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的新闻(小说)
作者.陈社昌
1,
最近,竹林村又出了个大新闻,村支书魏国武在上海滩购买了一套公寓。
一时间,整个村庄沸腾了:
“不会吧?”
“不可能的。”
“支书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钱呢?”
“如果是真的,一定是吃了冤枉!不然的话,他怎么买得起!”
村子里的人,说这说那的都有。
当然,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楚。可四良说:“无风不起浪。”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他并没有说,这是他亲自听到的消息。人家虽然是个支书。但毕竟还是个农民,两千多块钱一个月的工资,就算不吃不喝,也不可能在上海滩购买高档房的。
于是,提出买不起的质疑声占据了上风:“应该买不起。”
也有人反驳:“按常理,别墅也建不起。可是它偏偏就建起来了。而且建得这么大,这么豪华气派!”
于是乎,有人穿针引线,有板有眼。说的你不信也不行。
然而,要让别人相信,必须拿出真凭实据。
可四良又说:真凭实据肯定找不出来,不说在上海,就是在省城,谁会告诉你这些事情呢?除非公安机关插手。可无缘无故的,他们也不能乱来的。我们还是少吃咸鱼少口干吧,免得惹祸上身,谈点别的。”
但是,新闻也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事情,有人提出质疑:“不要说去城里,他建的别墅就摆在眼前,有谁去查呢?这栋别墅,至少有十几亩地吧?里面不仅有花园,还有洗澡池,还有走廊,走廊旁边还有凉亭。那家伙,纵横交错,与城市花园相比,有过之无不及。豪华的程度,用富丽堂皇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人们又是一惊:“是啊!”村子里的人,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似懂非懂,却好像一下子全明白了。
于是,人们又提出:“他们这些人,如果为了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谁愿意当这个村干部呢?吃力不讨好不说,麻烦事还一大堆。”
一席话,大家沉默了。
2,
四良是谁呢?他也是村子里的老百姓。这个人朴朴素素,老老实实,人称事事通。他是个老高中生,虽然没有读大学,学问却不少。语文、地理、物理、化学、历史,样样精通。什么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什么物质不灭定律,什么元素周期表,长周期短周期元素的稳定结构。特别是数学物理,从理论到运用,头头是道。在农村单一的生活里,半导体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收音机,电视机坏了。叫他去修理,一抓一个准,手到擒来。现在的中学老师与他去比,根本不是他的他的对手。谈到写古诗词,更是滔滔不绝,什么押韵啦,平仄啦,有条有理。村子里的红白喜事,看日子,写对联都是出自他的手。毛笔字挂在墙上,谁见了都会赞叹不已。村里人谁家生了儿子生了女儿的,都是找到他。他妥妥的是村子里的土秀才。生产队开会,大事小情都离不开他。他这个人比较深沉,平时还不爱说话,可越是这样,说出来的话,可信度就越高。
以前,魏国武对他的印象确实不错,记得那个时候,他的入党申请书还是四良帮他写的。不要以为,聊聊数语,能够在审核中引起共鸣的,绝对少之又少。当时,支书喝了点酒,说事成之后,一定不忘恩情。这话的意思,谁听了都知道,按农村的话说,吃一口,吐一盆。也确实,一个村子里住着,很多的时候都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你自己记得就好。可是,魏国武当上村支书后,就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了,狗脑壳上记屎。
至从魏国武建了别墅之后,有形无形的,就在他与群众之间砌了一堵墙。特别是在上海购买了房子后,老百姓与支书之间,就有了鸿沟。当然,这并不是说,农村人见不得别人好。但是,有猫腻的事,都是深恶痛绝的。他的钱不可能大一些,两千多块钱一个月,却能砌别墅。而恰恰就是这样的话刺痛了支书。他开始恨四良这个人了。这个所谓的高人。如果他不多嘴多舌,不因势利导引起大家注意。村子里的人,就算知道的再多,也不至于这样明了。
他突然停住脚步,“不对,上次的新闻也是从他的嘴里传播出来的。那段时间弄得自己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最主要的是,这些传闻传来传去的,就传到上面去了。地委党校的舅舅怎么知道的,他不得而知。但是,为了这件事,舅舅已经亲自跑到他家里来了,还狠狠的批评了他一顿。还好,他说:“这件事搭帮发现得早,被我扼杀住了,不然的话,天王老子来了都帮不了你。”
“是是是!”魏国武感激涕零,他一方面把臭屎请来,一边还杀了只养了两年的土鹅,请了当地的大厨师,做成了一鹅五吃。又忍痛割爱的包了几十万块钱的红包,才算了事。
然而,事情刚刚压下去,这边在上海买房的事又闹得沸沸扬扬的。他实在想不通啊!上海离天八尺远,这个四良是怎么知道的呢?
