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除奸
▓ 张长宁

列位看官,今儿个给您讲一段扣人心弦的谍战传奇——《寒夜除奸》。有道是:
隆冬金陵雪乱飘,国共对峙浪如潮。
特科除奸险象绕,叛徒作祟危机遭。
且看英雄如何斗,寒夜能否奸邪消。
欲知详情怎么样,您呐,且听我细细道来。
话说 1931 年年底,南京城被隆冬紧紧裹住,那雪花恰似鹅毛般纷纷扬扬地飘洒,给秦淮河畔的石板路铺上了一层银装。然而,这看似静谧的雪景之下,实则暗潮汹涌。彼时,国共斗争已然白热化,谁能想到,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竟叛变投敌,致使中共地下组织一时间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就在这节骨眼儿上,咱故事的主角闪亮登场。
南京城华灯初上,在靠近中山东路的午朝门门洞下,有一人身着紧身棉袄,帽檐压得低低的,手还下意识地按了按藏于袖管的驳壳枪,此人便是中共特科除奸小队代理队长沈砚之。沈砚之约莫三十五六岁,身形矫健,脸庞轮廓分明,透着一股坚毅之气。他剑眉星目,平日里眼神锐利如鹰,此刻却难掩忧虑与不安,那微微皱起的眉头,仿佛藏着千般心事。他性格沉稳冷静,多年的地下工作经历让他养成了处变不惊的特质,只是面对眼前的严峻局势,也不禁感到压力如山。
只见他面色凝重,难掩不安。为何如此呢?原来傍晚前,他从“死信箱”取出了南京地下党城区联络站负责人周德正的密信。这信里究竟写了啥,让沈砚之这般神情紧张?列位莫急,这便是咱第一个悬念,且听我接着往下讲。
沈砚之看完信,眉头皱成了疙瘩。信中提到,组织内部出了叛徒,正是交通站原联络员李茂才。而一批亟待转移到江西苏区的机械工程人员,正面临中统特务的围追堵截,情况危急万分!周德正要求沈砚之当晚就前往福兴客栈除奸,并协助转移文件。这福兴客栈,那可是龙潭虎穴,沈砚之此去,能否顺利完成任务?这又是一个悬念,您呐,接着听好喽。
沈砚之借着马路昏暗的灯光,小心翼翼地朝着杨公井附近的福兴客栈摸去。凭借多年地下工作练就的敏锐观察力,他很快就发现,有几名化装成小贩的特务像鬼魅般埋伏在客栈周围。他心里“咯噔”一下,眼神闪过一丝犹豫后,迅速绕到福兴客栈后门。来到墙角积雪堆前,他手脚并用爬上二楼屋顶。屋顶瓦片堆满厚雪,他每挪动一步,浮雪便“簌簌”掉落。他伏在屋檐下,透过窗棂往客栈二楼一间客房内一瞧,这一瞧可不得了!客房内一片狼藉,几个身着黑色呢外套的特务正疯狂地翻箱倒柜。
就在这时,中统行动队长赵啸林大摇大摆地走进客栈。此人约莫三十来岁,身材魁梧壮硕,留着寸头,那寸头根根直立,好似钢针一般,透着一股狠劲。脸上一道狰狞刀疤从眉骨斜斜延伸到下颌,犹如一条扭曲的蜈蚣,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更添几分凶狠残暴之气。他眼神阴鸷,犹如饿狼般扫视着屋内,嘴里叼着根香烟,嚣张地吐着烟圈。只见他手里拎着加装木托的毛瑟枪,枪身擦得锃亮,在灯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光,仿佛在炫耀着他的杀戮工具。身后跟着几个如影随形的特务,那气势汹汹的模样,仿佛要将整个客栈踏平。只听他恶狠狠地喊道:“都给我搜仔细点!李茂才说名单就在二楼最里面的房间。刚接到内线密报,红党今晚也要来取所藏名单。守住街口和店堂,务必抓活的!”
