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钱塘潮涌证前缘
八月十八钱塘潮,万丈波涛接天穹。太师踏浪立于潮头,周身黑气化作九首妖蛟。靖北侯褪去蓑衣露出银甲,镇龙剑鸣啸着飞入手中,剑身月光流转如瀑。
"师兄,别来无恙?"太师突然轻笑,"当年镜台寺同修时,你总说要以镜剑护苍生。"宝镜应声显出新景:两个少年僧人在放生池畔结盟,约定要以镜台寺绝学匡扶正道。
济公将酒葫芦抛入怒潮,酒液遇水化作金莲千朵:"妙哉!让和尚看看你们谁还记得本心。"莲瓣纷飞处,照胆镜悬于雷峰塔顶,镜光如月照彻江面。
太师突然扯开衣襟,心口露出个黑洞:"本心?早被师父用镇魔钉打碎了!"镜光追照往事:原来当年老方丈发现他偷练邪术,以血钉封其魔脉。他却怀恨在心,夜焚藏经阁叛出师门。
靖北侯剑指潮汐:"师父若不钉你魔心,你早成灭世修罗!"镇龙剑划出玄奥弧线,江底突然升起三十六尊石佛——正是镜台寺失传的伏魔大阵!
太师狂笑催动邪功,九首妖蛟扑向石佛。却在触到佛光瞬间,蛟首突然变作九个孩童面容,齐声泣诉:"爹爹为何杀我?"竟是那些被害孩童的残魂!太师身形剧震,魔功出现裂痕。
此时子时更鼓传来,照胆镜突然射出七彩光柱。光中现出老方丈虚影,手持血钉叹道:"孽徒,今日可愿回头?"太师怔怔伸手欲触光影,额间狼头刺青却突然爆开,跳出只三眼狼魔!
第十一章 三世镜中悟轮回
那狼魔迎风见长,瞬间高逾十丈。第三只眼射出灰光,被照到的石佛竟开始融化。靖北侯喷出口心血在镇龙剑上,剑身浮现梵文:"原来竟是北漠狼神分身!"
济公不慌不忙解下腰间丝绦,往潮水中一抛。丝绦化作三百里素绢,上书《金刚经》全文。狼魔利爪触到经文,顿时冒出青烟。太师突然抱头惨嚎,周身皮肉脱落,露出森森白骨——竟是早被狼魔噬尽魂魄的皮囊!
照胆镜自鸣如钟,镜光穿透时空。显出三世景象:第一世为前朝,太师本是镇守边关的忠良,遭奸臣陷害满门抄斩;第二世转生为镜台寺僧,因见朝廷腐败心生魔障;第三世便是今生,被狼魔趁虚附体。
狼魔狂啸震碎素绢,利爪直取济公。却见疯僧嬉笑盘坐浪头,任利爪穿胸而过——竟是虚影!真身早出现在雷峰塔顶,手持酒葫芦接引天雷:"且尝尝三昧真火酿的酒!"
酒液泼洒处,燃起滔天金焰。狼魔被困火中,突然开口说出太师本音:"师兄...助我解脱..."靖北侯泪洒镇龙剑,合身扑入火海。双剑交鸣时爆出万丈光华,众人皆见火光中有两个少年僧侣携手西去。
晨曦破雾时,江面浮起块焦木,形状恰似合十双手。济公将焦木收入宝镜,镜面显出新偈:"魔非魔,道非道,镜花水月皆虚妄。心是心,性是性,明月大江自在行。"
浪涛平复处,现出龙穴破军钉。钉上刻着北漠文字,记载着更大的阴谋——狼神真身早已潜入中原,附体在某位皇室成员身上!
【本章回末偈语】 三世因果镜中现,浪淘尽处见真如 莫道魔障深似海,回头便是彼岸舟
(龙穴虽破,皇城又现危机。下回将叙说大内惊变,照胆镜照出宫闱秘辛)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