现在,他真的有些后悔了,他真的不该在上海滩买什么房子!这么远,住不能住,看不能看,还要被这些嚼舌根的人胡言乱语,弄得他不得安宁。虽然这房子是他自己的,可资金来源他不是不清楚。看来,为了女儿在上海读书就买套房子。这确实是过于草率了。
唉!他叹了口气,已经造成了既定事实,急也没用。只是舅舅那里……他左想右想有些为难了。为了探听虚实,他掏出手机,故意打了个电话,说我们这里的黑山羊开卖了,我买了一只,我准备给你送过去……
对于吃喝,一个市委党校的校长会在乎这点么?他不耐烦的嘟噜一句:你不给我惹是生非,就阿弥陀佛了。
魏国武挂了电话,虽然被骂了。但从对方的语气里,根本就没有提买房的事,证明他压根就不知道。他这样生气,还是因为之前建别墅的事情。他拍了拍胸脯:我的乖乖!
他在屋子里踱来踱去,最后骂道:“这个四良,有机会,我就弄死你!”
妻子听了,毕竟是妇人之仁,她更知道丈夫的为人。表面上看,他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他想到了什么事就一定会去做。她说:“你说什么?难道又是四良说的?”
魏国武从鼻孔里哼了一声:“这个鬼,搞得我鸡犬不宁。”
“老公。”妻子喊道:“有些事情,不要过于武断,千万不要弄出人命来。如果死了人,就算上面不查,自己心里这道坎也过不去。何况现在的法律……法网恢恢,虚而不漏。”
“妇人之仁!”支书瞪妻子一眼:“迟早有一天,我会死在你的脚弯里。”
“我又怎么了?”
“我的话,你得守口如瓶。”
妻子丈二和尚。
魏国武又加一句:“都是因为你,当时我就讲了,在上海滩买房子太显眼了,要谨慎,你不信。现在知道了吧?”
妻子看一眼丈夫:“真的是四良说的?”
“不是他?还会有谁呢?”
“就算是他……也要考虑清楚。”
“清楚清楚,就你清楚。”
停了一下,妻子总算找到一句话:“哦,女儿在上海读书,总要有个栖身之所吧?当时你也是同意的。唉,现在出事了,你就埋怨起我来了。”
丈夫说:“我也不是埋怨你,我只是觉得这件事情太棘手了。”
“我就是怕你真的动手,万一死了人,迟早会被发现的,到时候,谁也活不了。”
“你有什么好办法?”
妻子说:“办法倒是有,我们不如……”
“不如什么?说嘛。”支书瞟一眼妻子:“吞吞吐吐的,你是想急死我啊!娘们。”
“我在想,四良不是还没有堂客么,我给他物色一个,这样也许就能堵住他的嘴。”
“……这……,能行么?”
