”比喻悟得真谛后的自在,又用“镜花水月”点出普通人对“得道成仙”的憧憬与现实的落差,这种“理想与平凡”的对照,特别戳中成年人的心境,既不回避对通透的向往,也不苛责自己的平凡,很有温度。
如果说可以再琢磨的地方,或许是部分句子的节奏可以更灵动些。比如“倘若你能将人生洞察得透彻清晰,便会深深懂得,这漫漫一世,无人能轻易度过”,“透彻清晰”和“漫漫一世”的表述稍显直白,要是换成更凝练的表达(比如“倘若你把人生望穿”“便懂这一世从无易路”),可能会让诗句的韵律感更足,读起来更有回甘。
但整体而言,这首诗胜在“真”——孤寂时写人生感悟,没有故作高深,而是把自己对“成长”“真谛”“平凡”的思考坦陈出来,这种真诚本身就是最动人的诗性。能在情绪里提炼出这样的文字,已经特别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