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竹一韵一百咏
作 者:王守信
文学总监:阿紫
执行部长:张明 冷雪 武立群
执行总编:玫 瑰

编者按:
竹,是刻在中国文化基因里的精神符号。它以“未出土时先有节”的禀赋,成为“岁寒三友”中笑对冰霜的脊梁;以“中通外直”的特质,稳居“花中四君子”里映照初心的坐标。从东坡“不可居无竹”的眷恋,到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礼赞,这片青碧始终是文人风骨的最佳注脚。
王守信老师的《一竹一韵一百咏》,以百阕《鹧鸪天》为竹立传,堪称一场笔墨与风骨的经典相遇,既见作者深厚的文思与笔力,更显其对传统文化的赤诚与深耕。细品这百首词作,既是古典词牌格律的完美呈现——平仄合度,韵脚严整,“词林正韵”的坚守中透着对传统的敬畏;更是学识与匠心的交融:“七贤六逸”的典故信手拈来,“湘妃泪、板桥墨”的意象自然融入,从“新笋破土”的生机到“老竿顶雪”的苍劲,于多维视角中层层铺展竹的品格。笔端游走间,既有“根穿石壁吞云雾”的苍劲,亦有“梢扫星河带月踪”的空灵;既见“冰霜淬就铮铮骨”的坚贞,亦含“虚怀能纳千江水”的通达,字字珠玑,句句含韵,足见王老师胸有丘壑,腹有乾坤。
这组百咏之作,无疑是咏竹诗词中的经典。百词读罢,恍若穿行于千竿翠影之间。你能听见新篁拔节时与春风的私语,能看见老竿顶雪时对苍穹的叩问;能触到它藏在“空心”里的通透,更能读懂它刻在“劲节”上的执着。当俗世的浮躁与喧嚣掠过,这份青碧里的从容,恰是我们与千年君子风骨的重逢——原来那些关于坚守与通透的答案,早已写在王守信老师笔底竹影摇风的刹那,引人共鸣,余味悠长。

1:鹧鸪天·咏竹
晨饮曦光晚饮风,翠光独映水云中。
嶙峋瘦骨担霜雪,坦荡虚怀纳壑峰。
擎南北,峙西东,根缠山岭气吞虹。
经年蓄得凌云志,一日冲天贯昊穹。
2:鹧鸪天·咏竹
破月穿云向九霄,寒星淬骨不折腰。
一怀贞节摇风浪,万股虚襟接海潮。
居野外,立荒郊,敢为尘世作孤标。
纵然天地冰霜老,依葆青葱卷碧涛。
3:鹧鸪天·咏竹
拔地冲天破晓穹,孤身长舞九霄空。
曾将劲骨磨星月,更把清魂对世风。
连万岭,串千峰,山河影里任从容。
平生仰首闻天籁,从未低头听暮钟。
4:鹧鸪天·咏竹
劲节凌霄瞰九寰,三冬嚼雪亦悠然。
龙鳞破石穿云出,鹤氅披星带月还。
清瘴疠,涤尘烟,力将旧貌换新颜。
孤身敢做擎天柱,直把荒山变玉峦。
5:鹧鸪天·咏竹
瘦骨临风不费裁,穿云直上碧霄开。
龙鳞皴破千重雪,凤尾清空万里埃。
冬暖愫,夏凉怀,春秋葱郁对瑶阶。
天生耻共群芳媚,独抱冰心向九垓。
