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王伯 (散文)
文/王昌雄
一、从小立志报国
1915年10月5日凌晨,在佛罗镇(原属感恩县第三区)丹村一个王氏的书香世家里,一个新生男婴呱呱落地的清亮啼声撕破了黎明前的黑暗,来到了人间。他就是后来成为日本侵略者闻风胆丧的共产党员和佛罗地区抗日游击队队长的王伯。
在清代,王伯的世家是相当荣耀的。他的曾祖父王开丰是增广生,祖父王绍光及伯父王宇泰皆为例贡生。父亲王文理,清末授警察署长,为人忠厚正直,重义疏财,怜弱济贫,热心本地公益事业,鄙视旧官场的腐败,辞官还乡创办私塾,任校长。每见贫苦学童,皆予减免学费入学,很受当地群众敬重。母亲曾氏,慧娴贤淑,勤苦持家,训育儿女有方。王伯从小随父身边读书,聪慧敏颖,学习用功,能写会算,学识超群,被双亲视为掌上明珠。1925年,瘟疫流行,父亲与出嫁的大姐先后被病魔夺去生命。十岁的王伯与四岁的妹妹王上金靠勤劳的母亲抚育。
1931年,王伯考取感恩县第五高小,1933年考取崖县中学。在校期间,日本正侵略我国的东北三省,实施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当时身为地下共产党林绍伦老师的指导下,王伯不顾时任保守派校长的反对,立即组织全校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唤醒民众反对日本侵略中国,引起社会极大的反响。但因母亲多病,只读一年就辍学回家。时值丹村学生家长要求聘请进步人士在校中执教。王伯经乡民推举,任丹村小学校长。他执教时,时局更为动荡,驻琼军阀陈汉光到处烧杀。丹村农运领导人王文光等七位革命同志惨遭杀害。严酷的事实教育了王伯,因此他极端仇视反动派。
一次,驻守佛罗的国民党联防队的几名士兵到丹村逼款逼税,随意缚打村民。王伯见状不顾个人安危,便挺身而出,严辞驳斥他们,并发动在场的十多名青年把他们捆绑起来,迫使他们低头认罪,发誓今后不再胡作非为,群众拍手称快。他借此事教育学生,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反动派。他在学校大门题写一副校联:“国家中坚都在此地培植;庶民首领莫非这里造成。”,抒发了他在此培植革命力量的志向。课外,他经常收集“黄花岗烈士”“北伐战争”“五卅惨案”和“西安事变”等国事资料教育学生,要求他们胸怀爱国爱民的抱负。在日寇侵华步步紧逼的局势下,他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来勉励学生,鼓励学生报考进步学佼。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王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极为愤慨。为了更好地开展抗日救亡的爱国活动,他忍痛割爱放下照顾多病的母亲,毅然辞去安逸的校长职务,并动员丹青地区十多位青年学生一同报考由革命者史丹、马白山创办的琼西中学。1938年春,王伯和王洪、王文弼等三位学生如愿地考取琼西中学。在校中王伯如饥似渴地学习和阅读鲁迅、郭沫若、高尔基等革命作家的著作,学习马白山等教师编印的《步兵操典》《典范令》《野外勤务》和《游击战术》等军事书籍。听史丹、叶贻彬老师讲授《社会发展史》《唯物史观》等、接受革命理论的教育,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1月、经叶贻彬老师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2月,日军侵琼,王伯受学校党组织派遣,带领在学校的佛罗籍学生回乡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
王伯回到家乡、立即组织以他为首的佛罗地区抗日中队,并任中队长。中队下设三个小队,小队长分别由温家发、王宇定和谢上文担任。全中队一百多人、配备粉枪、大刀和长矛。刚成立的抗日中队枪械紧缺,王伯马上与母亲商量,把家里积蓄的银两捐给抗日中队购置枪支弹药。深明大义的母亲很支持儿子的爱国义举。从此后家里所有收人除留少量做家里生活开支外,大多粮食和银两都用来支持抗日。
1939年7月3日,王伯率领这支游击队、会同莺歌海李大和、陈世德领导的游击队,联合陈曼夫和邢诒壮领导的国民党地方抗日武装共计2000多人包围攻打黄流日本侵略军司令部,打得日寇胆颤心惊,龟缩碉堡。翌日,三亚榆林日军基地派遣横四特一部火速增援并配有飞机作战。激战三昼夜,我方打死打伤日本侵略军30多人,击毁军车两辆,缴获战马数匹,我方只牺牲一人。7月6日凌晨,我方因弹药耗尽只得撤离。这次战斗,大长人民志气,揭开了琼西南武装抗日斗争的序幕。
二、独胆斗敌巧夺枪
为了更有力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单凭土枪和大刀长矛是难战胜拥有现代精良武器和飞机大炮的敌人。抗日中队必须想法用现代武器武装起来。于是,王伯便计划了下一步的夺枪行动。
