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美祁连山》(下)
——走进秘境冰沟河
宋厚健
祁连山草原位于甘肃省与青海省交界处,横跨河西走廊,是中国最美的草原之一,被誉为“东方小瑞士”。这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夏季绿草如茵,野花遍地,雪山、森林、湖泊与草原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8月10日(周日)入驻祁连山冰沟河景区的第三天,也是我们《大美祁连山,秘境冰沟河》之旅的第四天。清晨,当薄雾被第一缕阳光穿透,万丈光芒从祁连山东麓冉冉升起,金色的霞光照耀在我们酒店北部的山峰,奇迹再一次光顾了我。这是我连续第二天目睹美丽的“金山”。记得我们从小生活在北京,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人,就是唱着“北京有个金山上”这首歌成长起来的。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不懈奋斗和努力,我们终于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这次“大美祁连山,秘境冰沟河”之旅,让我们真正感受和体会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感受了晚年退休生活带来的社会福祉,我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最美不过夕阳红,温柔而从容。当森林、草原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芒,仿佛是天地对人间的一次温柔问候。漫步在牛羊成群幽静的马兰花大草原之上,听鸟鸣婉转,看溪水荡漾,心中不禁发出一种平静而祥和的情怀。此时此刻,我想起那句“草原之约”,它不仅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追求,追求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我们生活追求的就是一半诗意一半烟火,心有繁荣似锦,眼有星辰大海,用自己手中的笔,抒写最美的锦绣河山。
祁连山,不只是地理坐标,它是心灵深处的诗和远方,站在祁连山垭口,仿佛触摸天空的辽阔与自由,目睹日月同辉的刹那,天地壮阔与历史厚重交织,风马旗猎猎,似在诉说千年丝路故事,弘化公主的坚韧回响耳畔,这一刻,自然与人文的,让人心生的自由与远方的向往汇聚在一起,大自然是最好的能量场,一花一草蕴藏着生命的伟大和力量。
清晨,漫步回到酒店,在圆餐厅享受自助早餐,这里的兰州拉面很给力,现拉现盛,温馨暖胃,韵味独特。每天早上来上一碗,汤鲜味正,口感丰富。吃完早餐,我们八点就要准时集合出发。今天我们的行程安排特别的紧,上午奔赴武威市参观凉州白塔寺,感受“凉州会盟”的历史意义和民族团结的融合与发展。下午第一站参观武威市博物馆,探索和研究当地民族(如汉族、藏族和蒙古族等)传统生活和艺术。第二站参观天梯山石窟,感受“中国石窟鼻祖”的魅力。
四、走进武威市感受凉州文化的历史和特点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描写出了边塞出征将士们的豪迈与洒脱,而凉州便是今天的武威。
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武威市总面积3.23万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142.73万人。下辖地区一个区3个县,分别是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视藏族自治县等等。闻名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便是在这里出土。这里历史悠久,自汉武帝开辟河西
四郡,武威就成为重要的军事要地。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 南凉、北凉、西凉都在这里建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凉州河的发源地,武威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形分为西南部的祁连山地,中部的走廊平原和东北部的沙漠。
武威市是内地进入河西走廊第一城,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这里历史辉煌、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是一座值得细细品味的城市。
(1)历史:
武威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 ,就有戎、月氏、乌孙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两千年前,十九岁的少年将军霍去病率兵两次征战河西大败匈奴,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遂命名武威。
(2)成就:
武威战略地位突出,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西走廊中心城市,是国务院命名的对外开放城市。武威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城市和中国葡萄酒城。
(3)文旅:
武威马文化也素来深厚,雷台汉墓著名的铜奔马以及铜马车仪仗队,是武威作为“天马之乡”的见证,尤其是凌空踏鸟飞驰的铜奔马,它的出土惊艳了世界,当之无愧地成为武威最出彩的城市名片。武威历史上最辉煌时,曾是西北地区仅次于西安的第二大城市。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历史上的光辉岁月,给武威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在武威市区就有文庙,雷台和鸠摩罗什寺及大云寺等名胜古迹,郊区有海藏寺,白塔寺和天梯山石窟等历史胜迹。
早餐之后,我们想乐时光A、B团全体84名团员各自乘坐旅游大巴8奌钟准时从冰沟河景区出发奔赴武威白塔寺,中途在安门服务区稍事休息,于上午10点15分顺利抵达白塔寺景区。