6:鹧鸪天·咏竹
楚泪凝斑化玉箫,淇烟分翠入诗瓢。
七贤有志难寻雁,六逸无心易得雕。
穿铁甲,破冰绡,万竿直上九重霄。
纵然凛冽三冬雪,依在寒林舞碧涛。
7:鹧鸪天·咏竹
瘦骨嶙峋啸晚风,孤标岂与百花同。
冰霜淬就铮铮节,岁月磨成郁郁容。
栖野壑,隐幽丛,一肩碧绿暖寒冬。
生来不做低头事,昂首穿云漫紫穹。
8:鹧鸪天·咏竹
咬定青山意志坚,虚怀劲节做良贤。
三冬凛冽从容舞,九夏炎蒸自在翩。
穿乱石,破荒滩,情丝万缕绕云寰。
终生勤奋从无懈,一片丹心向碧天。
9:鹧鸪天·咏竹
楚畹移根湘汉遥,淇园分荫竞垂高。
七贤论酒饮愁影,六逸评诗寻乐逍。
扎岩洞,断云飘,一竿斜扫九天寥。
平生羞竞春芳艳,青翠常年色不凋。
10:鹧鸪天·咏竹
瘦骨凌霄抱雪眠,三冬独守岁寒天。
风摇翠影筛残月,露冷青衫化碧烟。
穿石罅,枕云端,寻诗觅韵赋华篇。
平生不附趋炎事,自在林泉隔俗缘。

11:鹧鸪天·咏竹
劲节穿云破曙茫,笑看雨雪历沧桑。
千钧冰霰凝魂魄,九宇风雷淬剑铓。
横朔漠,贯炎疆,崖当枕簟月为裳。
诚心修得三冬暖,尽展丹襟向八荒。
12:鹧鸪天·咏竹
铁骨何曾惧岁寒,龙鳞蜕尽见贞坚。
风摇犹作湘妃佩,月照长怀舜帝斑。
持劲节,拄青天,此身元是碧琅玕。
任他冰雪磨千劫,不改青衣向昊悬。
13:鹧鸪天·咏竹
虚廓能容万籁风,节痕铭古远追踪。
一叠孤影挡云雾,千劫寒青淬剑锋。
遵天律,破苍穹,不凋本色守贞忠。
根深扎破三冬岳,叶劲摇欢九夏隆。
14:鹧鸪天·咏竹
淬得湘灵泪未消,九嶷烟雨铸孤标。
七贤弦外亮风骨,六逸觞前挥墨毫。
穿石罅,破云潮,虚怀直上接星杓。
任他桃李花颜比,独在凌空听玉箫。
15:鹧鸪天·咏竹
不惧云雷入彀风,尽摇高节入云中。
千根瘦骨穿星月,万股冰肌破雪峰。
量天地,丈寰穹,不居宫阙住山峒。
何须管得春芳日,独自雄心上九重。
16:鹧鸪天·咏竹
若谷襟怀纳世寰,板桥笔下见情缘。
凌云劲节贞心固,破石虬根傲骨坚。
经雨雪,历霜寒,四时不变翠容妍。
平生最重梅兄义,共守君怀度岁年。
17:鹧鸪天·咏竹
虚纳璇玑斗柄东,节铭禹契篆霜风。
岁标立地三千界,月易摩霄十二重。
持汉简,铸秦铜,盛唐裕宋住华宫。
无须桃李争名分,独把忠贞留史中。
18:鹧鸪天·咏竹
形似嶙峋品似君,乐迎风雪舞乾坤。
一条劲骨堪铭鼎,万缕忠贞可铸魂。
揖星斗,叩天门,九霄青影落琼痕。
平生不受东皇诏,只为沧桑写敕文。
19:鹧鸪天·咏竹
竭力洪荒守古风,节镌玄玉刻鸿濛。
温情深植沧桑里,浩气横流天地中。
承月魄,契星踪,碧葱换下大荒穹。
三冬淬得铮铮骨,万箨青云争岱嵩。
20:鹧鸪天·咏竹
阆苑移根落大千,冰姿原自托苍玄。