“都五十好几的人了,谁不想成个家呢?”妻子自信满满。
魏国武看妻子一眼:“唉!也只能这样了。”
3,
支书家里的情况,从小到大,一个村子里住着,谁不知道呢。解放前后都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穷人。这一家子,不仅兄弟姐妹多,父亲又去得早。那个时候全凭劳动力吃饭。缺吃少穿,破破烂烂。穷的怎么样是可想而知的。
他家一直住在土地改革分得的那两间土砖房里。这么多的人,小时候不觉得,随着他们兄弟姐妹一个个长大,房子就显得越来越拥挤了。虽然母亲能干,把屋子收拾的整整齐齐,但男女同室,里面还摆一个尿桶(那个时候的农村人,大多是这样的),弄得臭烘烘的。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把厨房隔出半节来,作为母女俩的卧室。总算解决了男女同室的问题。现在的情况是一间厨房兼餐厅,另一间是卧室,连正规的床架子都没有。全部是用砖头垒起来,或者一头放一条长凳子,再铺几块木板子。木板子上面又铺一层稻草,就是人间天堂了。一到冬天,里面挤得满满的。倒也能互相取暖。
他家里穷的呀,都难以启齿。一直连婆娘都娶不起。
他当上支书后,一下子鲤鱼跃龙门。很快就把房子旁边的空坪隙地利用起来了,一栋青砖瓦房就这样鹤立鸡群。
这栋房子,在当时来讲,不能不说,这是一条爆炸性的新闻,整个村庄的人上上下下都过来看望。谁看了都啧啧称赞。魏国武就更不消说,砌了新房,人也就精神了,说话也响亮了。一时间,几个哥哥相继娶了媳妇,泥鳅翻浪,彻底翻身。
当然,对于他当支书,当时确实是个迷。这个人既没有读什么书,又出不得场。半天打不出一个响屁。老百姓自然不会选他。
后来才知道,他家祖坟冒青烟。他的一个远房舅舅是地委党校的校长,县里面的书记都是他的学生。
党校的校长居然有这么大的权利?外面的人当然不是知道。入了党,当了官就知道了。原来是这样的,门有门道,寡有寡道,就算你是大学毕业,你要步入仕途,就得进党校学习。为什么呢?党有党的章程,既然是干革命,就要有牺牲精神,奋斗精神。共产党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这就不难懂了。也正是这样,无形中,党的形象就竖起来了。自然,校长的名头日日生辉。四良曾经形容,这种地方的人,有没有真本事,不知道。他就是皇帝身边的太监,手眼通天,见官高三尺。魏国武知道门道后,就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寿司。
说到“寿司”,其实,寿司才是市委党校校长的亲老表,他与魏国武之间,是瓜爪之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喊婊舅。魏国武聪明就聪明在这里,他非常善于发现。
寿司之前也不叫“寿司,”而是叫“臭屎”。“臭屎”这个名字,也是魏国武帮他取的。那个时候,臭屎的日子比魏国武家的情况还要糟糕,他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母亲是一个精不精蠢不蠢的人,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寿司却不蠢,每当到吃饭的点,他就会到魏国武家门口来。本来,魏国武只是想捉弄他一下,让他无地自容,再也不敢上门讫讨。
但是,寿司却大智若愚,你叫你的,我来我的,只要能填饱肚子,你叫什么都行。魏国武本来也是拿他穷开心,叫他臭屎粑粑。臭屎听了,不仅没有嫌弃,还有点感动,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了。
为什么叫他寿司,也是近段时间的事情,当魏国武知道市委党校这层关系后。眼睛一亮,他仿佛找到了救星,为了攀上他,才把寿司搬出来,一天又一天的把臭屎请进家里,视为上宾,一起喝酒吃肉。还帮他买了几套像样的衣服。按他的话说,这就是投资。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喝酒的时候,魏国武亲切的说:“臭屎这个名字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特别是去见舅舅,你让舅舅怎么叫得出口?”
“那怎么办?”臭屎望着婊舅,感激涕零:“你帮我做主吧。”
魏国武想来想去,就按照当地说话的谐音。把“臭屎”改成了寿司。他对寿司说,我们都是亲戚,你要是帮了舅舅这个忙,以后舅舅发达了,肯定少不得你的好处。
好处不好处,不管他。舅舅当了支书,近水楼台先得月,再加上酒劲一上来,寿司说:“我去试试吧。”
没想到,这么一试,就真的成功了。
原来市委党校的校长与寿司一样,也是穷苦出身。见到血表,他差点就哭了,解放都几十年了,自己的亲人仍然过的饥不饱食的日子。他也是感慨万千,顿生怜悯。特别是当校长听说了,有个舅舅是块当支书的料,就亲自上门了解情况。之后,又一个电话打给县委书记。县委书记就找到乡里面,乡里直接就找到魏国武,很快就把他安排到县委党校学习去了。
走了狗屎运,狗屎变黄金。他上任后,正好又遇到改革开放。
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硬化道路,修路是件好事,走惯了泥巴路的人们,听说要修水泥马路,积极性高涨。魏国武推波助澜:“你们放心,都是政府拨款,不要你们出一分钱的。只是……”
“只是什么?支书,连不爽快,一句话说一半留一半的。快说吧!”
