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
作者 崔和平
在时光的长河中徘徊,守望,宛如一座静谧的灯塔,在岁月的迷雾中,散发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它不是静止的等待,而是血脉中奔涌的执念,是灵魂深处镌刻的信念,是生命与时光对话时最温柔的絮语。它如藤蔓缠绕岁月的枝头,在无声处绽放,在孤寂中生根,在永恒里结出晶莹的果实———是光阴褶皱中藏匿的星辰,命运长河里永不熄灭的航标,万物轮回中永恒的坐标。
守望,是乡村清晨袅袅升起的炊烟。古老的屋檐下,燕子衔着春泥筑巢,呢喃着湿漉漉的春日私语。农人荷锄走向阡陌,裤脚沾着露水,脚步如土地般沉稳。弯腰插秧时,指尖划过水面,涟漪轻漾,似与泥土絮语。田埂野花在晨风中摇曳,露珠坠入泥土,无声滋养着大地。他们守望着土地,如同守护生命的根基。广袤田野里,播种的不仅是稻谷,更是对风调雨顺的祈盼;锄头落下,砸碎的不仅是板结的泥土,还有岁月沉积的疲惫。待到麦浪金黄摇曳,果实红彤满枝,那便是守望的馈赠———每一粒稻谷裹着汗水与月光,每一颗果实浸染着晨曦与星辉。老农蹲于田埂,粗糙手掌摩挲稻穗,皱纹里盛满笑意,那是对土地最虔诚的致谢。暮色四合,炊烟复起,与晚霞交织成画,守望着归家的农人与渐沉的夜幕。灶膛柴火噼啪作响,农谚在饭桌上流转:“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古老的智慧与土地同呼吸共命运,在守望中生生不息。石凳沁着凉意,却暖着两颗相偎的心,守望着岁岁年年的耕耘与收获。
守望,是游子心中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无论漂泊于钢筋森林的喧嚣,抑或迷失异国他乡的街巷,故乡的小桥、溪流、巷口老槐斑驳的树影,皆如梦境萦绕心头。异乡深夜,孤独如潮涌来,守望化作橘色灯火,照亮记忆中的阡陌。村口母亲眺望的身影,被暮色染成剪影,凝为永恒姿势;灯下父亲修补渔网,麻线勒出红痕,却固执编织着牵挂。游子背着故乡的月光远行,将乡音揉进行囊,在陌生土地开垦新生。而故乡始终静默守候,如宽容母亲虚掩家门,门后热茶氤氲着家的气息。清明时节,游子于异乡月下焚香,青烟袅袅如信使,穿越千山叩响故乡门扉;中秋月圆,他们吟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思念凝成诗句,在守望中化为千年不化的琥珀。那缕乡愁,是游子行囊里最珍贵的行囊,纵使天涯海角,亦是心之所归。
守望,是老树下两位老人的相濡以沫。白发如秋霜斑驳,皱纹里藏着半个世纪的烟火,眼中深情却从未褪色。他们共尝饥荒年代的粗粮粥,同享丰收年景的甜米酒;听过文革的批判声,也见过改革开放的霓虹。如今静坐老树下,守着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石凳。老妇人织着毛线,针脚缠绕着年轻时的情书;老先生擦拭旧相框,玻璃倒映着青春容颜。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光影跳跃,如时光编织的温柔网。他们的守望,是爱情的坚守,一生的承诺,更是对平凡日子里细碎美好的珍重。秋风卷落叶时,他们并肩而立,如同两棵风霜中的老树,根脉地下相拥,枝叶风中轻触,守望着彼此余生的晨昏。偶有老妇人哼起年轻歌谣,沙哑嗓音里,半世纪守望与相守如老树根盘曲,在岁月中酿成醇酒,醉透了夕阳的余晖。
守望,亦是科学家实验室里的日夜钻研。为探索宇宙奥秘,解开生命密码,他们将青春熬成试管溶液,热血凝成数据曲线。深夜实验室,荧光屏幽蓝闪烁,仪器滴答如守望者心跳。失败时彻夜难眠,数据闪现时欣喜若狂。当捕捉到期待的粒子流,显微镜下细胞裂变的神奇瞬间,眼中光芒足以照亮科学星空。他们如航海者守望灯塔,以执着为帆,信念为舵,在知识海洋驶向文明新大陆。未眠的夜,咖啡杯沉淀疲惫与炽热渴望;实验记录纸页,墨迹书写着人类向真理进发的足音。爱因斯坦写下E=mc²时,守望着宇宙的奥秘;居里夫人提炼镭元素时,守望着科学的曙光。他们的守望,让人类在蒙昧中窥见光明,在未知中触摸永恒。那无数个未眠的深夜,是理性与信念交织的星河,在寂静中迸发出照亮世界的火花。
守望,更是历史长河中无数灵魂的接力。敦煌石窟前,无名画工以一生描绘飞天,颜料渗入岩壁,成永恒信仰。飞天衣袂翩然,千年不褪色,他们守望着佛国庄严与人间的虔诚。长城烽火台上,戍边将士血肉筑屏障,烽火狼烟化作民族脊梁的图腾。烽火燃起,映照坚毅面庞,照亮边关长夜,他们守望着家国安宁与文明延续。抗战茅草屋中,地下工作者密电码传递希望,指尖字符皆是黎明守望。电波暗夜穿梭,穿越封锁编织希望经纬,他们守望着民族尊严与未来曙光。这些守望者或许无名,但执念早已融入山河脉络,成为文明基因。他们如星辰,或璀璨或黯淡,却共同照亮人类前路。司马迁竹简书写《史记》,守望历史真相;张骞出使西域,守望文明交融。他们的守望,让文明在废墟中重生,黑暗中燎原。那不灭的信念,如薪火相传,在历史的褶皱里,点燃了照亮千秋的炬火。
守望,是信念,是坚持,是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它可以是母亲灶台熬煮的一碗汤,热气蒸腾着对孩子的牵挂;可以是教师讲台谆谆教诲,粉笔灰染白双鬓,却点亮少年梦想;可以是环保志愿者荒漠种下的梭梭草,汗水浇灌绿色希望。人生路上,纵使挫折与迷失,心怀守望,便能于困境觅力量,黑暗中见曙光。守望,是梵高笔下燃烧的向日葵,烈日下昂头守望着内心炽热;是苏轼赤壁江头的长啸,穿越时空守望着生命豁达;是贝多芬失聪后谱写的交响,音符守望着灵魂自由。亦是敦煌飞天的千年舞动,长城烽火的余烬不散,抗战电波的余韵回响,守望着信仰、脊梁与和平。守望是生命的诗行,在时光的宣纸上,以执念为墨,以信念为笔,写下永不褪色的篇章。
让我们守望亲情,在家庭温暖中感受爱的力量;守望友情,在真挚情谊中收获支持;守望梦想,在追逐中超越自我。以守望为舟,逆流时光长河,触摸未绽星辰,拥抱破晓黎明。因为守望,是心灵的归宿,生命的意义。在守望中,我们等待花开,果熟,等待生命奇迹悄然绽放。如海边礁石任凭浪涛冲刷,守望着潮汐归来;山巅松柏历经风霜,守望着云开雾散后的第一缕光。人类文明的火种,在无数守望者的薪火相传中,永不熄灭,照亮亘古苍穹。而每一份守望,终将在时光深处,绽放成照亮世界的星光。
作者简介:崔和平,网名古榆苍劲,河北省平山县合河口乡桂林村人,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会员,平山县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龙吟文化编辑部执行总编,曾被授予“感动平山十大人物”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