春雷暗协伶伦管,夜月轻调帝女弦。
披雪甲,立霜天,九霄环佩响铿然。
自将劲节凝清骨,留取丹心照世寰。

21:鹧鸪天·咏竹
常摄乾坤太极风,层层高节篆长穹。
冷冰结得星河少,寒色浇成宇宙空。
陪暮鼓,伴晨钟,不凋青简刻苍穹。
中宵静扫峨眉月,驱赶清霜不记功。
22:鹧鸪天·咏竹
坚骨谦怀君子魂,凌空亮节傲凡尘。
板桥笔下三分骨,苏轼胸中万里春。
穿石罅,破岩根,一身浩气漫乾坤。
平生淡泊无他欲,只把菁华付世人。
23:鹧鸪天·咏竹
玉骨穿云探九霄,登天何必过银桥。
空心可纳三江远,气节能量五岳遥。
经雪浪,历风涛,霜刀露剑淬钢腰。
纵然凛冽冰千丈,依向苍穹展碧绡。
24:鹧鸪天·咏竹
玉骨何须改瘦容,冰霜历尽淬葱茏。
根穿石壁呼云雾,节印苍苔唤雪风。
评花卉,论林丛,谁将雄志向霄穹。
生来行色从君子,练就人间五德功。
25:鹧鸪天·咏竹
曾共娲皇补宇痕,尚余寒翠刻忠贞。
风敲嶰谷黄钟破,月洗檀栾大吕存。
掌地脉,定乾坤,九霄鸾啸烙霜纹。
狂飙催得霓裳舞,抖落青霞亮剑魂。
26:鹧鸪天·咏竹
挺立青竿莫折腰,天生玉骨自清高。
空心气阔容千海,劲节身坚上九霄。
凭雨浸,任风摇,不求富贵保贞操。
任他冰雪埋三尺,依向长空舞翠梢。
27:鹧鸪天·咏竹
曾负羲皇卦象通,节铭雷篆走玄龙。
孤身挡落千重雪,群体能拦万缕风。
追羿巧,夺天工,青葱永铸混元中。
夜分扫尽峨眉月,箨箨铮然刺晓空。
28:鹧鸪天·咏竹
谁遣琅玕下帝阍?五云耕破见灵根。
春雷催舞湘君剑,夏雨忙斟舜帝樽。
持霜简,写天恩,万竿青玉刻乾坤。
幽篁谪落乡村里,好助苍生扫俗尘。
29:鹧鸪天·咏竹
腑内能容天地风,节如刀刻记鸿蒙。
千分清气凝朝露,万仞寒芒裂碧空。
穿石罅,破苔封,一身孤影动苍穹。
何须待用仓颉笔,快写青苍入九重。
30:鹧鸪天·咏竹
瘦影穿云抱月眠,生来傲骨斗霜寒。
腹中可纳千重韵,节外不容半点弯。
摇大地,裂荒天,孤根咬定岳岩坚。
纵然翠叶销磨尽,依用青枝扫瘴烟。

31:鹧鸪天·咏竹
冷翠凝烟欲化霖,湘妃泪洒楚江寻。
七贤弦外遗弓剑,六逸歌旁剩鹤心。
持玉律,卧云岑,赤情执意向琼林。
新芽蓄得冲天势,更待风雷写碧深。
32:鹧鸪天·咏竹
瘦影穿云篆碧天,生来翠玉乐清欢。
虚怀正扫苍穹雾,劲节斜挑岱岳烟。
持汉笔,铺唐笺,豪情壮志赋岿然。
任他风雪删青史,犹抱贞心写岁寒。
33:鹧鸪天·咏竹
挺立葱葱靓出丛,嶙峋瘦骨解玄穹。
根穿石壁吞云雾,梢扫星河带月踪。
摇碧浪,啸长空,身披飞雪舞从容。
平生不会垂眉态,一路欢欣到九重。
34:鹧鸪天·咏竹
瘦骨凌霄抱月寒,天生翠影斗霜顽。
谦怀可纳千溪水,劲节能擎万仞山。
呼霞灿,唤云端,携来风雨沐容颜。
