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归来
郭黎春
平台频频推送鲜切枝,千层金、尤加利、南蛇藤、乌桕、火棘……每一种都心仪。
心思说与岚:小院每周轮换一种花材摆放吧。想法出奇一致。她说,曾买过千层金、南蛇藤,易落叶掉果,好看不好养。厅角几枝就是去年买的乌桕,状态不错。这回先买山归来看效果如何。
山归来,听着名字就欢喜,看卖家秀,亦是我喜欢的风格,朴素而飘逸。
欢喜中亦好奇,究竟何植物堪当此诗意之名?
百度查得有菝葜(báqiā)、山踯躅(shānzhízhú)和野蔷薇三种植物别称“山归来”。
说眼前的“山归来”是菝葜(báqiā)鲜切枝。我不认同。对菝葜,不算熟悉也不陌生。椭圆叶革质、攀附茎多硬刺,球形果小而圆。此“山归来”与菝葜“山归来”比,除了果实形似,无叶无刺,更无菝葜张牙舞爪、飞横跋扈之奔放的野。菝葜野气的名字,耳朵听、眼睛看、心灵品,它就应该是菝葜。此“山归来”非彼“山归来”。
山踯躅因花色艳丽、花期持久,民间也有“山归来”别称。说山踯躅可能很多人不懂,若讲杜鹃恐怕没人不知了吧。其实山踯躅就是一种杜鹃花。所以,眼前的“山归来”一定不是山踯躅。
印象中蔷薇科植物也都有刺,有的细软,有的尖硬。当花友判断该“山归来”应是某蔷薇枝时,起初我也存疑。后与百度及商家多方印证,最终弄明白,眼前的“山归来”就是野蔷薇的果枝,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果实的统称。因其多生长于山林间,成熟的果实鲜艳夺目,宛如山野馈赠的礼物,至次年春仍不脱落,又因枝条舒展如“归来”之态而得名。其象征坚韧、回归自然,又因名字诗意,果实喜庆而成花艺新宠。
“山归来”,名字听着就让人浮想连篇,一帧帧画面串起童年、青春的美好回忆。
夕阳慢慢西沉,叠翠的山峦间冒出一群孩童,穿过乡野小路朝村口而去。他们欢快如小鸟,叽叽喳喳,争相炫耀山野战果——各色野果、野花、野草……
寂静的山野瞬间热闹起来,晚风中飘荡着日落后的清凉,以及满载而归的喜悦。
此时,“山归来”代表山野的馈赠、童年的零嘴以及收获的满足。
乡镇工作时,“山归来”是勤奋工作的汗水与摸爬滚打中成长的幸福。当汗水湿透的迷彩服披着落日流金的余晖,青春的词典没有疲惫,油亮的脸颊,上扬的嘴角写满完工的笑意。青春既懂享受“野花簪短笠,古藤络长松”的诗意,也食画鸡脚打牙祭的人间烟火。
归途中歌声荡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步入中年,“山归来”是自由、是自然、是自在,是历经千帆后的宁静与知足,是对生活质朴的热爱。
我们可以向山走去,路边的青葙、狗尾巴草,田埂上的野菊花,以及山中的芦苇、肾蕨,甚至是石松都可能被请入厅堂入画中。这是山赠予热爱生活人的花材,取之不竭。
山也会向我们走来。手指轻点,三枝“山归来”鲜切枝,搭乘快递从山林飞入小院。
“山归来”,好有力量的名字。它仿佛英雄凯旋而归,雄纠纠气昂昂!它又似谦谦君子舞动纤柔的枝条,豆大的青果如繁星点缀枝头,点与线共同勾画出独一无二的飘逸零乱美。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山归来”。山,归来;山归,来。小院等你……
2025年8月26日
作者简介:郭黎春,70后,福建省龙岩市人。喜欢花花草草,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并用美篇记录生活,分享感动,传播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