您瞧瞧,这形势多危急!沈砚之该如何应对?他能顺利除掉叛徒,完成任务吗?咱接着往下说。
沈砚之大气都不敢出,等赵啸林带人上了二楼,便悄悄溜下屋顶,躲进后门柴火堆。他听到二楼传来翻找声和赵啸林的怒骂。没过多久,戴着手铐的李茂才被像拖死狗似的推了进来。李茂才脸色惨白如纸,双手抖得像筛糠,哆哆嗦嗦地向赵啸林求情:“赵……赵队长,昨晚我跟老周接头,他把名单藏在床板下了。您答应过我,只要我供出名单,就放我带着家人去香港……”赵啸林一脚狠狠踹断床板,怒骂道:“妈的,名单被他们提前转移了!”
就恰在此时,巷口传来汽车引擎声。沈砚之探头望去,看到老周开着一辆破旧载货车,车斗里特科红队的陈铁和吴小嘎正探头招呼他。老周此人,年约四十,身形略显消瘦,却透着一股精干之气。他面容清癯,眼神深邃而睿智,仿佛能看穿一切阴谋诡计。性格沉稳坚毅,在组织中威望颇高,如同定海神针一般,让同志们信赖有加。此刻他表情严肃,透露出对局势的忧虑。
老周吹了声唿哨,沈砚之当机立断,掏枪对准二楼窗户“砰”地开了一枪,击中一个靠窗特务的肩膀。赵啸林反应极快,一把扑倒李茂才,朝楼下大喊:“有人偷袭!守住门口!”沈砚之借枪声掩护,如猛虎般迅速冲出柴火堆,老周开车驶来,陈铁和吴小嘎将沈砚之拉进车斗。这一连串动作,那叫一个干净利落,惊险刺激!
可赵啸林哪肯善罢甘休,追出来手中毛瑟枪“哒哒哒”不断喷火。车斗里的沈砚抬手一枪打伤一个特务,同时朝老周大喊:“快开!”并继续向追来的特务射击。老周发动汽车,陈铁和吴小嘎交替从车斗探出身朝特务开枪。这突围枪战,打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眼瞅着沈砚之他们就要突出重围,嘿,没想到那赵啸林贼心不死,在客栈二楼窗台上,一把像拎小鸡似的抓起身边的李茂才,将枪顶在其太阳穴上,声嘶力竭地叫喊道:“沈砚之,我知道你是红党神枪手,你看着我,我现在就毙了他!”沈砚之听闻此言大惊失色,原本猫腰的动作瞬间顿住,挺直身子,盯着李茂才,眼神复杂得像一团乱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沈砚之却突然喊道:“今晚除奸,我正要干掉他!”言毕,开枪击中李茂才眉心,李茂才当场倒地身亡。
这沈砚之为何要在此时开枪?他难道就不怕激怒赵啸林,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吗?这又是一个悬念,列位看官,莫着急,咱接着往下听。
沈砚之他们成功突围后,挤坐在车斗里,看着街道在风雪中迅速后退,沈砚之心中百感交集。陈铁递过来一个油布包,沈砚之打开一看,里面的名单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没沾上一点雪。吴小嘎喘着粗气对沈砚之说:“沈队长,名单你得收好,接下来转移工程师的任务就全靠你了!”沈砚之点点头,把名单收进棉袄左胸内袋,又摸出驳壳枪,检查了下弹匣。雪不停地下着,雪花落在他脸上,他不禁打了个寒颤,望着车窗外,思绪犹如脱缰的野马。
各位,到这儿啊,您以为这故事就这么一要结束了吗?错喽!咱这故事里呀,还藏着大秘密呢。几天前,执行任务的吴小嘎偶然发现沈砚之与一个形迹可疑的人在偏僻小巷鬼鬼祟祟会面,随后赶紧秘密报告了老周。老周一听,想起之前陈铁传递情报时,沈砚之故意拖延时间,导致情报传递险些延误。这几件事儿一联系起来,老周觉得苗头不对,于是暗中对沈砚之展开了调查。这沈砚之,难道真有啥不可告人的秘密?这又是一个悬念,紧紧勾着您的心呐。
话说当车快要行驶出东郊接近汤山时,在一个岔路口“嘎吱”一声停了下来。狂风呼啸,雪花像刀子似的刮在脸上生疼。老周脸色凝重得像乌云密布,从驾驶座下来,缓缓走到车斗边。沈砚之警觉地询问:“怎么回事?车出故障了吗?”老周却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沈砚之,眼神里满是失望、惋惜与愤怒,仿佛能喷出火来。这时,陈铁和吴小嘎突然从身后掏出枪,对准沈砚之,并迅速缴了他手中的手枪。沈砚之故作镇定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老周痛心疾首地开口说道:“沈砚之,你最近和一些可疑的人接触频繁,行动鬼鬼祟祟。我们通过暗中调查,证实你和中统特务有秘密往来。”沈砚之还在狡辩:“你在说什么?我不明白。”老周冷笑一声,嗔声道:“别再装了!李茂才因为截留经费被组织调查,他抗拒调查并趁机逃跑,我们将计就计以他投敌来试探你。这样既借你手除掉他,又能误导敌人,让他们以为那六名工程师还没转移出去。还多亏了你,让我们能顺利出城!”