任他裹覆三冬雪,依旧铮铮向浩天。
35:鹧鸪天·咏竹
狂舞寒崖接上穹,九章精算解鸿蒙。
心宽可丈三江涌,节劲犹量五岳崇。
穿石涧,裂云踪。浓浓翠色引玄龙。
渭川千亩连成壁,挡下尘间雨雪风。
36:鹧鸪天·咏竹
玉骨嶙峋穿晓岚,天生浩气守尊严。
襟怀可纳三山壑,气节能撑九水帆。
立险谷,站危岩,风云淬就铁衣衫。
霜欺雪扰千般劫,依将坚身比紫楠。
37:鹧鸪天·咏竹
本是天神植玉宮,是谁谪降地坤中。
根收日月仙灵气,梢扫春秋烟瘴风。
观山岳,望寰穹,单身孤影对霄空。
生来怀有凌云志,岂是庸庸绿一丛。
38:鹧鸪天·咏竹
天植琅玕立八方,历时千载阅沧桑。
春风暗解湘灵佩,夏雨轻斟楚客觞。
竿意隐,叶情藏,葱茏含韵赋华章。
元根本是仙人种,何与凡花论短长。
39:鹧鸪天·咏竹
玉骨铮铮立岭巅,一身豪气战霜寒。
虚怀暗纳银河落,劲节明昭皓月悬。
临山岳,近江川,初衷依旧向云端。
何须管得功名利,独守心中那片天。
40:鹧鸪天·咏竹
戟指天崖辟碧丛,虚怀劲节贯长虹。
鹤心抱月浮槎影,龙骨敲星漱玉淙。
立山谷,傲霜冬,不争名分不争功。
何须更染葱茏色,已领乾坤潇洒风。

41:鹧鸪天·咏竹
谁植琅玕装宇寰?又将清魄暖霜寒。
千竿影扫娥眉月,一径风摇处士冠。
持玉骨,破冰残,此心元在九霄端。
狂飙扫尽云中雾,可见青锋入碧天。
42:鹧鸪天·咏竹
青剑穿云篆碧穹,千枝正楷写鸿蒙。
朝餐沆瀣霞生彩,夜饮银河月满盅。
筛汉瓦,织唐绒,南山北岳骨相融。
平生耻共群芳语,独向苍天说禹功。
43:鹧鸪天·咏竹
自抱空明印月圆,节分星斗纪尧天。
根穿峻岭龙蛇势,茎向苍穹翡翠钿。
握玉管,拂云笺,九嶷山下赋章篇。
生来便带君家气,留取清标守万年。
44:鹧鸪天·咏竹
谦逊修行蓄德功,彬彬有节靓花丛。
寒冬凛冽仍坚劲,酷暑蒸熬更郁葱。
枝挺拔,叶繁浓,名垂青史誉无穷。
纵身搭起擎天架,助力娲皇补宇穹。
45:鹧鸪天·咏竹
甘抱乾坤太极圈,节铭万古致轩辕。
穿云自养昆仑气,卧雪犹生阆苑烟。
丈沧海,量桑田,武陵月色照琅玕。
风摇瘦骨浑身力,尽扫尘埃净碧天。
46:鹧鸪天·咏竹
谦逊清心悟世通,节摞玉骨向凌空。
一身瘦影量才俊,万叶轻声扫俗庸。
喜夜雨,笑霜风,露侵雪浸亦从容。
平生练就穿云镞,射过琼林到九穹。
47:鹧鸪天·咏竹
劲骨穿云自不斜,一腔热血贯天涯。
虚怀暗纳千山月,瘦节明挑太古霞。
撕雾霭,裂雷车,嶙峋玉刃剖星槎。
任他桃李争春谱,独奏青箫享岁华。
48:鹧鸪天·咏竹
青玉原生植阙宸,谁人移种下凡坤。
三千冷翠凝诗骨,十二琅玕印月痕。
风漱石,影书云,寒冬凛冽不凋春。
秋深送尽衡阳雁,独抱空山守碧魂。
49:鹧鸪天·咏竹
不在天宫落地丛,冰霜增力雪添容。
