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八十年弹指一挥间。回首全民抗战十四载,中华儿女以傲骨作笔,热血为墨,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悲壮战歌。这歌,早已固化为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谱,镌刻在华夏大地之上。

怎能忘,1931年9月18日,日寇自毁铁路,栽赃嫁祸,数月间,东北全境沦陷,村庄夷为平地,三千万同胞坠入深渊,无数婴孩惨遭毒手。但是,抗联将士们无所畏惧,在零下四十度的林海雪原里忍饥挨饿,坚持与敌作战。
怎能忘,1932年9月16日,平顶山惨案,3000多乡亲集体惨死在日寇的机枪扫射之下,800余间房屋被烧毁,400余户惨遭灭门。这是日寇“三光政策”的铁证。

怎能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寇借口士兵失踪,悍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毅然吹响了全民抗战的号角。
怎能忘,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破,持续六周的大屠杀,日寇以刺刀乱捅、活埋、火烧等残忍至极的手段,将千年古都变成了尸山血海人间炼狱。两万余起凌辱妇女案件、30万同胞遇害。至暗时刻,国际友人拉贝先生的安全区、魏特琳女士的庇护所,为绝望中的生命撑起了希望。
怎能忘,1938 至1944年,长达6年零10个月的重庆大轰炸,日寇倾泻炸弹2万余枚,令1.2万无辜市民罹难。英雄的重庆人民“愈炸愈强”的怒吼,鼓起了埋葬日寇的声浪! 怎能忘,十四年里,日寇利用毒气战、化学战、细菌战、大屠杀、大轰炸、731部队的活人实验和推行的“三光政策”,在中国犯下了累累罪行,更给中国造成了极其深重的灾难:超3500万军民伤亡;逾6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文化瑰宝横遭劫掠;工业、农业、金融体系遭受系统性破坏;工业化进程延宕了半个世纪;给华夏民族造成的精神创伤更是至今阵阵作痛。
怎能忘,十四年残酷漫长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并没有被吓倒,而是愈挫愈强: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积极参战;儿童团放哨站岗;沂蒙山红嫂以乳汁为战士养伤;全国民众、爱国华侨纷纷捐款捐物支援抗战;“南洋华侨机工队”不惧安危,跨越重洋运送物资,为守护“抗战的生命线”勇于担当…… 这些凝固在时光里的剪影,正是民族脊梁的具象。全民皆兵,全民参战,中华民族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胜利来之不易,经验和教训值得珍惜!
八十年过去了,环看今日世界,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时有发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阴魂不散,世界并不太平。此刻,我们更应当清楚:和平不是天赐的礼物,而是生命捍卫的尊严;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能立足。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强大,不是为了称霸,而是要缅怀先辈、警示后人,筑牢和平的基石,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心连心、手挽手,凝聚起奋发向上的磅礴力量;吹响“勿忘国耻,强我中华”的行动号角,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力续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壮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