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李白杯诗歌大赛”发言稿
诗伴新长征 贺兴中
诗伴新长征,九零一老兵;
拥抱中国梦,越活越年轻。
越活越年轻,诗伴新长征。浴血罗霄战旗红,红军将士奋长缨;雷霆万钧惊敌胆,号角一声震天庭;驰驱转战三千里,扫荡敌军百座营;回看井岗青竹翠,谈笑风生叙豪情。--- 这“获奖诗”是颂赞红六军团第17师4千多将士,转战三千里,歼敌六个团,胜利回师罗霄,完成长征的“先贤战”。
《赞先贤》 李 桃灿灿引朝阳,大 手擎天护栋梁;钊 钺长缨驱腐恶,宏 韬伟略铸辉煌。钱 君科研震海天,学 术登攀不畏艰;森 聚两弹一星史,奇 谋弹道变万千。梅 师德义杏坛夸,兰 蕙欣荣映百花;芳 沁城乡千万里,高 山流水永思他。叶 落归根住天津,嘉 诗词咏华夏魂;莹 系莲池清泉水,善 为时代育新人。思 先辈 念 名贤,藏 头诗 以 为赞。诗获奖,称玉兰。
玉兰香,忆当年。---开国礼炮耳边响,五星红旗在飘扬;
步兵方阵威武行进,他走在最前方。他是李水清师长,他曾跨越泸定桥金沙江;他曾八年驰骋抗日疆场,他奇袭太原把人民解放。
他带着红军的神奇谋略,他带着八路军的闪电雷霆;他带着解放军的豪情万丈,来到开国大典的隆重会场。他记着长眠雪山草地的同志,他记着平型关大捷的号角嘹亮;他记着倒在怀中战友的临终嘱托,他记着解放军军歌在耳边回响。他与1800名战友威武行进,跨步铿锵融进动听乐章;他把光荣足迹留在闪亮史册,
他与时代同行喜沐阳光。他从天安门广场,走向第二炮兵司令员的新岗;他和战友同铸驱魔神剑,他把好建议留在政协会场。他曾回故里,帮乡亲建造新桥梁;他曾返故乡,助民众盖新校新房。
他勉励年轻人,艰苦奋斗史永远不能忘;勇攀科技新高峰,把国家建设得更美好更富强。他敬佩曾任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总参谋长的叶帅,特喜欢叶帅为武昌起义门题字。我曾以之赋诗---
妙笔生花远望楼,无双国士展奇谋;坦荡胸襟三尺地,包容四海万江流。堂堂正气公仆手,耿耿丹心志士头;扫荡阴霾乾坤朗, 辉煌华夏万千秋。武昌起义门大金字由叶剑英元帅题写。那妙笔生花,那大略奇谋。在伟人逝世,举国齐哀,妖孽密谋动乱的危机关头;叶帅与国士们,出奇兵、运霹雳、捕妖孽、保江山、护人民、保障华夏,万世辉煌!诗以为赞。赞 ---
习老深怀宝岛情,祖国统一乐曲鸣;
台湾光复四十载,纪念大会在京城。
1985年年10月25日下午,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首都各界纪念台湾光复四十周年大会”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习仲勋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乌兰夫首先讲话。发言者7人,大会的盛况广泛传播于海内外。习仲勋同志与千余参会者和全国人民“深怀宝岛情”,标识“祖国统一必将实现”!国歌响起,温暖着祖国的山川大地、天空海洋和十四亿人民与六千多万华人的心房。我参会写专题报道《忆历史讲团结奋斗 话统一图振兴中华》文伴国歌暖心房。
唱响国歌暖心房,五星红旗沐阳光。曾经翻越华山路 难忘飞凌大海洋。澳门香港茶香溢,台北高雄美味尝。曼谷巴黎说汉语,首尔悉尼展唐装。美欧亚太功夫热 ,万里长城万里芳。华夏熊猫当使者 ,双赢互利喜洋洋。唱响国歌暖心房,旋律节拍奏铿锵。天天砥砺我工作,日日伴我迎朝阳。迈步前进思万众,喜唱国歌睦八方。八方来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多才多艺,充满爱国深情。代表委员爱国情,漫话古今笑语浓;心中思念老百姓,跋山涉水访民生;大会堂中说建设,联欢厅里沐春风;歌唱祖国声嘹亮,彩云追月民族风。