根从盘古岩间立,节在羲皇卦外逢。
心谦逊,骨浑雄,九霄风雨铸灵钟。
平生淡看功名利,独守寒崖第一峰。
50:鹧鸪天·咏竹
谁刻琅玕镶碧身?九嶷风雨铸精魂。
已留碧影酬湘月,更把贞心寄楚云。
守本意,报天恩,清除霾雾净乾坤。
平生不附趋炎势,只在人间做道君。

51:鹧鸪天·咏竹
横扫寒崖裂碧穹,情连意结串峦丛。
空心抱雪凝山谷,瘦骨敲风砺剑锋。
生绝壑,战霜冬。长年葱郁铸青龙。
满怀豪气行君道,甘化人间一脉风。
52:鹧鸪天·咏竹
傲骨生来自凛然,豪情岂会惧霜烟。
虚怀暗纳三江阔,浩气明悬五岳巅。
穿霞帔,立云端,无须春日绽芳妍。
任凭桃李争花宠,独展胸襟向大千。
53:鹧鸪天·咏竹
谁剪青云铸锦身?寒增体魄月添神。
根盘五岳生仙气,节印千年见道痕。
陪天地,伴昏晨,一身雄影映乾坤。
历来厌恶墙头草,独守初心意最真。
54:鹧鸪天·咏竹
劲节何须靓碧丛,孤标自可向天通。
曾凝屈子湘筠泪,亦契庄公蝶影踪。
听石韵,望云容,一竿青笔解鸿蒙。
生来壮志冲霄汉,越过山巅到上穹。
55:鹧鸪天·咏竹
气节为标谦作魂,九嶷山下见忠贞。
刘伶醉饮山移影,韩准摇桡水印痕。
经汉雾,历秦云,陶潜辞印植桃筠。
此生不与凡花竞,只刻丹心入史文。
(刘伶~竹林七贤之一;韩准~竹溪六逸之一)
56:鹧鸪天·咏竹
玉骨天成君子风,节环如篆刻苍穹。
东坡墨里三分月,郑燮毫端万壑松。
筛古影,滤尘踪,青编千卷写从容。
再寒不改凌云志,留取丹心耀九重。
57:鹧鸪天·咏竹
玉骨冰肌不染尘,万丛笔下记诗文。
曾书屈子两行泪,亦撰庄周一世尊。
呼山岳,唤星辰,清风拂面养乾坤。
若然伤损枝和叶,也为苍生留古根。
58:鹧鸪天·咏竹
劲骨凌霄漫九重,冰霜难改本颜宗。
根穿石壁吞云雾,节印苍苔荡雪风。
翻历史,望长空,一身清雅漫寰穹。
不融俗世江湖气,坚持纯真守德容。
59:鹧鸪天·咏竹
虚谷谦怀纳九霄,节铭甲骨溯商朝。
破岩劲舞青铜剑,漱玉轻扬碧玉绡。
读汉简,写唐谣,七贤弦外泛诗潮。
平生练就冰霜魄,便向江湖钓雪涛。
60:鹧鸪天·咏竹
虚廓能容太古风,节环暗契易爻踪。
耸岩抢上蓬莱阁,积雪滋成阆苑丛。
搭夏馆,建商宫,渭川千亩卧云龙。
谁言寒玉无雄志,夜引星芒淬剑锋。

61:鹧鸪天·咏竹
生就天成立大功,节环暗合九章踪。
破岩先得清馨气,漱雪长凝碧玉虹。
六逸韵,七贤风,山中烟雨走蛟龙。
一身劲骨穿云雾,跨越星河遨紫穹。
62:鹧鸪天·咏竹
碧剑穿云向宇坤,楚云湘雨印前身。
山涛啸处听雷响,向秀琴边赏雪纷。
穿星斗,叩天门,心怀鸿志舞嶙峋。
本从宫阙三千载,再去人间传万春。
(山涛,向秀均为竹林七贤人物)
63:鹧鸪天·咏竹
力尽洪荒追古踪,节分爻象契天工。
