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事教育工作,我常年与家长沟通,接触过不下1000位家长。
其中也有不少是“学霸”孩子的家长。
通过长期观察,我发现这些学霸家长普遍具备一些共同特征。
第1个特征,学霸家庭的父母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成长格外上心。
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他们就每天坚持亲子阅读。
孩子上小学后,家长会每天陪伴在孩子身边,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这些小学阶段的好习惯,往往都是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出来的。
第2个特征是坚持学习。这些家长无论自身文化程度高低,都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
他们明白时代在进步,教育方式也需要不断调整。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们不会简单地批评或打骂,而是会主动寻找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而且,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培养出学霸,学霸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
清华大学做了调查,发现清华大学的学生90%来自于教师,医生,公务员家庭。也就是网上所说的“医师公”家庭。
尤其是父母双方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家庭,孩子最低学历也是本科以上。
第3个特征是原则性很强。这些家长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对于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非常清楚,绝不会随意妥协。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会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去引导,而不是一味迁就。
例如在孩子玩手机的问题上,学霸家长大多不会给孩子买手机。
而与之相对的,大部分“学渣”家长都会给自己的孩子买手机。
第4个特征是父母恩爱,家庭氛围温馨。
大多数学霸家庭都有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很少争吵,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能够感受到安全和温暖。
第5个特征是父母爱孩子但不溺爱。这类家长对孩子非常疼爱,孩子的正常需求他们都会满足,但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能够果断拒绝,绝不会因为孩子哭闹就妥协。
第6个特征是父母双方的教育观念高度一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配合默契,不会出现妈妈教育孩子、爸爸护着,或者爸爸教育孩子、妈妈护着的情况。
父母双方在原则上始终保持一致,让孩子明确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第7个特征是父母对待工作非常认真。父母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优秀的父母不仅在教育孩子方面做得好,在工作中也同样认真踏实、兢兢业业,在各自的领域表现出色。
第8个特征是家长高度自律。我发现一个规律:喜欢玩手机的家长,往往会带出喜欢玩手机的孩子。
而学霸家庭的孩子一般都不爱玩手机,因为他们有一对高度自律的父母。这类父母在孩子面前从不玩手机,也不追剧,不打麻将。
父母往往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父母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第9个特征是父母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这类父母愿意成为孩子的朋友,倾听孩子的心声。
当与孩子产生分歧时,他们愿意听取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想法。
如果孩子说得有道理,父母会认真考虑孩子的建议。孩子感受到被重视,自然也更愿意与父母交流。
第10个特征是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会提出过分的要求。
他们对孩子的评价很客观,既不过高期望,也不过分悲观,而是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设定目标。他们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第11个特征是父母愿意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成长。
在孩子小时候,他们每天进行亲子阅读;孩子长大后,他们会花时间陪孩子玩游戏、运动。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不仅身心健康,成绩也不会差。
第12个特征,父母带大的孩子比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学霸。
这是因为父母比爷爷奶奶更懂得教育,而爷爷奶奶除了会给孩子做饭,管孩子吃饭睡觉之外,在学习上很少指导,并且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容易沉迷手机。
综上所述,学霸是如何诞生的?学霸是父母用心培养出来的,是父母盯出来的,绝对不是单纯靠孩子自觉形成的。
每一个学霸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学霸的家庭。
这是我在观察了上千个家庭后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