听到这儿,列位看官,是不是大吃一惊?原来这沈砚之竟然背叛了革命!那他为啥要背叛呢?陈铁气得满脸通红,愤怒地指责:“沈砚之,你为了荣华富贵,居然背叛革命,投靠顾顺章那个叛徒!你对得起死去的同志吗?”吴小嘎也怒目圆睁,怒喝道:“在你住处,你老婆帮我们找到你藏秘密的活动墙砖,里面有半年多前、顾顺章叛变后写给你的劝降信,你却对组织一直隐瞒,现在还暗中接触中统特务,实在太可恨!你这革命队伍里的败类,还有什么好抵赖的?!”
沈砚之听完心中暗叫不好,手中已没了枪,知道难以脱身,无奈之下只得承认叛变事实,改了说辞道:“只要你们放过我,我保证送那些工程师平安出城!名单上的人一个也不会落下!”老周却冷冷地说:“这就不要你操心了!得知李茂才投敌并给你发密信时,那些投奔革命的机械工程人员已安全撤出南京,现已进入苏区根据地的兵工厂了!现在你说说,你为什么要背叛?”沈砚之见事情无望隐瞒,苦笑着摇头,像泄了气的皮球般道出缘由:“我也是没办法呀!提着脑袋干革命,什么时候是个头?一次次牺牲,换来的是敌人更疯狂的反扑。顾顺章承诺给我荣华富贵,我……我心动了,我以为这样能保护自己,也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老周气得浑身发抖,愤怒地瞪着沈砚之,大声斥责:“你这个懦夫!革命道路本就充满艰难险阻,怎能因一点诱惑就背叛信仰?!那些牺牲的同志,为的是千千万万受苦大众的幸福,为的是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新中国!你却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你还有何面目面对死去的战友?”沈砚之沉默不语,抬眼望着老周,寻思着脱身之计。此时,风雪愈发猛烈,仿佛要将世间一切都吞噬。
就在这气氛紧张到极点的时候,只听“呯”的一声枪响,犹如晴天霹雳,沈砚之左胸中弹,棉袄絮像蒲公英般绽开,那份露出一角的工程师联络名单已染满污血,而这其实是留给中统特务的假名单。沈砚之倒在冰冷路边的那一刻,心中闪过一丝悔意。老周手中驳壳枪口轻烟渐渐散去,他缓缓蹲下身子,轻轻合上沈砚之瞪大的双眼,叹了口气,无比惋惜地说:“你曾经也是个有理想的人,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陈铁和吴小嘎默默无语,心中既为沈砚之的背叛感到愤怒,又为曾经的战友感到惋惜,眼眶不禁微微泛红。
故事到这儿,还没完呢。老周从怀里掏出一叠钞票,对吴小嘎说:“天亮前,你去沈砚之家,把钱给他老婆,让她去乡下老家躲一躲。虽然他丈夫背叛了革命,但家人是无辜的。”吴小嘎默默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忍。
最后,老周看着远方,坚定地说:“革命道路还很漫长,还会有更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牺牲的同志,更不能被敌人的威胁和诱惑动摇。我们要继续前行,为了信仰,为了新中国的明天!”陈铁和吴小嘎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之后,老周、陈铁和吴小嘎继续踏上革命征程,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风雪中,但信仰之光,照亮着前行的道路。
这正是:寒夜除奸险象生,叛徒背叛意难平。
正义终将驱黑暗,信仰如灯照前程。
编辑 孙洁

张长宁,1954年生于南京,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分别在南京日报、新华传媒集团从事新闻采、编业务3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