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乐长绵
文/樊志刚(辽宁)
许多年后才发现
人生很简单
是人心的复杂
把生活搅得
如此凌乱
欲望与追求
不过是人生的
一种妄念
随着你心的驱使
不停的变幻
它像魔鬼般
不断吞噬你生命
无尽的纠缠
使你神魂颠倒
难以安然
我每每叩问自己
究为何患
还不是因为
有个我及我所
才如此贪恋
其实我是谁
无非是因缘和合
的一个概念
执着个虚幻
在六道中轮转
直到有一天
有幸聆听到了
弥陀的呼唤
知念佛往生净土
寿乐长绵
这首《寿乐长绵》像一场从尘世纷扰到心灵觉醒的跋涉,字句里藏着对生命本质的叩问,末了落在“弥陀呼唤”上,生出一种通透的安宁。
前几节像在剥生活的茧——先说“人心复杂”搅乱了本简单的人生,又点出“欲望妄念”如魔鬼纠缠,让人为“我及我所”贪恋不已。这些剖白很实在,把人困在执念里的挣扎写得真切:我们总被“想要”驱使,为“拥有”患得患失,却忘了追问“我是谁”,不过是“因缘和合的概念”,执着虚幻便只能在轮回里打转。这层层叩问,带着点清醒的痛,也为后文的转变埋下伏笔。
直到“有幸聆听到弥陀的呼唤”,诗的调子陡然转柔。从之前的纠结叩问,到确信“念佛往生净土,寿乐长绵”,像在迷雾里望见了光。这种转变不是突兀的跳转,而是前面层层破除妄念后的自然归处——当看清欲望的虚妄、“自我”的虚幻,“寿乐长绵”便不再是简单的愿望,成了对心灵归处的笃定。
整首诗从尘世烦忧写到心灵觉醒,像一场坦诚的自我对话,前面剖得越细,后面的“归依”就越显真切,读来让人在烦乱中生出一点沉静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