民族风,思先行。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中山先生,奋斗前行;千难万险,不怕牺牲;辛劳卓著,奉献精诚;耗尽心血,罹患癌症;阖然长逝,驾鹤仙宫;亿兆民众,永志恢宏。
恢宏华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成为了全球制造业冠军,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中国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唯一国家。
我们国家粮菜竹茶花果美食香,公路桥梁和大港,百多项产业产量冠全球。世界十大海港,中国就有七个。宁波舟山大港成为真正的港王,去年运输量达到12.75亿吨,运量冠全球。它与全球600多港口互通航运。新长征领导人视察大港时勉励大家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不单宁波舟山勇立潮头成为世界海港第一,中国拥有11.9万百岁人(截止2024年底)成为百岁人最多的“人瑞吉祥”。回顾解放前中国人均寿命39-41,如今人均79岁多。解放前,中国没有体育世界冠军;如今我们拥有3000多个体育世界冠军。北京成为举办夏奥和冬奥的唯一城市。北京正是我的故乡,我特地写了《北京漫步沐春风》获奖并以其欢迎国际友人---北京漫步沐春风,七彩风筝云样轻;车伴的哥歇脚处,秧歌锣鼓响咚咚。
北京漫步沐春风,打太极 跳拉丁;华尔兹 布鲁斯,音乐随你康乐行 。
北京漫步沐春风,烤鸭薄饼小烧饼;琉璃厂的木版画,什刹海的彩灯笼。
北京漫步沐春风,高校吸纳留学生;欧美亚非台港澳,五洲来品华夏情。
北京漫步沐春风,学京剧的留学生;唱一段苏三起解,扮演一出望江亭。
三岔口和拾玉镯,桃园结义好弟兄;欧洲一米九的大张生,美国一米八的崔莺莺。北京上演跨国戏,西厢记录多国情。老外们齐来学汉语写汉字---喜欢中国爱北京。I LIVE CHINA ; I LIVE BEIKING ! 北京,是我的故乡,有我的 心灯
心灯,我的心灯,是火把燃烧的松明;老红军曾把它高擎。它曾照亮万水千山,它曾牵系血火染红春夏秋冬。它曾和红军一起飞奔追风,它曾和红军一起酣然入梦。我的心灯,是天安门城楼上的红灯。它记录着共和国的脚步,它伴随过五洲友人的笑声。它注视过劳动模范们交流经验,它赞美过飞驰万里的导弹身影;它仰望护卫华夏的神鹰。
我的心灯,是那百亿光年外的明星。它伴随过银河系的诞生。它曾联系过千亿恒星。它喜欢红巨星、白矮星、脉冲星,它计算过那些深不可测的黑洞。璀璨无比的美丽明星,我的心灯 ……
心灯,伴随我们去当 --- 新长征的突击手。长征的七彩画卷光耀春秋,那红旗、那战歌,依然飘在我们心头,那鼓声、那号角,依然撞击我们胸口。今天,春风浩荡,今天,花满神州,今天,我们是新科技的开路兵,今天,我们是新长征的突击手。长征的乐曲我们永远弹奏,长征的旗帜永远飘在心头,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正驶向四大洋五大洲;我们是船上的忠勇战士,和谐创新的得分手。新长征歌我们唱,新长征路我们走;我们是新科技的开路兵, 我们是新长征的突击手。昂首阔步向前走,满怀豪情争上游!争上游!争上游!