“好吧。”支书一咬牙全说了:“政府的钱一般都是走程序的。”
“程序”这个词,对于乡里人来说,听都没有听过,所以不知道。于是,大家齐心问:“什么叫走程序?”
“不要卖关子了,有什么说什么吧。”那个时候的人,都相信他。一来,自己的村子里出了个当官的,骄傲。二来,一个村子里住着,找他办点事,方便。不会像以前一样,有什么事了,打个手电筒,还要走几里夜路,还要说箩筐的好话。
“好吧。”支书又一咬牙:“我就全说了,走程序就是:先把路修好,通过验收后,上面才能拨款。”
“为了我们自己的事情,不说政府给钱,就是没有,我们也要修。”
于是,老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快就把道路修好了。
结果,这笔钱到现在都没有人看过。这是后话。
接着就是招商引资。那个时候,全国范围内,从上到下都掀起一股招商热潮,竹林村也不例外。为了吸引开发商过来,魏国武号召大家集体筹资,把村子前面的溪流拉直了,再筑成一条现代化的风光带。开发商一来,魏国武就成了飞天蜈蚣,他有通天的本事,他走在时代潮流最前面。他大手一挥,割一块地出去,真金白银就来了。
吃晚饭的时候,两杯酒下肚,魏国我感慨到:“真的没有想到,发财竟然这么容易。”
当然,最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水泥厂的厂长找到他。
谈什么呢?就是征收他们村子后面的石头山。真可谓是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这个山头除了石头,就是荆棘丛生,猴子都不敢上去,鬼都打得人死。听说山下面还有个溶洞。打日本鬼子的时候,老百姓就是靠躲在这个里面才得以生存下来的。除此之外,就是当地人烧点石灰或者砌房子的时候开炮换点石头打基脚用。一块破地方,全是石头,一直不被村里人看好,没想到,恰恰是这个地方让他发了大财。
后来才听说,东江大坝建成后,为了蓄水,老县城的人几乎都搬出来了。这里不是高山就是水库,不利于发展。上级主管部门经过多次勘察,研究决定,扩县拼市。结果,新建的市委市政府围绕着东江湖下面的一江春水,这里不仅风光美丽,空气又好。偏偏这里有个水泥厂。
水泥厂不仅影响环境,最主要的是水泥质量已经跟不上了。这是国企,如果关门,就意味着众多人员的失业。正好遇到了改革开放,决定承包出去。经过研究决定,把水泥厂迁移市中心。
后来,水泥厂的老板发现竹林村的石头,氧化钙含量竟然高于百分之四十九,低于百分之五十五,是生产水泥的好原料。为了得到这块宝地,他们一掷千金,还没等支书张口,上千万的银行卡,轻轻松松就收入囊中。真可谓是用力不赚钱,赚钱不用力啊!
钱多了,总得有个出处。要不然,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
4,
当初,魏国武拿到这笔钱,始终不相信这是真的。有一次,他睡在铺上,使劲的掐自己,甚至用打火机烧自己的手,看看是不是在做梦。
妻子也是,至始至终不知道丈夫的手是怎么烧伤的。她给他涂烧伤膏的时候说:“你是怎么搞成这个样子的咯?不管怎么样,烧着了都不知道痛。还好,要是把房子烧掉了,那可怎么办?”
