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绿霉草原
绿霉在窝头上蔓成草原,绒毛细密,像初春的麦苗。李老四的操作台成了微型生态圈,蚂蚁在霉丝间开辟小径,搬运着救济粮的碎屑。
清算组贴最后通牒时,霉斑已爬上数控面板。ERR1983的故障码被绿色吞噬,像沉入苔藓沼泽的墓碑。
老张的工具箱是唯一没贴封条的。他取出王师傅的牛皮带,1981年的烙字被机油浸得发亮:“给你。结婚时系条新的。”
李老四接过皮带,手指在“比武奖品”上摩挲。窗外售楼处的彩旗飘进车间,正好盖住烧焦的工具柜。
搬家公司的卡车倒车时撞断了老槐树枝。枝杈砸在车间顶棚,漏雨处又添新洞。雨水冲淡绿霉,窝头化成黄浆,顺着地漏淌进老周的油菜地。
最后一天,退休老工人都来了。刘大脚踩着积水跳交谊舞,皮鞋踢起彩虹油花:“咱们厂啊——当年舞厅可是瓷砖地!”
老周榨了最后一壶菜籽油。油香混着焦糊味,人们传着壶嘴喝,嘴唇亮晶晶的。
李老四突然爬上操作台。霉浆溅满工裤,他举起管钳敲击顶棚钢梁:
“铛——1983年进厂!” “铛——1985年娶亲!” “铛——1988年娘瘫了!” “铛——2001年分房!” “铛——2003年娘走了!” “铛——2005年离婚!” “铛——2008年破产!”
每敲一记,钢梁震落铁锈如雪。人们仰头看着,像围观教堂钟楼。
清算组冲进来时,李老四正敲第七下。管钳脱手飞出,砸碎数控面板。蓝光爆闪瞬间,所有人脸上浮起幽魂般的青。
“疯子!”穿西装的人喊。封条终于贴满所有机器,连蚂蚁窝都没放过。
老张拉起李老四。两人深一脚浅踩过霉浆,留下串黏糊脚印。工具箱忘了拿,王师傅的皮带永远锁在了里面。
厂门外,售楼处正在抽奖。音响轰鸣中,老周喊:“油壶!谁要油壶?”
李老四接过油壶,突然奔向废墟。油菜花被推土机碾成花泥,他跪在地上刨,指甲缝塞满黄瓣。
“娘说...”他捧着花泥对老张笑,“油菜榨油最香...”
夕阳西下,废墟变金矿。老张望见车间顶棚的破洞漏出光柱,像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
夜风起时,售楼处彩灯亮了。模特笑脸变成巨幅广告,瞳孔里映出两个佝偻身影——一个捧着花泥,一个提着空油壶。
最后一辆搬家车驶过。车厢里堆着旧机床残骸,那根旧主轴从苫布缝隙支出来,裂纹里野草籽正发芽。
李老四突然唱起歌。跑调跑得厉害,像台报废的收音机:
“咱们工人有力量...每日每夜工作忙...”
老张跟着哼。两个破嗓子搅碎夜色,惊飞废墟上所有麻雀。
天明时分,推土机彻底铲平车间。苹果绿地面碎裂时,露出底下1983年的水泥地基,王师傅用改锥刻的字还在:
“人比机器经熬。”
太阳升起,售楼处放起礼炮。金纸屑落在老周头上,他正把最后一把油菜籽撒进裂缝。
油菜籽或许会发芽,或许不会。
但此刻,它们黑亮如眸,
静静凝视着,
这片埋葬过钢铁、
生长过绿霉、
最终开出房地产广告花的,
土地。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