穿岩暗结山神骨,漱雪明浮月老容。
吟晋韵,诵唐风,七贤六逸脉相通。
谁言青玉无文气,漫把诗情洒碧空。
64:鹧鸪天·咏竹
劲骨坚身从不弯,孤标雅气世人怜。
风前自荡潇湘影,月下空摇魏晋烟。
虚作鼓,节为弦,细腰摇滚舞长天。
纵教雪压三千丈,犹向寒霄写碧笺。
65:鹧鸪天·咏竹
谁赐乾坤片片青?浓描重彩绘苍穹。
根穿甲骨文心赋,节记轩辕剑气横。
陪雪舞,伴风声,贞心贯日向天倾。
生来练就三冬暖,岂怕寒崖几丈冰。
66:鹧鸪天·咏竹
一袭青衫舞晓昏,任他风雪刻年轮。
春来懒共夭桃语,冬至偏邀老鹤论。
餐石髓,咽云根,四时不懈饰乾坤。
冰霜磨就长矛剑,刺破鸿蒙无印痕。
67:鹧鸪天·咏竹
生就英华气势雄,一身浩气对宇穹。
根连五岳骨添劲,节印三秋色愈浓。
心有度,力无穷,满怀敬意向天宫。
任他桃李争功利,独守人间澹泊风。
68:鹧鸪天·咏竹
腹内常听太古钟,心潮直上九霄重。
曾为屈子持霜简,又作庄公梦蝶筇。
吞山岳,断云踪,万千青剑破苍穹。
呼来春雨喫天马,踏碎昆仑十万峰。
69:鹧鸪天·咏竹
自斫青葱练瘦身,强筋壮骨傲乾坤。
一竿垂钓半圆月,万叶欣迎七彩云。
量玉节,丈苔纹,任他雷火烙深痕。
纵然焦尾无人识,犹向空山抱绿魂。
70:鹧鸪天·咏竹
独抱忠贞靓碧丛,悠闲笑看百花空。
根穿地脉三千丈,茎上天河九万重。
竿似剑,叶如锋,斩除邪恶净苍穹。
任他沧海桑田变,永固青衫太古风。

71:鹧鸪天·咏竹
谁植葱茏漫地坤?霜纹雪篆未留痕。
已捶瘦影为诗骨,更炼钢身作剑魂。
穿石罅,破云根,岁寒方见玉精神。
待看雷雨澄清际,化戟为箫天下新。
72:鹧鸪天·咏竹
虚谷传声音不同,身如甲骨记千重。
偶随湘女叹花泪,常遇潇贤踏雪踪。
陪老柏,伴苍松,向天常与白云逢。
等闲识得东风面,切把新萌换旧丛。
73:鹧鸪天·咏竹
直上凌霄力不穷,虚怀劲节纳春风。
曾随湘水沉霜月,更伴孤山钓雪翁。
驱雾面,染云容,荡摇绿浪舞苍穹。
任他寒暑频相易,永抱冰心向碧空。
74:鹧鸪天·咏竹
谁把琅玕植野丛?九嶷烟雨养灵踪。
根缠禹鼎铭新铁,节固商山铸旧铜。
斟月影,饮霞虹,七分清气霸春冬。
偶然抖落蓑衣雪,甩出霓裳舞碧龙。
75:鹧鸪天·咏竹
自幼谦怀从不骄,儒贤气节立天标。
空庭低守孤光锐,铁壁高擎万雪潮。
跨山岳,过银桥。精心修练碧龙雕。
纵经凛冽冰侵后,依旧青葱拂九霄。
76:鹧鸪天·咏竹
谁种琅玕裂地丛?穿岩铸锷饮霜风。
千钧压顶腰犹直,九暑煎身叶更浓。
擎汉节,裂秦封,三冬月里献葱茏。
春来懒竞群芳艳,独向冰崖淬剑锋。
77:鹧鸪天·咏竹
劲节凌霄扫劫尘,谁将铁臂刻龙纹。
风摇翠影筛明月,露滴轻舟过楚津。
连石脉,串云根。七贤林下怒情真。