他没有理会这样,他想的是那张银行卡。看来,这都是真的了。然而,他又露难色。这是行贿受贿呀!抓到了是要坐牢的。这么多的钱,甚至可能判死刑。
人,其实是个奇怪的动物,穷的时候想富,现在有钱了,成了千万富翁,却无可适从,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拿到这笔钱,他谁也没有告诉,甚至连自己的妻子都不知道,他的地主婆还被蒙在鼓里。他一直就这样一个人,有事没事的时候就把银行卡拿出来,眯着眼睛想心事。他突然从床上爬起来,狠狠的打自己一个耳光,还弄痛了那只被烧伤的手。他笑了,真的不是在做梦。
见丈夫这样,妻子一惊:“老公,你又怎么了?”一边说一边也爬起来。
“没,没什么。”倒下去,继续睡觉,继续想他的心事。
时间久了,就像得了一场病。但是,这么多的钱,他肯定不会交出去。他想入非非,首先想到的是,把当支书后砌的第一套青砖瓦房卖掉,然后盖一个更大更气派的别墅。这个房子砌起来,不要说在乡里,就是在城市里也是独树一帜。于是,怎么砌?砌在哪里?砌成什么样子?怎么装修?周围的环境怎么布置?他想啊!一遍又一遍的想。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无休无止。
除了房子,他也想和其他男人一样,玩个年轻漂亮的女人看看,搂着美媚一定是爽歪歪。不,他很快就否定了,他想到了镇里面的书记,新鲜感一过,就吵得要死,女方还要求得到一笔不靡的青春补偿费。开始的时候,书记怕事情暴露,影响仕途,尽量答应她。后来,女的就是一个填不满的坑,得寸进尺。说不满足她,就把他们之间的事抖出来。打赤脚的不怕穿鞋子的……现在的自己,当然不是怕补偿费的事。怕就怕以生命为代价。他的老婆虽然不是闭月羞花,在农村也说得过去,为人处世没的说。想到这里,他彻底的否定了。与其这样,还不如玩一玩。但是,想归想,他并没有真正的去实施。而是觉得,这么大一笔钱,说不定哪一天就穿泡了。如果到了那一天,自己将何去何从?这么多的钱,不是死刑也是无期。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后怕。
如果这个时候,他觉悟了,把钱退了,一切事情也就没有了。偏偏是,钱这东西,吸引力实在太大了。他想到了过苦日子的时候。那个时候,不说吃好的,连温饱都没有,特别是想到一大家子的人,男的女的挤在一个房间里,还要在里面屙尿,臭烘烘的不说,男女都不份。那是一种怎样的穷境!
于是,他觉得先把钱暂时放在家里,等他个一年半载再说,等时间过去了,风平浪静了,一切都由自己安排。要是事情败露了,就把钱拿出来。问题不会很大。如果没有暴露,那还说什么呢?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偷不抢,天经地义。
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就等了三年。一切风平浪静。于是,他先是把钱拿出来,在村子里最显眼的位置建了套别墅。又等了两年,还是风平浪静,什么事也没有。他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正好这个时候,女儿考取上海交通大学,夫妻一商量,就花了几百万在学区附近买了套商品房。这样一来,既方便女儿上学,又能让她有个挡风遮雨雨的地方,何乐不为呢?
本来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的是,人多口杂。不要看这些乡里人,文化没文化,素质没素质,一粒老鼠屎坏一锅粥……
当然,好就好在,他有先见之明,他在动这笔钱之前,没有忘记市委党校的校长,比如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县里的干部,乡里面的干部,一万两万的没有少给。这些干部甚至觉得他特别懂事特会做人。特别是地委党校的校长,虾米炒鸡蛋,两重荤,一次性的给了他二百万。以为这样就算吃了定心丸。
5,
不管怎么样,咬住青山不放松,到嘴的肥肉不可能又吐出去。这就是魏国武最真实的想法。当然,他也知道这钱不是正规渠道得来的,每花一次,心里总是忐忑。为了给自己睡个安稳觉,他除了给市委党校的校长塞满了钱。大凡过年过节的时候,县里面的领导,乡里面的干部,还有派出所,公安局。一有机会,就给他们献殷勤。这样做,当然起不到多大作用。但至少,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最先知道。
他终于明白,原来钱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自从得到这笔之后,整个人都没有睡过好觉。如果是这样,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不但不敢乱花,还一天到晚的提心吊胆。但是,他也不想退出去,毕竟这是白花花的钱啊!人生有几次这样的机会?
