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诗祭草鞋岭
□ 方海清
草鞋岭主峰
小 序
草鞋岭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长沙大会战的一部分,发生在1939年9月20号。
草鞋岭位于岳阳县筻口新墙河北岸最高处,距离第二道防线笔架山约三四公里,是兵家必争之地。草鞋岭下临四通八达的长岳古驿道,是日本侵略者进犯长沙的必经之路。要守住新墙河,就必须守住草鞋岭。
1939年9月20日,日军奈良支队共五千余人到达草鞋岭地区,开始对中国军队阵地展开猛烈攻击,草鞋岭战役正式打响。
当时防守草鞋岭的是中国第52军195师的一个加强营,约500人,由少校营长史恩华指挥。加强营500人到达草鞋岭地区后,立即派人勘测地形,制定防御计划。他将全营分成若干小组,分别防守草鞋岭,笔架山的各个关键位置。有一个排三十五名战士由排长方昌桂率领,负责防守草鞋岭。方昌桂排长带领全排士兵坚守草鞋岭阵地,在日军的炮火、坦克轮番攻击下坚守阵地5天5夜,全排士兵仅剩下一名新兵任连子依然坚持作战,方昌桂以内三十四人全部阵亡。
史恩华营长发现草鞋岭枪声稀落后,派了一个管姓排长前去察看。管排长到达后发现阵地上一个排的守军仅幸存下来一个新兵。
管排长和任连子收集弹药,又打退了日军三次进攻。
傍晚炊事兵刘庆年上来送饭,看到这一幕情景后,返回连部求援。连长率领援军赶到,共同守住阵地。
又经过两天两夜阻击,部队退守笔架山。
战后,管排长被提升为连长,任连子和刘庆年被提升为上士。他们也是史恩华营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幸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
方昌桂排长和他的士兵们展现了极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依然誓死守卫阵地。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了中国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激励着后人不忘历史、缅怀先烈。
草鞋岭的钢钉
新墙河水泡着半块烙饼
史恩华跺落绑腿上的泥浆
“方昌桂!带弟兄们死守草鞋岭!”
三十五道应声撞向岩壁
惊飞竹鸡掠过弹痕垒成的梯田
硝烟
绞断五昼夜的喉管
青山
勒出三十五道血槽
方昌桂把名字
锻成钢钉
深深锲入草鞋岭的骨缝
当铁甲洪流撞上山岩
三十四尊肉躯
突然迸发青铜的光焰
履带碾碎左翼工事
炸开的沙袋喷涌朱砂
第七轮冲锋撕裂棱线——
弹雨中班长将新兵按进弹坑
自己化作焦土上不灭的引信
任连子从血洼里爬起
抓起浸透硝烟的断枪
枪口怒放最后一株红棉
当阵亡簿突然停止翻动
管排长踏着血泥攀援
在子弹熔化的坑沿看见
青年正从尸体堆抠拾弹头
黢黑的十指刨着滚烫的誓愿
钢铁在此刻撞击出惊雷
两颗头颅抵住倾斜的阵地
三波兽群撞上铜墙
最后一枚手雷拔栓的刹那,
管排长望见岩缝里——
方昌桂未瞑的右眼正迸溅星芒
刘庆年的饭筐滚落山梁
饭粒绽成带雪的霰弹!
他撕开衣襟裹起大地余温
狂奔时断肠的呼啸卷成烽烟——
滚烫的米粒溅成冲锋令箭
草鞋岭最终沉入铁幕
但钢钉在湘北大地上疯长
任连子接过烧红的枪管,
管连长肩章结出带血的新星,
刘庆年折断的扁担挑着月光——
所有幸存者都是移动的界桩
青天白日垂落如残破的素缟
方排长的花名册在焦土深处震响
三十五声斩钉截铁的"到!"
正将破碎山河重新铆合成钢
指挥抗日军队的国军师长覃异之
水调歌头·草鞋岭祭
(依毛滂正体)
霜刃劈秋岳,危岭立髑髅。史公戟指崩处:「方阵锁江流!」卅四青襟化碧,五夜岩焚枪折,残掌抠仇雠。任子骨铮响,赤手扼蛟虬。
管尉至,天穹裂,补金瓯。两躯焊垒,三浪锋镝碎荒陬。箩饭泼成雷火,襟裂声呼援纛,连骑踏尸丘。千仞钢钉锲——万壑英魂啸:「吾血淬春秋!」
抗日英雄,国军营长史恩华烈士
永遇乐·草鞋岭镌魂
血沃沙囊,烟焦岩甲,钢钉深锲。卅五昆仑,崩云裂日,夜壑星芒折。任郎匍匐,弹抠焦土,指骨淬成精铁。看都尉、挟雷填缺,天倾独峙残堞。
刘郎箩碎,饭香凝火,襟裂声呼如钺。连帜翻涛,援骑卷雪,同把金瓯贴。草鞋峰陷,潇湘水怒,千窟弹痕犹噎。听幽谷、铿然答到:山河不灭!
史恩华烈士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作者简介
方海清,退休公务员,爱好摄影,文学,自驾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