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漠北狼烟照胆寒
皇城夜雨初歇,照胆镜忽自发嗡鸣。镜面漾起黄沙波纹,显出边关烽火台狼烟四起。有个戴狼皮帽的探子跌进总兵府,胸前插着支雕翎箭,血书"太师未死"四字。
济公蒲扇拍向镜面,黄沙骤散,现出漠北王庭景象:本该伏诛的太师竟端坐金帐,额间狼头刺青泛着幽光,正与北漠可汗对饮马奶酒。镜光扫过帐外囚笼,里面关着个披头散发的汉人将军——竟是镇守边关二十年的靖北侯!
"好个金蝉脱壳!"皇帝摔碎茶盏,"竟用邪术假死脱身!"
济公醉步踉跄踏上行军图,酒葫芦滴出的酒液在羊皮纸上洇出条密道:"原来如此!太师祖上是守陵人,借前朝皇陵暗道直通漠北。"镜光忽定格在某处荒漠,显出半截埋在沙中的石碑——正是前朝镇龙碑!
三日后,济公带着镜剑出现在玉门关。守将正要盘问,忽见宝镜照出他袖中暗藏的北漠密信。赵守诚率镖师们一拥而上,从其靴底搜出狼头令牌。照胆剑嗡鸣着指向关外,剑身映出十里外沙丘下的伏兵。
是夜狂风大作,济公将宝镜悬于烽火台。镜面反射月光竟成光柱,直射沙丘伏兵处。但见黄沙下爬出数百狼兵,眼泛绿光扑向关隘。济公不慌不忙取出个胡笳,吹出塞外古调。狼兵闻声突然自相残杀,原来曲中暗藏破邪咒!
镜光追索至狼兵大营,照见太师正在祭炼邪幡。幡上挂着九十九颗人头,竟是当年被害孩童的首级!济公怒极反笑,照胆剑凌空画符。剑气化作金龙直扑邪幡,幡布应声碎裂,露出里面暗藏的龙脉图——原来太师欲断中原龙脉!
第九章 龙脉图前证菩提
邪幡碎裂处飘出张羊皮图,上面用朱砂标着七处龙穴。太师狂笑:"二十年前我便在龙脉埋下破军钉,如今只差最后一处!"镜光追照其中六处,果然都有黑气萦绕。
济公蒲扇忽向东南方指去:"最后处莫不是钱塘潮眼?"太师面色骤变,袖中飞出七枚铜钉直取济公面门。照胆剑自行舞动,铜钉尽数被斩落,钉尖竟渗出黑血——原是淬了瘟毒!
此时宝镜突现奇景:二十年前科考夜,真才实学的书生被迷晕扔进乱葬岗,而太师顶替其名高中状元。那书生大难不死,竟成了如今镇守边关的靖北侯!"原来如此!"赵守诚惊呼,"侯爷才是真状元!"
镜光再转,照出太师真实身份:竟是北漠狼主私生子,自幼被送入中原为间。狼头刺青忽从额间浮起,化作黑狼扑向宝镜。济公将酒葫芦一掷,葫芦中飞出只金翅大鹏,与黑狼斗在一处。
正当斗法激烈时,照胆剑突然射向东南。千里外的钱塘江大潮中,柄布满锈迹的巨剑破水而出——正是镜台寺失传的镇龙剑!双剑隔空共鸣,潮水退处现出龙穴,穴中果然插着七尺长的破军钉。
济公踏浪而至,破僧衣化作万丈霞光。太师催动邪术引来海啸,却见镇龙剑自行飞起,剑光过处潮头分立。宝镜照出太师真身:不过是附体傀儡,真身早已与龙穴邪钉合二为一!
"痴儿!"济公突然朝潮水中某处笑道,"你躲了二十年,还要躲到几时?"浪花里缓缓走出个蓑衣人,掀开斗笠竟是靖北侯!原来他早暗中跟踪太师,只为查明当年真相。
【本章回末偈语】 龙脉蜿蜒藏玄机,潮声如雷证菩提 莫道邪术能乱真,青天自有丈量尺
(双剑合璧在即,二十年恩怨终将了断。下回分解:钱塘江上斗法,镜照三世因果)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