多少次,出差的时候,经过车站码头,看到那些穿着花花绿绿的妙年少女。他也心猿意马过,甚至还动了凡心。按他的话说,现在又不是没有钱。但是,每当他卯足了劲,一想起偷偷摸摸的,像个贼一样。要是被抓到现场,丢了乌纱帽事小,被人指指点点的,面子可就丢大了。也就打了退堂鼓。
唯一一次大胆的。说出去丢丑,那一次是在乌龙山开会。县委召开先进工作者会议,隔壁乡有个女村支书,这家伙又年轻又漂亮,看一眼就收不住目光了。他们正好坐在一排,就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想起自己家里那个又矮又胖的老女人,就忍不住叹气。他看着眼前的美人想入非非。
然而,他还是忍住了。奇怪的是,几天的会议很快就结束了,趁着聚餐的时候,女支书走到他身边,碰了碰肩膀,说无聊死了,问他去不去泡温泉。
泡温泉?这件事只听说过,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男男女女都在一个池子里哈哈笑笑的。想想就好玩……
后来才知道,所谓泡温泉,跟想象中的并不一样,虽然男男女女,虽然大人小孩脱了衣服裤子浸在一个池子里。它还是有实质性的差距的。
那天,当魏国武表现出些许失望。女支书看出眼前这个男人的心思。原来,他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于是乎,她温柔的说:“里面还有单人间哩。”
“哦?”魏国武心知肚明,眼睛亮了一下,很快就恢复了。也是这个瞬间,女支书迅速的拉住他的手:“去吧,那里面,把门一关,天大地大,任你驰骋。”
魏国武像个小孩子,被大人拉着,心里却美滋滋的:“你真是我的蛔虫啊!想什么就来什么。”但他故意矜持地说:“不好意思,不凑巧,我还有事情。”
女支书一把拽住他:“说连说谎都不会。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你能有什么事?”
没想到,就是这次,他真的吃了一次荤。
过后,他还一直想着她。那天,她们一边走一边像小孩子一样咬一根棒棒糖。因为这是在外地,没有人知道她们的私事。两个人手拉着手,俨然是一对情侣,扎扎实实过了一回二人世界。两个人悠哉悠哉的真的去了温泉酒店,从换衣间出来,他穿着的是平角短裤。因为是初次,又是在一个巴掌大的房间里,多多少少有点不好意思。而女支书穿的是紧身蓝色海洋服,是正宗的三角短裤。可以说,除了那个天知地知的地方看不见。其他的一览无余。就这样,两个人的话语就多起来了。
因为是在水里,又穿得这么少,距离又这么近,总有些按捺不住那种男女之间的激情萌动。一时兴起,差点没有把人家按在水里面就干事。
女支书说:“走吧,换一个地方。”
“哦?还有地方?”魏国武惊讶的问。
“当然!”
原来,这里还有阴阳池。她们把门一关。如鱼得水。不要看这些老男人,在自己的婆娘面前,一年半载的都不沾边。不说公事公办,就连起码的男女之事都不行。看到心仪的女人,就耐不住冲动了。
到底是年轻女性,漂亮不说,床上功夫更是了得。她大方地做着各种姿势,让他第一次体会到男欢女爱,天伦之乐。
事后,他为了感谢她,还爽快的到银行取了十万块钱递给她。
“你……这是干什么?”
“小意思嘛!再说,我是真的喜欢你!”一句话说的,她的心都要融化了。女支书晕乎乎的,又一次倒在他怀里。
其实,魏国武也是个重感情的人,他的想法也很简单,这样做的目的也很明了,所谓放长线钓大鱼。想的时候,还可以过来过过瘾,随喊随到。毕竟露水情缘也是情嘛。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建立情人关系。魏国武已经入戏了。
女支书抬起头来,看着这么多的钱,推辞了一番,她也懂得矜持:“我不是为了这个,我只是看中了你的人。”
听到这番话,魏国武拉着女支书的手,差点没有流泪。他长这么大,还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话。
后来还是女支书接了个电话就急急忙忙的走了,他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她。
不过,他敢对天发誓,活到这把年纪,仅此一次啊!
