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赴爱情山(一)
樊卫东
河北省邢台市天河山风景区是中国的爱情山;是“七夕文化之乡,牛郎织女故里”。昨天上午,第十一届河北省七夕情侣节、第二十届中国邢台爱情节暨第十一届河北省“寻找今日织女星”活动颁奖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应主办方相邀,我们一行五人欣然前往。黎明时分夜色正浓,我们从涉县县城出发,沿着清漳河一路向西北方向行驶。平坦宽阔的省道213,是我县公路建设史上一座“躺着的丰碑”。车窗外是一片漆黑,沿途的美丽风光自然无法欣赏。这对于首次出省的我来说,难免心生遗憾。借着车灯,我发现山西的省道322更加宽阔平坦,双向八车道的一级公路。坐在飞驰的轿车里,没有丝毫颠簸的感觉。转眼之间,我们已经来到山西省左权县的麻田收费站。
天慢慢地亮了,车窗外充满佛系的嶂石岩地貌的连绵群山纷纷后退,偶尔看到远山是雾曚曚的,云雾缭绕,不是人间,胜似仙境。
当行至左权县王家庄村的公路上时,成群的喜鹊“拦”住了我们的去路。一车人正惊喜于如此“艳遇”,拿起手机抓拍时。受到惊吓的喜鹊,一飞而散。不知道喜鹊是给我们来报喜,还是去爱情山为牛郎织女七夕天河相会而搭桥的同伴。
如果说一次偶遇是惊喜,那么在宋家背、大南庄的公路上,我们两次惊扰喜鹊群聚,就不能不说是“罪过”了!它们是飞往天河山为这次颁奖助兴,还是为七夕牛郎织女相会搭桥而进行的最后彩排。我问青山,高山不语;我问河流,流水不言;我问秋风,飒风含笑;我问喜鹊,飞鸟低头;我问山谷,回响无声……
良好的植被环境,和谐的自然风光,天人融合的治理理念,自然会引来群鸟栖息。让我这个宅在十乡八里的工人,大开眼界。“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这话是不假的。
你若站在汾河岸上,便能懂得“地肥”二字的由来。那土地是坦荡而丰饶的,一层叠一层的黄,一波连一波的绿,都是大地的文章。秋来时,谷穗垂首,高粱擎火,麦浪翻金,整个晋中平原就像一幅被丰收染透的巨毯,厚重、温暖,让人想俯身去触摸这土壤的温度。
水也是好的。汾河如带,蜿蜒其间,水清时可见云影徘徊,雨过后则添几分浑黄的气力。而真正的水势却在壶口——黄河奔到此处,忽然收束,奋身跌宕,击石溅雾,吼声如雷。那不只是水,那是千古的奔流,是大地深处的呐喊与诗歌。
至于“五谷香”,那是山西最朴实的味道。暖黄昏里,家家灶头升起炊烟,新碾的小米熬成粥,冒着金黄的热气;女人手里搓着莜面,男人端一碗醋香扑鼻的刀削面,蹲在院口吃得满头大汗。那香,是粮食的香,是生活的香,是山西人用汗水换来的、踏实而绵长的滋味。
这风光,不只在山水,更在人间。你看那古寺檐角悬着的风铃,看那大院深处斑驳的砖雕,看那黄土坡上荷锄而归的农人……山西的美,是深厚而沉默的,它不喧哗,却自有分量。
同行的文友,趁势讲起了关于喜鹊的民间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