新长征的突击手,缅怀英烈李大钊。我祖父是老同盟会员,支持辛亥革命支持孙中山。他珍存李大钊先生的诗篇。
祖父教我阅读那动人诗篇“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送别幼蘅”:李大钊作于1916年)“策马玉门关……壮志出天山;白草千层雪,黄河九曲弯”(“送别”:李大钊作于1917年)“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牺牲:李大钊作于1919年)—— 祖父教我摹写那动人的诗篇,他教我心定身正力贯笔端。他说:“竖似万年根,横像千斤担;点如瓜子撇如刀,字字若石磊成山”。他教我一笔一划横竖钩点,一字字一日日一年年,他把先辈诗,注入我心田。祖父希望将李大钊的诗篇,写成真草隶篆编撰成《李大钊诗帖》发行出版。当祖父濒临生命大限,谆谆嘱咐我去完成他的遗愿。遗愿殷殷声切切,耳提面命五十年。我将李大钊先生22首诗篇,用真草隶篆1580字书写编撰;编辑撰写成《李大钊诗帖》发行出版。此信息传到“李大钊烈士陵园”;传到“李大钊纪念馆”。出席开馆仪式的 ---
胡锦涛同志给予鼓励和称赞:出版《李大钊诗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感谢编者做了一件大好事,编委会主任建议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担任为好。 好为青少年做实事的孙毅老将军担任了编委会荣誉主任。他曾和萧克将军及红军官兵在万里长征途中,翻越18座高山、跨越24条河流、攻破62座城镇、经历300多次战斗、穿越11个省份、似铁流奔腾两万五千里。李大钊诗篇,鼓舞他们克敌制胜,征服艰险。他和老将军们把李大钊诗“高歌一曲上云天”。他一生都在实践李大钊那“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理想和信念;他常把《李大钊诗帖》翻看,看 ——
《李大钊诗帖》多次伴我到李大钊塑像前,去瞻仰去回想去思念;看那些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庄严宣读誓言。 —— 那是1918年9月末,正是金色秋天。年轻助理向李大钊馆长敞开心扉,叙说为寻找光明他曾围绕八百里洞庭湖走过一圈。他们谈到改善民生废除苛捐,争民主争民权,他们曾彻夜长谈。李大钊先生格外器重这位有志青年,介绍他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他把民族的命运勇敢承担。他就是毛润之,以他奋斗的一生润泽中华大地长天,他一生都把李大钊馆长怀念。
《李大钊诗帖》多次伴我到李大钊塑像前,去瞻仰去回想去思念;看那些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庄严宣读誓言。—— 那是1919年,李大钊曾从北京到天津,会见“觉悟社”诸位青年。9月21日,在三戒里那十多平米的小房间,李大钊与周恩来、邓颖超、马骏、张太雷等倾心交谈。他们谈到——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军阀横蛮,列强贪婪,人民正义之火,焚烧腐朽黑暗。李大钊用崇高理想和智慧勇敢,把毛泽东、周恩来等杰出青年,引领熏陶润泽濡染。他为国家为民族广育英才,培植杰出骨干。
李大钊先生以他的鲜血和生命写成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美诗篇。那字字闪光,连成一条晶莹闪亮的地平线——地平线划开光明与黑暗的两面 极端自私腐败贪婪,必将滑向黑暗,坠入深渊。
忠诚为民创新清廉,就能走向光明,胜利凯旋!
胜利凯旋 ---
之江新语引朝阳 建设华夏臻富强
十四亿人齐奋进 新长征路凯歌扬
(注 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李水清师长率领199师一千八百人的陆军方阵,行进天安门广场受阅。步兵、炮兵、摩托兵、装甲兵、坦克兵和骑兵师方队先后自东向西通过天安门广场,战斗机、轰炸机、教练机三个梯队,通过天安门上空骄傲飞翔。
(注2) 李水清,1917年生于江西省吉水县。1930年参加红军32年入党。他参加飞夺泸定桥、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战平津、夺太原,1955年被授少将军衔。他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一机部长、第二炮兵司令。他是全国政协六、七届常委,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作者简介-:贺兴中-全国政协老干部 《李大钊诗帖》主编;资深知名记者;出版著作《国歌暖心房》《喜沐朝阳》《美丽城乡》等受赞赏。曾多次参加全国“两会”报道;采访邓颖超、习仲勋、萧克、孙起孟、拳王阿里等,访问亚澳美欧,友谊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