6,
又过了些日子,魏国武从乡里开会回来,急急忙忙的找到妻子,严肃的说:“你上次说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什么事情?”妻子一头雾水。
“唉呀,你不是说给四良介绍对象吗……”
妻子拍一下前额,想起来了:“唉哟!糟糕,你看我这记性。”
魏国武指着胖嘟嘟的妻子说:“这么大的事,亏你也能忘记。”
“我现在就去。这段时间,事情有点多,忙都忙不过来。”妻子辩驳了几句,就消失在茫茫的黑夜里去了。
丈夫看着消失在黑夜里的背影,还能说什么呢?走一步算一步吧。
此时此刻,四良坐在那把用松树做成的椅子上,远远的就看到支书的老婆到自己家里来了,急忙招呼道:“唉哟,地主婆,你怎么有时间亲临寒舍?”
地主婆风尘仆仆,她看了看四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了笑,说:“他大兄弟呀,你赶快不要这样说,乡里乡亲的,又是一家人,被你这么一说,就整得疏远了。也是,平常确实是我们对你的关心不够……”
“怎么了?”四良被地主婆一席话说得摸不着头脑了。
“我来,也没别的事。”她一边剥着瓜子,一边说:“这几天,我去了一趟五里牌。”她说话的时候,嗓子眼里一会儿叹着甜蜜,一会儿叹着兴奋:“我帮你物色了一个美女,你看了,一定会满意的。”说完,还故意卖个关子,以此引起人家的注意。
四良说:“哦?无缘无故的,帮我做介绍?”
“什么叫无缘无故的?我早就说了。只是你没有听进去。”
“无功不受禄……再说,我这个样子,还会有人看上我?”
“什么叫你这个样子?不是我说你,像你这样的人,要文化有文化,要长相有长相。你的情况,我也跟对方说了,人家鸡啄米一样的点头。”
“不信。”四良摇了摇头:“那你……为什么要帮助我?”
“当然啦。你也不看看我是谁,我平常就喜欢助人为乐,不是吗?”
“也是也是,可惜我不想找女人。”
“为什么?”地主婆一愣,她的心一下子凉了下来。
四良说,“我口袋里,长期布挨布的。没有钱啊。”
地主婆这才拍了拍胸脯说,“我的乖乖,多大点事?”她霍霍的笑了,说“钱不是问题。我都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四良说:“这么大方。”
这个时候,地主婆说话了:“你这么大年纪了,又有一生的学问,连个娑娘都没有,于心不忍啦。我呢,原先也是隔壁邻居。听说魏国武的入党申请书还是你写的。就凭这个,我也应该帮你的忙。”
“你言重了。再说都过了八百年了,区区小事,还提他干什么?”
“也不是提,你帮助了我们……人心都是肉长的……”
7,
其实,魏国武在上海买房的事,并没有谁去特意打听。那天,因为四良的父亲病了,听医生说要先交两千块钱,不然的话不能开药,这是规定。
一斗米压死一条英雄汉,四良听说了,骑着单车回到家里翻来翻去,才凑足了五百块钱。他坐在矮凳子上,着实为难了。
妹妹听说了,火急火燎的离开丈夫。她要看看父亲是什么情况。推开门,就看见屋里黑灯瞎火的,她自言自语的说:还没有回来,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她熟门熟路,拉亮那炽五瓦的灯,就看见哥哥一声不响的坐在凳子上发呆:“哟,哥呀,你吓死我了。这,这是怎么了?你回来了?也不吱一声,爸爸呢?”
四良站起来,“爸爸还在医院。”
“不是,你把他一个人丢在那里,你真的放心啊?”