何须再施青冥策,自展琅玕计绝伦。
78:鹧鸪天·咏竹
生就凌霄君子风,何须雕饰自雍容。
破岩犹带六朝绿,卧雪仍留九畹葱。
持玉骨,啸寒空,万竿摇影化云龙。
人间若问几标格?可看青冥第一峰。
79:鹧鸪天·咏竹
瘦玉凌霜碧影深,虚廊筛月展幽襟。
千竿雨洗翠铜色,一壑风调太古音。
持劲节,守空林,任他桃李斗春阴。
等闲裁作伶伦管,吹落银河济旱霖。
80:鹧鸪天·咏竹
可用竿锋刺九霄,寒光淬骨炼高挑。
空心可纳千秋月,劲节能撑万步桥。
穿石罅,罩云袍。一身孤傲对天骄。
纵教冰雪封寰宇,犹向苍冥舞碧绡。

81:鹧鸪天·咏竹
自在乾坤靓碧丛,孤标旗帜入云虹。
根缠地轴三千界,节勒天章十二峰。
斟北斗,裂长空,万千神笔解苍穹。
任他海沸山崩日,依展寒崖太古风。
82:鹧鸪天·咏竹
敢将琅玕铸剑魂,星芒淬魄立昆仑。
虚怀可测三千计,劲节能拦百万军。
持鬼斧,破天门,孤身直问紫微阍。
纵观冬日谁家绿,唯我丹心慰九神。
83:鹧鸪天·咏竹
翠影扶疏接地穹,抛开长臂舞云中。
空心抱月寒光锐,铁骨穿岩山石庸。
食冷露,饮霜风。向天直上势如龙。
三冬苍劲凝豪气,独绘山河万里雄。
84:鹧鸪天·咏竹
谁把青葱种上巅?引来仙客坐金銮。
风雕玉骨成新笛,月洗云纹作古篇。
穿石脉,扎冰渊,任凭凛冽意不寒。
冬来寂寂难生趣,犹向凌空写浩然。
85:鹧鸪天·咏竹
横扫流云接碧丛,拔高劲节入凌空。
虚怀抱月思陶令,瘦骨临风念郑翁。
生石罅,立岩峰,守贞执念气如虹。
唤来冰雪磨刀剑,佩戴戎装对紫穹。
86:鹧鸪天·咏竹
谁种琅玕耕野云?九嶷风雨淬精魂。
已留劲节标君子,更将虚怀量俊臣。
穿岩石,裂苔纹,任他雷电淬坚身。
纵教斑染湘妃泪,犹向寒崖刻月轮。
87:鹧鸪天·咏竹
天赐豪情地赐雄,立根原在半崖中。
千钧压力腰无曲,万雪缠身色更浓。
立山岳,望苍穹,任他雷斧凿时空。
平生练就遮寒术,甘为人间挡雪风。
88:鹧鸪天·咏竹
远在苍穹舞晓寒,青葱又染碧琅玕。
风摇玉骨成清籁,月洗冰肌作古弦。
穿峻岭,立高山,任他冷霰结千年。
纵然身化孤峰雪,亦献长天一翠烟。
89:鹧鸪天·咏竹
不与春花竞碧丛,九嶷烟雨润青锋。
已留劲节标贞洁,更遣虔诚作古风。
扎冻土,裂寒穹,任他雷火淬真容。
纵教身化湘妃泪,亦向苍崖留翠踪:
90:鹧鸪天·咏竹
虚处能通造化玄,节痕深印记初年。
餐霜自炼娲皇石,饮露常生姑射烟。
持玉尺,丈星躔,苍梧弹泪化琅玕。
生来磊落无私欲,一片冰心向宇寰。

91:鹧鸪天·咏竹
劲节虚怀不傲功,终身依在苦修中。
三冬拨雾裁寒玉,九夏驱云染碧葱。
邀苍柏,伴青松,一肩风雪写从容。
平生不解低头事,阔步昂扬上月宫。
92:鹧鸪天·咏竹
