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淹白杨岔”的传说
文/巩钊
白杨岔是耿峪沟里一条最大的支流,呈东西走向,深度约有十公里。因为穿过白杨岔,就能到达观音山,所以成为了各方善男信女朝拜观音山的必经之路,沿途的住户也跟着沾了光。有卖拐杖木器的,有卖土蜂蜜的,还有给上山游客做饭的,凭着态度好和地地道道的农家饭,吃饭的人随便给个五十一百的,比开个农家乐还划算。
据老人们说,现在居住在白杨岔的人都是解放前逃荒来的,最早的老住户都在一次山洪中家毁人亡。这次特大山洪,直接到造成了耿峪河改道,使千户村的几千亩良田变为了乱石成堆的河滩。
首阳山下人常说的话是:“先有九头山(首阳山),后有观音山"。说明首阳山的历史比观音山更加久远。而去朝拜首阳山必须要经过一条叫“熊岔”的山沟,熊岔有一个吸收了日月之光成精了的黑熊,在半道上伤人害命。久而久之,人们为了黑熊不再伤人,便用行贿之计安抚黑熊,盖了一间庙,让黑熊享受香火,黑熊便也与过往香客和平相处,很长时间安然无事。
可是自从观世音菩萨落坐观音山后,灵验无比,求子得子,求财得财,一时间香火茂盛起来,逐渐的胜过了首阳山。因为路程只有去首阳山的一半,周围兴平武功的朝拜者络绎不绝,反而去首阳山的人少了,黑熊精的庙里十天半个月没有人光临,便心生妒恨,要想方设法阻止朝拜观音山的人,实在不行,就动用自己修炼成功的魔法。
有一日,黑熊精探得观音菩萨去了南海,便暗自高兴。趁着天空阴云密布行人稀少,口念咒语,移来巨石堵死了白杨岔的山口,然后呼风唤雨,一会儿就雷电交加,倾盆大雨随时而至。
现在的人无法想象当时的雨有多么的大。如果单纯的下雨,洪水冲出沟口,进入耿峪河,至少河边上的住户能保住生命。因为有黑熊精作怪,堵住了水的出口,洪水不向外流,反而向里面倒灌进去。沿河而居的人,先是站在门口观望,等到河水漫入院里,逃跑已经来不及了。遂着小孩的哭声,女人的哀嚎,房屋、粮食、大树倾刻间被洪水淹没。
观音菩萨得到消息后,立刻命令就在黑虎关上值守的赵黑虎,打开堵住山口的巨石,严惩黑熊精。赵黑虎性情刚烈,嫉恶如仇,立即祭起他的九节钢鞭,一下把巨石击了个粉碎,再准备挥鞭打向黑熊精时,黑熊精已经跑回了熊岔老窝。
赵黑虎不敢怠慢,追至熊岔,看着在自己眼皮底下兴风作浪的黑熊精,怒不可遏。把鞭连续祭起三次,一鞭打死了黑熊精,第二鞭毁了黑熊精的洞穴,第三鞭燃起熊熊烈火,烧了黑熊精时常出没的树林。现在如果经过熊岔,还能看到当时被烧毁的树桩,一个个低头不语,似乎还在怨恨黑熊精的贪婪自私,让它们跟着带了灾。
水淹白杨岔是个美丽的传说,可是许多的传说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寄托着着人们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心愿罢了。
巩钊,周至县作家协会会员,魁星文学社《耿河》杂志副主编,有作品集《云水情怀》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