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长春市绿园区作家协会
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胜利召开
金秋送爽,硕果盈枝,8月27日,长春市绿园区作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长春市绿园区文联严格把控下,在长春市绿园区作家协会主席曹景常主席精心策划下,在庄严而而热烈的氛围中隆重举行。
会议由绿园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洪福主持。绿园区文联金治标主任、绿园区作家协会主席曹景常、副主席兼秘书长李长伟、副主席邓围萍、副主席沈雪峰及30余名会员代表出席会议。
本次大会的核心议程:增补长春市绿园区作家协会理事、副主席及新聘任了常务副秘书长、副秘书长,为区域文学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与强劲动能。
本次大会程序严谨,过程公开透明。在充分组织和民主协商的基础上,与会会员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行使手中权利,对增补建议名单进行了审议和投票表决。选举过程井然有序。
当一张张承载着信任与期待的选票被会员代表郑重其事地投入投票箱,标志着绿园区文学队伍的建设迈出了更新的台阶,翻开了崭新的一幕。
新增补的理事、副主席及新聘任的常务副秘书长、副秘书长。
绿园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长伟宣布投票结果,增补刘瀚超、陈金玲、董艳菊、曹霞、田海兵、邹天兵、陆栎充、王丽环为协会理事,增补刘瀚超、陈金玲、董艳菊、曹霞、邹天兵、吕丽为协会副主席,聘任陆栎充为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聘任张凤明、王丽环为副秘书长。他们均来自区内文学创作或文化组织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年富力强,创作成果显著,热心协会工作,在文学领域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发展潜力。
在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绿园区作家协会主席曹景常作总结讲话(后附全文)
这一讲话,极大的鼓舞人心,相信绿园区作家协会全体会员,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绿园区作家主席曹景常讲话
附:曹主席讲话稿全文如下:
秋意浓烈再出发
——在绿园区作家协会主席团第二次理事会上的总结发言
金秋送爽,硕果盈枝。在这秋意浓烈的时节,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绿园区作家协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首先,我要再次向新当选的各位理事、副主席及副秘书长表示最热烈的祝贺,恭喜你们正式成为绿园区作协主席团成员,为协会注入新鲜而强劲的力量!
这次绿园区作家协会纳新,绝非一次普通的人员增补,而是具有三重非凡意义的重要举动:
1. 对协会自身而言,这是我们即将迎来成立一周年之际的关键大事,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与升华,更是为下一个阶段发展夯实基础的战略部署;
2. 对绿园区文学事业而言,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标志着区域文学创作力量的重新整合与优化,将为本土文学生态注入全新活力;
3. 对全体会员而言,这是协会站在新历史起点的标志性事件,意味着我们将以更强大的团队、更清晰的方向,开启文学创作的新征程。
在向新当选成员致以祝贺的同时,我们更要向始终关心关怀协会发展的区委宣传部及区文联领导,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此次理事会议及增补工作,自始至终得到了区文联董主席、刘主席、金主任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区委常委、宣传部张宝部长的真情关怀与亲自指导——今天增补的主席团成员,均经请示张宝部长同意后列为候选人,部长还亲自对人选严格把关、认真考核,并对所有候选人给予了充分认可。张宝部长及文联董主席、刘主席、金主任的关心、肯定和支持,对我们而言是莫大的鼓舞,更承载着区委、区政府对绿园区文学事业的殷切期望。希望大家能把这种鼓舞化作创作的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为绿园区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此次当选的主席团成员,不仅人员配置科学合理,更汇聚了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堪称一支“多元且强劲”的文学队伍:既有深耕诗词领域多年的业界老将,也有锋芒初露的文坛新秀;既有扎根乡土、笔触饱含烟火气的本土作家,也有兼具国际视野、喝过“洋墨水”的新派创作者;既有坚守传统文学阵地的实力名家,也有产量惊人、手握百万字作品的网络文学新星。此外,队伍中还涵盖了热爱文学的基层创作者、新闻出版领域的资深编辑记者、旅居海外的文化交流学者,以及深耕学术的高校教师。这样的纳新,是协会实力的“倍增器”,更是队伍不断壮大的生动象征。
站在新的起点,面对区委、区政府的期望与全区文学爱好者的期待,我对新主席团及与会的各位同仁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是以“感恩之心”扛起文学振兴责任。希望大家将张宝部长及文联领导的关心支持,转化为创作的动力与担当。要牢记“文学为民”的初心,主动深入绿园区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挖掘本土故事、传递绿园声音,用笔墨记录区域发展的时代变迁,让文学真正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展现绿园风貌的桥梁。
二是各位同仁 以“精品意识”打磨优秀作品。文学的生命力在于质量。希望各位创作者既能沉下心深耕擅长领域,也能勇于突破舒适区尝试新题材、新风格,既要推出反映本土特色的“接地气”作品,也要打造具有思想深度、能走出绿园的“高水准”佳作,用更多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文字,擦亮绿园区文学品牌。
三是以“团结精神”共建良好生态。主席团成员要发挥带头作用,既要做好个人创作,更要牵头组织文学交流、创作培训、作品研讨等活动,帮助基层创作者成长;全体会员要相互学习、彼此赋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共同将绿园区作家协会打造成有凝聚力、有影响力、有战斗力的文学团体。
每一次收获,都是一次重新出发。
秋意浓烈,是收获的季节,更是整装再出发的好季节。
相信在实力大增的协会主席团的带领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绿园区文学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繁荣兴盛的明天,为区域文化建设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