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这座镶嵌在赣西的明珠之城,以“五个一”为经纬,编织出一幅跨越千年的文明长卷。从红色基因的传承到自然奇观的震撼,从禅宗文化的深邃到烟花艺术的璀璨,再到辣文化的热烈,每一笔都勾勒出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图谱。
一幅名画:红色基因的永恒定格
《毛主席去安源》这幅世界上印数超9亿张的油画,将1921年毛泽东赴安源发动工人运动的历史瞬间凝固成永恒。画作中,青年毛泽东身着长衫、手持油纸伞,踏过泥泞山路的形象,不仅成为革命理想的象征,更让萍乡安源成为“中国的小莫斯科”。作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策源地,萍乡留存着总平巷、张家湾军事会议旧址等革命遗迹,其中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以历史照片、泥塑《地火烈焰》等展品,生动还原了“无产阶级大本营”的峥嵘岁月。如今,安源镇的初心舞台上,退休工人自编自导的红色剧目《张家湾的红灯》仍在传唱,让“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呐喊声穿越时空
一座名山:地质奇观与户外天堂的交响
武功山以“云中草原”的惊世之美,荣膺国家5A级景区与世界地质公园双桂冠。这座罗霄山脉北段的主峰白鹤峰海拔1918.3米,15万亩高山草甸如绿毯铺展于云端,与花岗岩峰林、飞瀑温泉构成奇幻画卷。其地质构造堪称教科书级样本——中生代花岗岩穹隆历经亿年风化,形成“Z字形陡坡飞瀑群”与环状温泉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地质遗迹。这里不仅是徒步爱好者的圣地,更发展出“水陆空”立体化户外业态:17届国际帐篷节让草甸星空成为天然露营场,8届越野赛与环鄱阳湖自行车赛吸引全球运动健儿,冰雪大世界与高山滑草则四季绽放活力。2024年,武功山以“云中草原 户外天堂”IP实现300亿次全媒体曝光,从网红走向“长红” 。
一个名寺:禅宗祖庭的千年回响
杨岐普通寺,这座被赵朴初题匾的千年古刹,承载着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杨岐宗的法脉传承。寺内“镇寺三宝”堪称文化瑰宝:唐元和二年(807年)的乘广塔,塔身浮雕蕴含深奥禅意;刘禹锡手书的《广禅师碑》,碑文“洪钟蕴声,扣至斯应”道尽禅宗机锋;1760余年树龄的唐柏,虽经雷火仍苍劲挺拔。宋代方会禅师在此创立杨岐宗,主张“随方就圆,因机善诱”,其“杨岐灯盏明千古”的公案——公私油灯分明的清廉故事,至今仍在寺内照壁前的玻璃橱窗中流传。作为临济宗两大支派之一,杨岐宗远播日本、韩国,寺内现存的方会禅师墓塔,见证着跨越国界的文化共鸣。
一束名花:千年烟火的璀璨传奇
萍乡烟花以1300年传承,书写着“世界烟花看中国,中国烟花看萍乡”的传奇。上栗县作为主产区,拥有188家生产企业与400余家配套企业,产品涵盖4大类3000余个品种,占据全球市场25%份额。从唐代手工糊筒到现代数字智造,这里诞生了“七彩祥云”“加特林”等网红产品,2024年纽伦堡玩具展上,萍乡企业斩获7000万元意向订单。每年金秋举办的国际花炮文化节,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3Dmapping光影秀中,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出“稻穗”“巨龙”等造型,与杨岐山歌、傩舞等非遗表演交相辉映。更令人惊叹� ��是,这里的烟花产业已形成“创意研发—智能制造—文旅融合”的完整链条,洋沣礼花等龙头企业通过ERP系统实现精益管理,让千年技艺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
一道名菜:辣文化的舌尖革命
莲花血鸭以“十大赣菜之首”的地位,将辣文化推向极致。这道起源于南宋抗元时期的菜肴,选用70天龄本地麻鸭,佐以8两鲜线椒与鸭血同炒,鸭血的醇厚与辣椒的鲜辣在铁锅中碰撞出“酱红如血、辣而不燥”的独特风味。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它作为国宴菜品惊艳世界,如今更通过冷链技术实现全国配送,让游子随时品尝家乡味道。萍乡辣的独特在于“鲜、香、活”——萍乡小炒肉必用本地红干椒与肥瘦相间的土猪肉,辣炒田螺佐以紫苏叶提鲜,连街头炒粉都要浇上自制辣椒油与腌制擦菜。这种对辣的极致追求,催生了1.6万亩鲜辣椒种植基地与20余个推广品种,辣红安源1号、萍椒19号等本地辣椒品种,正通过“安源红椒”品牌走向全国。2024年,萍乡更以“中国生态美食地标辣文化之都”的评定,将辣从味觉升华为城市精神的象征 。
萍乡,这座集红色基因、山水灵秀、禅意悠远、烟火璀璨与辣味炽烈于一身的城市,正以“五个一”为支点,撬动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当安源路矿的铁轨与武功山的登山步道交织,当杨岐寺的晨钟与烟花绽放的轰鸣共鸣,当莲花血鸭的辣香弥漫在霓虹闪烁的街头,这座“中国辣都”正以火辣辣的热情,向世界讲述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