一天早晨,王伯化装成一名商贩,挑着一担小商品,顺着从黄流到金鸡岭的路段大模大样的走着。这时,刚好有一辆日本军车从黄流方向徐徐开来。王伯回头看见车上只有两名日本兵和一名司机,便马上把担横在路中,招手拦住日军车辆。日兵见有小商贩拦车,便停车骂道:“八格的拦路,死了死了的有。”王伯马上用刚学来的日语道:“皇军大大的好,我是大大的良民小商贩,要到板桥售货品,望能搭个顺风车,请皇军行行好!”,边说边从货担里拿出三包香烟,分别送给三个日兵,曰军见香烟眼开,又见王伯能说几句日本话,便对他产生好感,让他上车。当车开到金鸡岭窄道时,王伯又从货担里取出两包香烟送给车上的两名日兵。日兵得到好处便对王伯失却了戒心。正在这时王伯迅速从货担底下抽出藏好的手枪,从后面开枪打死了两个日兵。
车室的日兵听到枪声,知道大事不好,马上转枪向王伯射击,王伯目明手快,在迅速躲开目兵第一枪后接着还手把目军司机打死。王伯打死三个日军后,马上招呼埋伏在路边草丛里的两名游击队员上车,共同把一挺机关枪和几箱子弹搬下车后迅速离开。
三,胸有雄才善运筹
为了更好地开展抗目活动,王伯决定以丹村为根据地。他召集中队和小分队负责人研究形势,布置工作。他们一方到各村宣传抗日救亡和拯救中华民族的道理,进一步发动群众协力抗曰;一方面夜里不断出击,扰乱敌人,使之不得安宁。他们在敌人经常出现的公路上设陷阱、放铁钉,使日军不敢轻举妄动。王伯经常率领战士,白天毁掉目军的电线杆和电缆,破坏曰军司令部通往各据点的通讯设施,晚上又在敌据点周围鸣枪,燃放鞭炮,敲锣吹号和呐喊,弄得敌人惶惶不可终日,不敢离开据点。我中队的活动既打击了日军的气焰,又便于中队到各村庄开展抗日活动,各村党组织及群众抗日团体也相继建立。
抗日形势的迅猛发展,大大地震惊了敌人。1939年夏,日寇为方便其向根据地进行“扫荡",大举开辟通往各地的公路,并设立了"公路委员会",物色汉奸走狗为其服务。丹村某人充当敌“公路委员会"委员。他充当伪职后开始强迫各村群众给日军修建公路,架设桥梁,并从中勒索群众,群众对他恨之入骨,根据群众的强烈要求与抗日形势的需要,王伯决心除掉这个汉奸。冬天的一个深夜,王伯率领小分队潜回村中,将这个罪恶满贯的汉奸抓捕,带出村外击毙,群众无不叫好。
1941年10月,王伯又指派佛罗村的林成江和洗永驹等同志,及时清除了大汉奸林朝某,狠狠地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
王伯大公无私,爱增分明。他不但严惩各村的汉奸走狗,还痛恨那些仗势欺凌百姓的人。特别对族里人的管教更加严励。他经常教育族里兄弟应常怀报国之心,积极支持抗日,争取参军参战,决不能仗势做有损民心的事情。在王伯的带动下,族里不少青年都勇跃报名参军参战,英勇杀敌。他年仅十六岁的小妹王上金也带头参加运输队,经常在夜里冒着生命危险用双肩为部队挑送粮盐和弹药。
1939年冬,国民党将部队撤入山区,并将大量武器弹药埋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白石岭洞中,避免与日寇作战。这期间,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也战略转移进山区,开发少数民族新的抗日根据地,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武装斗争。莺歌海的陈世德和王伯两支游击中队联合行动,打击敌人。同时还耐心做国民党军队的工作,争取他们以民族利益为重,抗战到底。他们还与那些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国民党军官作斗争。
国民党军队像无头苍蝇,散兵游涌,毫不抗日斗志。为了加强武器装备,狼狠地打击日军,陈世德和王伯两位领导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将国民党军队理藏的武器弹药没收,补充我两个游击中队的装备。
1939年12月23日,王伯和山区陈忠带领的抗日武装,配合陈世德的抗日中队,首次击退了企图侵犯山区黑眉抗日根据地的日本侵略军,击毙日寇官兵十多人,给猖狂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四、智勇双全退强敌
1941年9月,抗目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共产党琼崖特委为了加强琼西南的武装斗争,派遣琼崖抗日独立队第三支队参与琼西南的抗日斗争。王伯的地方抗日武装也迅速开赴黑眉。根据三支队队长张开泰的指示,他又再潜回丹村,召集佛罗地区各组织领导人开会,动员青年参军 ,并筹集物资运送到黑眉三支队。在王伯和各组织务责人的发动下,三天里便有十多位青年报名参军。他们在王伯的带领下将筹集到的粮食和物资迅速地送到黑眉根据地。
三支队挺进琼西南,进入黑眉抗日根据地,声威犬震,敌人急得团团转。日军企图趁三支队立脚未稳之际,迅速从黄流,佛罗和板桥等据点调集约二千多兵马进攻黑眉革命根据地,消灭我抗日军民。
