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笔灰里的旧时光,再也回不去的归期
作者:高金秀

六月的雨丝斜斜地打在门卫室的玻璃窗上,我用抹布反复擦着窗沿——这是我后十四年里每天都会做的事,可今天擦得格外慢,因为擦完这一遍,我就要和这扇窗、这所学校,说再见了。走了,走了,说走就走,连归期都不敢和校门口的老槐树约定,只觉得三十四年的岁月,像窗上的雨痕,明明清晰得能看见每一道纹路,却一擦就淡,再也回不到最初的模样。
前二十年的讲台时光,是我这辈子最鲜活的记忆。那时我总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衬衫,手里攥着半截粉笔,在黑板上写得飞快。为了让学生弄懂“飞流直下三千尺”,我特意带着全班去后山看瀑布,孩子们跑在前面,我跟在后面,笑着喊“慢点跑,别摔着”;有个叫阿梅的女生,家里穷得买不起课本,我就把自己的旧课本改好页码,在扉页上写“好好学习”,偷偷塞给她。那些年,我的教学成绩总能排在全县前列,办公室的墙上挂着“教学能手”的奖状,抽屉里藏着学生送的纸折星星——有个孩子说“老师,星星能许愿,我希望您永远不离开我们”。那时的我以为,我会在讲台上站到退休,却没料到,心脏会先一步拉响警报。

那天上完《水调歌头》,我正给学生讲“月有阴晴圆缺”,突然觉得胸口像被重物压住,粉笔“啪”地掉在地上,碎成两截。送到医院后,医生拿着诊断书叹气:“不能再站讲台了,得好好休养。”我坐在医院的长椅上,看着窗外的月亮,第一次觉得“此事古难全”说得那么戳心——我还没教完那届学生,还没陪他们走过中考,怎么就不能再拿起粉笔了?
转到后勤后,我成了门卫,每天守着校门,看着熟悉的身影来来往往。清晨,我会提前半小时开门,帮早到的学生开教室门;中午,学生们去食堂吃饭,我会帮他们看管留在门口的雨伞;傍晚,我会等最后一个学生被家长接走,再锁上校门,绕着校园走一圈——看看教室的灯关没关,走廊的窗户合没合,就像当年查学生的自习课一样。有次心脏不舒服,我靠在门岗的椅子上喘气,一个曾经的学生骑着电动车路过,看到我这样,立刻停下车:“老师,您还记得我吗?当年您教我背的《水调歌头》,我现在还会背给我孩子听。”说着,他就轻声背了起来,我跟着哼,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
现在要走了,我把旧课本、奖状和纸折星星都装进箱子里,又摸了摸门岗的登记簿——上面记着每天的出入情况,有学生的名字,有老师的签字,还有我画的小笑脸。生我养我的故乡在南方,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早已成了我心里的“第二故乡”。我多希望时光能倒流,再给我一次站讲台的机会,再让我给学生讲一课;我多希望能永远年轻,永远记得那些在粉笔灰里笑出声的日子。
雨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清辉洒在校园里。我最后看了一眼这所待了三十四年的学校,转身离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算走了,没有归期,我也会把这里的时光,藏在心里最暖的地方,陪着我走向新的远方。

【作者简介】高金秀,女,大专,小学一教师,爱好广泛,书法,书画,跳舞,唱歌,写作,发表论文三四十篇一等奖,在教学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书法,书画,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中去。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今日头条《红月亮诗画艺苑》头条号创办于2018年6月18日(1月9日注册),百度《桃花艺苑》创办于2020年4月3日,都市头条《晓犁文化传媒》头条号创办于2020年10月5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