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所求但不妄求(小小说)
文/汤文来
赵知足本名赵满仓,但他总说“满仓不如知足”,于是得了这外号。村里人笑他:“知足?那你别吃饭啊!”他端着碗笑:“饭得吃,但别贪碗。”
这道理是他爷传的。老爷子走前拉他手说:“仓啊,人活一世,有所求,但不妄求。”赵知足记下了,但半辈子没全懂。
儿子赵小满考上大学后,第一个暑假就跟他辩论:“爸!现在讲追求梦想!您这是消极!”
赵知足正在修锄头:“梦想要能修锄头,我倒想看看。”
赵小满滔滔不绝讲成功学,从乔布斯讲到马云。赵知足只听懂一句:“想要就得拼命要。”
赵小满实习时,给家里寄了本《精准努力》,说“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到了”。赵知足拿书垫了桌脚——正好桌腿缺一角。
秋收时雨少,玉米欠收。村里人急得找乡里要补助,赵知足却补种了耐旱的红薯。村长问他:“不要补助?”
赵知足挖着坑:“要来的不如种来的。”
结果那年玉米价跌,红薯价反涨。赵家没赔反赚。
赵小满放假回来,看见爹数钱,得意道:“看!努力有用吧?”
赵知足指指红薯:“它努力长,我没妄求。”
赵小满工作后,立志三年买房。天天加班,结果熬出胃病。回家养病时,嘟囔:“凭什么小王就能靠爹买房?”
赵知足正在腌咸菜:“咸菜靠腌,房子靠挣。但你别求腌出肉味。”
赵小满养病期间,帮爹种菜。发现爹总多育秧苗,送邻居。邻居则还来豆角、茄子...
“这是原始交换!”赵小满说,“现代经济要讲货币!”
赵知足递他一篮西红柿:“去换点豆腐。”
赵小满不情愿地去,却换回热豆腐和村长一句话:“告诉你爹,水渠修他家地头了。”
原来村长念赵知足常帮忙,把最新水渠规划过赵家地——浇水更方便。
赵小满若有所思。
回城后他换工作,不再求“三年买房”,只求“每天进步一点点”。奇怪的是,心态松了,反被提拔。
公司竞标大项目,同事争当负责人。赵小满只做好分内事。老板却点将他:“你不争,但活稳。”
项目成功,奖金丰厚。赵小满终于付了首付,请爹来看房。
赵知足摸着墙说:“墙挺好,但别求它永远不倒。”
小区业主为物业费吵架,赵小满学爹,组织“换工群”:电工帮修灯,老师帮带孩子,医生帮咨询...物业费反降了。
邻居夸:“小赵有办法!”
赵小满笑:“跟我爹学的——求好,但不妄求全好。”
赵知足生日,赵小满送智能手机。教爹视频,爹总对着镜头拍黄瓜:“闻见味没?”
村里通快递后,赵知足的咸菜、酱豆出了名。城里人求购,他定规矩:“一人一月两瓶,多不求。”
顾客抱怨:“怎么有钱不赚?”
他回:“求多味就杂。”
反而更抢手。
赵小满公司搞“满意度调查”,学爹这招——不求百分百满意,只求“最需要改进的点”。效率反高。
如今赵知足还种地,但村里人学他:求收成,但不妄求大收成;求赚钱,但不妄求快钱。
乡里评“和谐村”,李家沟当选。乡长来取经,赵知足正育苗。
“您怎么把握‘求’和‘妄求’的度?”
赵知足指间漏下细土:“苗求活,但别求一夜长高。土求肥,但别求一锹喂饱。”
乡长若有所思。
后来乡里搞发展,不再求“GDP翻番”,只求“每年有实事”。修了路,通了网,办了合作社。群众满意度反而上升。
赵小满结婚时,赵知足赠对联:
上联:求好事好求好好事
下联:妄求难求妄求难求
横批:知足常乐
如今赵家沟门牌有趣:“知足街”、“不妄求胡同”、“常乐巷”。游客来体验“慢生活”,吃赵知足的咸菜,都说:“心里踏实了!”
赵小满有女儿后,常带她回村。小孩追着鸡跑,摔了哭。赵知足扶起她:“求玩,别求不摔。”
小女孩似懂非懂,又笑着跑去。
夕阳下,一老一少蹲田埂看苗。
“爷爷,苗苗求什么?”
“求阳光雨露。”
“那爷爷求什么?”
“求你慢点长,我慢点老。”
赵小满远远看着,突然懂了爷那句话:
人有所求,是生机;
但不妄求,是智慧。
就像苗求长,但知四季有时。
人求福,但知深浅有度。
手机响了,是老板催项目。赵小满回:“正在求,但不妄求。”
那头沉默半晌,说:“有理。不急。”
天边晚霞绚烂,赵知足指给孙女看:“瞧,老天不求人夸,照样好看。”
是啊,自然如此,人亦该如此。
202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