“我是回来拿钱的。”
“拿了钱就去吧。”
四良把手伸了伸:“医院要交两千块钱,我这里只有五百。去了也没用。”
妹妹想了一下:“要不,你去找一下地主婆看看吧。”
地主婆其实不叫地主婆,当地人看她长得胖嘟嘟的,人缘又好,就这样戏称她。长得也五官端正,只是长得矮一点,再怎么样也说得过去。自从丈夫当了支书后,手头宽裕了,人也长肥了。村子里的人,手头少个千儿几百的,只要进了屋,地主婆从来不让人失望。所以,他家的人缘关系也蛮好的。
妹妹的话正好说到哥哥的心里去了。
当四良来到地主婆家里才知道,这家的房子比想象中的还要气派,前院是主房,后院是厨房兼杂房,雕楼画栋,整个院子里灯火通明的。他站在大堂里,看得目瞪口呆。怎么没有人呢?他自言自语,就从大堂里退了出来,又顺着走廊来到后院,才听到支书和地主婆正在聊天。好像是说买房的事,还说要到上海去买。
知道了别人的秘密,他不好意思了,就原路返回,他叹了口气,当支书之前,自己比支书家里还好些。现在当了干部,飞到枝头变了凤凰,自己却没有人家万分之一好。
8,
村子里的新闻出来之后,魏国武总感觉哪里都不对劲。特别是最近,吃不香睡不香的,就是在乡里面开会,也是坐立不安。生怕一不小心,警察就把他带走了。所以说,人啊,不能做亏心的事。一旦做了,一天到晚的心不得归原。
可有些时候,就是这样,你越是不想做的事,那钱就像山泉水一样,源源不绝的往你口袋里流。
现在,自己拿着这么多的钱,就像站在半天云里,上不能上,下不能下。
在家里就想到外面去,在外面呢,又想回到家里来;天黑就盼天亮,天亮了又盼天黑。睡在铺上睁着两只眼珠子老是想着房子的事。要知道是这样,真的不该当什么支书。至少不该买房子。以前嘛,穷是穷点,没吃没穿的,可做了一天的事,回到家里,叽里咕噜吃点东西,洗个澡,一觉睡到天亮。那种日子才是人过的。
现在怎么办?支书总是魂不守舍,就像昨天,在街上遇到了一夜之欢的女支书。本来,要是往日,肯定会来个鱼水之欢才肯离去,然而昨天,他总是顾左右而言他。
女支书问,你到底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不开心的事了?说着,还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自言自语的说:并不烫呀。
魏国武摇摇头,什么也没有说就离开了。
回到家里,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为什么要当支书?他喊道。对了,就是因为寿司,如果没有他,我还是魏国武,吃得香睡得着。他现在特别恨他,巴不得一刀杀了人家。不行不行,他马上否定了,杀人是要抵命的。要不就把他请到家里来,还是好酒好菜的招呼,让他醉死,这样最多赔点钱。自己还依然可以睡在铺上数票子,从晚上数到天亮。
然而,这个白日梦很快就醒来了,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怪,怕什么来什么。这一天,他家那个在市委党校的远房舅舅,突然来到县城的宾馆里,叫他赶紧的过去,说是有急事相商。
魏国武急急忙忙来到宾馆,找到舅舅的房间,轻轻的敲了三下,就推门进去了。看得出来,他也开始变得谨慎起来了。
舅舅抬起头来,示意他坐下。
魏国武看了看四周,并没有看到其他人,就知道是私事。事实上,他们不是上下级关系。他找他只有私事。他没有以前那样镇静了,他瞬间想到上海的房子,诚惶诚恐起来:“舅舅,是,是不是出事了?
舅舅答非所问:“这张银行卡,是你上次给我的。”
“为什么?”
“为什么,你还好意思问我。无缘无故的去上海买什么房子?你不是找死吗?”
“你,你怎么知道的?”
“我是怎么知道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脱身。”
魏国武坐在那里,整个人都失神了,他掏出和天下,战战兢兢的,却怎么也点不燃。后来,他索性把烟丢了,双膝跪在舅舅面前,说:“舅舅,你知道我的,我除了你,再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助我了。”
“你先把银行卡收起来,这件事情,我帮不了你的。”
魏国武离开了舅舅,也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家里的,倒在铺上,挣扎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早,就一个人到派出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