虚籁含商纳斗杓,节纹镌史记虞尧。
穿云淬就青铜剑,披雪生成碧玉箫。
舞汉曲,唱秦谣,渭川烟雨化诗潮。
一身蕴得冲天气,直跨银河漫九霄。
93:鹧鸪天·咏竹
劲节何曾改旧容,天生青玉傲严冬。
竿竿直上呼星斗,叶叶轻摇唤徵宫。
餐沆瀣,卧云踪,任他沧海变桑蓬。
纵教身作焦桐尾,也奏情思漫九穹。
94:鹧鸪天·咏竹
卦象深藏太极圈,节痕暗刻岁轮天。
破岩暗蓄洪荒力,饮露明生太古烟。
情共契,志相牵,同心齐上白云边。
任他风雪千钧重,万筱同擎不折肩。
95:鹧鸪天·咏竹
可把青霜映玉壶,湘妃泪水抵珍珠。
风磨铁骨成钧乐,月洗金纹作籀书。
穿霞帔,盖云襦,不融俗世远江湖。
纵然冰雪千重覆,犹向乾坤献画符。
96:鹧鸪天·咏竹
坚骨谦怀立万峰,寒冬与雪舞天穹。
根从峻岭扎三谷,茎伴鲲鹏上九重。
经骤雨,历飙风,孤光长照四时葱。
任他春日争芳艳,独守丹心向碧空。
97:鹧鸪天·咏竹
常覆青霜立岳巅,几经锤炼铸琅玕。
竿穿霞帔裁云雨,茎越峰巅上宇寰。
立天地,挽狂澜,任他凛冽万千年。
纵然身裹三重雪,依向沧桑写锦篇。
98:鹧鸪天·咏竹
莫道空心力不雄,强身劲骨刺长穹。
根蟠天地吞云雾,梢指银河扫彗踪。
战寒雨,斗狂风,四时不减绿葱茏。
霹雷声里擎天柱,顶破鸿蒙见玉龙。
99:鹧鸪天·咏竹
青玉竿竿破晓初,露霜片片写真如。
风来不必寻风印,月过何须觅月图。
寒不改,暑难污,任他大地几荣枯。
三冬能得几多绿,独守林泉荡碧珠。
100:鹧鸪天·咏竹
志在凌霄身在丛,冰霜磨砺淬真功。
根盘地脉三千岳,叶扫天阊九万风。
陪日月,伴苍穹,迎风起舞串云峰。
孤身愿化青锋剑,斩断尘源净碧空。
(百篇用韵均为词林正韵)


作者简介
王守信,号清风雅士,山东临邑人,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经济师,长期在临清工作。平仄吟岁月,韵律诵人生。在几十年工作和生活中,结合亲身体会和感悟,撰写了六千余首诗词,散见于《中华诗刊》、《新华诗词》、《唐宋风韵》、《诗海雅苑》、《诗海选翠》、《流年诗韵》和《曲水流觞》等十几家诗刊和诗词网络平台上。其中千余首分别被收录于《当代优秀诗词选》、《中国当代好诗词》和《中华诗词名人录》等文集中。2021年在“中华诗圣杯”全国诗词大赛中获得杰出文学奖;同年,又在“第二届金声杯全国诗歌大赛”中获铜奖;2023年出版了词集《鹧鸪声声》。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中国诗人作家网文学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