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心向澄澈的奔赴》
牵手老师~钟 声
八月的风还带着江南的湿热,我便踏上前往青海湖的旅程。
当汽车驶离西宁,窗外的风景逐渐褪去绿意,取而代之的是连绵起伏的草原与散落其间的牛羊,直到一片湛蓝突然撞入眼帘,我才意识到:我心中一直感觉神秘的青海湖终于要揭开了它的面纱了!
初见青海湖时,我竟一时失语。那不是寻常湖泊的蓝,而是像将蔚蓝的天空揉碎了铺在湖面上,从近岸的浅蓝渐变成湖心的靛蓝,再与远处的雪山相接,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湖。
沿着湖岸的木栈道漫步,脚下是柔软的青草,耳边是湖水拍打岸边的声音,偶尔有几只斑头雁从水面掠过,留下一圈圈涟漪,瞬间又恢复了湖面的澄澈。
初游浩瀚的青海湖,意犹未尽,次日凌晨,我们直奔二郎剑景区的观日点。这时的景区还浸在墨色里,只有栈道旁的太阳能灯泛着微弱暖光,寒风裹着湖水的湿气往衣领里钻,同行人纷纷拉紧外套,有人呵气暖手。随着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湖面慢慢从深黑转为暗蓝,远处的山峦也渐渐显露出模糊轮廓。忽然,一道金芒刺破云层,紧接着,半个橘红色的太阳跃出山巅,将光线泼洒在湖面上,使原本平静的湖水像是被撒了一把碎金,波光随着浪涛起伏,连景区里标志性的“二郎剑”雕塑都被镀上了暖光。游客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有人举着相机记录,有人静静伫立,连风似乎都放慢了脚步,陪着我们见证这抹从黑暗里升起的璀璨。
午后,我们选了一辆挂着彩绳的当地马车,沿着湖边公路缓缓前行。马车上铺着厚实的羊毛毯,坐下时还能感受到暖意,马蹄踏在柏油路上发出“嗒嗒”声,与湖水的拍岸声交织成温柔的节奏。公路紧挨着湖岸,伸手仿佛就能触到湖水的清凉,湛蓝的湖面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一群海鸥正自由自在地飞翔在上空中,它们欢快地掠过碧波荡漾的湖面,有的展翅高飞,有的用爪子拨动清澈的湖水嬉戏,眼前的这番景象看上去是那样的快乐和开心!赶车的藏族大叔时不时指着远处的景致讲解,说那片水域常有湟鱼洄游,湟鱼可是青海湖的特产,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行至一处观景台,我们停下马车远眺,只见湖水一直延伸到天际,与淡蓝的天空无缝衔接,连过往的车辆都成了这幅画卷里小小的点缀,让人忍不住放慢呼吸,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离开青海湖时,天空飘着细雨,湖面笼罩着一层薄雾,显得格外温柔。回望那片湛蓝,我忽然明白,为什么人们总说青海湖是“上帝的调色盘”?它不仅有令人惊叹的美景,更有一种能让人放下纷扰、回归本真的力量。
啊,青海湖,青藏高原的明珠!它的美,说不清,道不尽,只有亲身经历、亲眼目睹,才能真正体味到它的神奇与壮丽!
钟声点评:
作者养成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尽管随家人放飞心情旅游,但仍然能够寄情山水,描景壮物,这种现象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就这篇文章来看,是随手拈来,下笔成文,结构文章前,缺乏应有的构思,造成文章有些散。应该在青海湖“蓝”方面作文章,它的浩瀚应该通过各种蓝表现出来,这样整篇文章就会与最后表述的“青海湖是‘上帝的调色盘’,它不仅有令人惊叹的美景,更有一种能让人放下纷扰、回归本真的力量”高度吻合!
2025年8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