日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气势汹讻地扑来。三支队和各游击中队的指战员誓死保卫根据地,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顽强抗击。他们利用有利地形与日军反复拼杀,一次次地打退了日军的进攻 。战斗空前激烈,保卫战从早上开始,枪炮声不断,硝烟遮天盖地,军民的冲杀声
响彻山谷。战斗中,王伯带领的丹村地方武装中队坚守在三支队的左侧,抗击来犯之敌,确保指挥机关的安全。同时和西南团一起增援
各友邻部队,使日军每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战斗以敌众我寡的形势在疆持着,如果不能想法速战速决,我军将因弹药耗尽而伤亡惨重。在这紧急关头,王伯想起《孙子兵法》上兵无厌诈的案例,当机立断地从自已中队挑选出四十名机智勇武的战士组成了敢死队,绕到敌军后面勇猛地袭击敌人, 打死了四十名日兵和一名军官。敌人误以为我增援大部队已从后面袭来,势不可挡,便怆惶地从右侧溃退。
这时,王伯并没有被晢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他清醒地意识到被打蒙了的敌人很快会觉醒并实施反扑,我方为保存实力不能与目前强大的敌人硬拼。必须迅速组织队伍分散撤入深山,并派小分队设伏用地雷阻击追来之敌,掩护大部队撤退。他的观点正与三支队队长张开泰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位身经百战的总指挥马上下令部队按计划撤退,留下的小分队边打边撤,引透敌人进入设伏圈。
驻三亚日军警备队司令官太田实立功心切,带领几十官兵紧追在前面,当他们进入我方的设伏圈,顿时地雷的爆炸声和枪声大做,把日军司令官太田实和几十名官兵炸得血肉横飞,鬼哭狼嚎。后面追来的日军见状惊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他们深感再追下去不知遭受多大的伤亡,便惊惶地纷纷撤退。
这次战斗敌军以五倍于我的兵力进攻根据地,激战七昼夜,我方打死日军三百多人,伤者不计其数。战斗的胜利大大地巩固了黑眉根据地,给广大人民群众极大的鼓舞和鞭彻。从此琼西南的抗日斗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日军却对王伯恨之入骨 ,曾悬赏三千光洋取王伯的人头。
五、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保卫战一结束,三支队领导根据王伯同志英勇善战的突出表现,派他和张应恒到万宁县美合琼崖抗日军政学校学习。1942年春,王伯和张应恒学习结业,王伯被组织派遣到昌感县(现在的东方市和昌江县)委任副县长兼秘书。张应恒被委任县挺进大队长。紧接着王伯和张应恒队长带领的挺进队回到尖峰镇的红水沟和黑眉地区开展抗日活动,获悉汉奸何某与日本侵略军秘密勾结,他和张应恒带领队伍到岭头村将汉奸何某抓捕枪毙。这一行动对巩固黑眉等地抗日革命根据地起到积极的作用。
1942年夏,岭头村的汉奸了解到王伯在尖峰红湖葫芦门山兰园一带活动后,就带领日本侵略军在夜里包围了他的驻地。王伯发现后马上开枪向日军射击,掩护跟随他的战士王某撤退,并掷出了一颗手榴弹炸死了几名日兵,顽强地与敌人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捕。敌人将王伯带到黄流日军司令部关押。日寇如获至宝,始以金钱收买,封官许愿,只要王伯声明脱离共产党,愿意与皇军协作,可以当维持会长等。并叫黄流维持会长陈某劝降。王伯严辞斥骂陈某:“共产党人干革命不怕死,为革命为抗日虽死犹生,流芳百世;你们这些民族败类出卖人民,跪着向日寇求生才是可耻的,虽生犹死,遗臭万年。”诱降未遂,接着施以酷刑,但他大义凛然,铁骨铮铮,宁死不屈,没有泄露党的秘密,使日寇感到绝望。最后日寇残忍地用铁线穿过王伯的肩甲骨,秘密地将他活埋在黄流万人坑。(当年日寇活埋无数抗日志士和群众的大坑)
行刑时,王伯奋力高呼:“日本侵略中国必败!”“中国共产党抗日必胜!”“中国人民万岁!”。王伯牺牲后的一个风高月黑的夜里,我军挺进大队队长张应恒组织部队包围了岭头村,处决了罪恶满贯的狗汉奸。
王伯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献出了年仅27岁的宝贵生命。他是坚强的革命家和伟大的民族英雄;王伯的光荣榜样永远活在丹村人民的心中,流芳千古。
注:本文作者根据!《乐东革命斗争人物传略之一》上的材料和几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退体老干部的口述整理而成。(那些老革命己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