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雾濛濛歌远近,桃花隐现自清香。
山人笑语清风送,可是香长是语长?
kimi分析:
这首小诗题为《晨》,写的是山乡清晨的景象,读来却带一点机锋。可分三层看:
1. 景:
“水雾濛濛歌远近”一句两重感官交织。视觉是水雾缥缈,听觉是歌声忽远忽近;雾能“远近”歌声,把听觉空间化,显出清晨空气的湿润与通透。“桃花隐现自清香”再用视觉与嗅觉叠合。花因雾而“隐现”,香却不借风力自远,一个“自”字把晨雾也写得有生命。
2. 人:
“山人笑语清风送”把镜头拉到人。清风像邮差,把山里人的笑声递到诗人耳中,山乡淳朴、晨间欣悦尽在一“送”字。
3. 问:
“可是香长是语长?”一句把诗境荡开。诗人忽发一问:究竟是花香悠远,还是山人的笑语更长?字面在比“谁长”,实则点破:香与语早已融作一片清趣,分不出物我。问而不答,留下回味,也回应了题目“晨”——晨光短而意味长。
全诗二十八字,句句用雾、风、香、声串起,把读者推入一个“通感”的清晨:仿佛能见湿雾、闻花香,又听见笑声在雾里悠荡。最后轻轻一问,晨趣便从纸面溢出,悠长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