白塔寺,又名百塔寺,藏语称夏珠巴等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东南20公里的武南镇西塔村,为藏传佛教凉州四寺(白塔寺、莲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迄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1247年,为解决西藏归属问题,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简称“萨班”)与蒙古汗国皇子、西路军统帅阔端在武威白塔寺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谈”并颁布《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西藏从此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白塔寺因此成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1251年萨班圆寂、阔端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悼祭活动,并修建了高约42.7米的藏式喇嘛灵骨塔1座,周围环绕着高低不等的白塔99座,白塔寺因此又被称为百塔寺。
白塔寺的主要景点包括塔林、白塔寺遗址、萨班灵骨塔、凉州会谈纪念馆等。
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抵达白塔寺景区后,大家走下车纷纷与景区大门之外书有“凉州白塔寺”五个红色大字的白色雕塑打卡留念。白色雕塑以“凉州会盟垂千古”为主题。
走进阳光普照下的武威白塔寺,白色的塔身泛着湿润的光泽,飞鸟掠过塔尖时的翅声,反而让这片塔林更显寂然肃静。
70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蒙古汗国皇子阔端与西藏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凉州会盟”,不仅奠定了日后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基础,揭开了西藏发展史上新的一页,还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树立了典范,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事件。
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河西走廊连接中原与西域,并与北方草原和西南高原接壤,这样的地理区位决定了以祁连山、黄河为中心的一大片区域,自古以来就是不同民族来来往往、共生共融的典型地区。
萨班灵骨塔遗址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其历史背景与1247年凉州会盟及萨迦班智达的历史贡献密切相关。元末因战乱毁坏,明清两代曾重修;1927年武威大地震导致塔体坍塌,仅存遗址塔基(残高约5.4米);2001年国务院拨款修复,按元代原貌重建塔院。
凉州会谈纪念馆毗邻白塔寺遗址西南200米,2003年建成,为藏式框架结构现代建筑,展厅面积3200平方米。该馆以1247年萨班与阔端的凉州会盟为核心主题,促成西藏纳入元朝版图,年接待观众约5万人次。
凉州会谈在中国的民族关系史和汉、藏、蒙民族史上都写下了厚重的一笔,它奠定了西藏归属中央政府行政管辖的基础,并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的政治格局和文化格局。2019年8月“凉州会谈”第一次被编入高中历史课教材。
上午参观结束,我们乘车来到武威市伊宁东乡手抓餐厅用餐。这家清真餐厅的手抓羊肉特别著名,它是东乡族人民的特色菜,已有上百年的制作历史。其肉质鲜嫩无膻味,常配椒盐、蒜瓣食用,因徒手抓食得名,现为河州饮食文化代表。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也是我们此次出行的一大乐趣,大家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共同享受美味佳肴,以满足自己的食欲与味蕾,本身就是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
午饭后,我们乘车来到武威市博物馆参观游览,听取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介绍。
武威市博物馆,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宣武街姑臧路25号,成立于1982年9月,是一座集文物陈列、古建筑群展示、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多功能博物馆,被评定 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该馆占地面积36861.3平方米,建筑面积19821.77平方米。
截至2024年5月,武威市博物馆馆藏文物46191件,其中一级文物170件,二级文物283件,三级文物631件。馆藏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汉简、汉唐木雕、西夏木版画、西夏文文献、明代大藏经、清代水陆画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佛教文物、少数民族文献文书等文物特色鲜明,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武威市博物馆的藏品总量在省内仅次于甘肃省博物馆和甘肃简牍博物馆,在全省14个市(州)居第一位。
武威市博物馆是了解河西走廊历史、丝绸之路文明和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被誉为“凉州文化的百科全书”。
武威市博物馆已列入“十四五”时期国家卓越博物馆发展计划,是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省级中小学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等,2024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走进武威市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历史悠久的文物。彩陶、玉器、青铜器……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和传说。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铜奔马“马踏飞燕”,那生动姿态、精湛的技艺,其矫健的造型展现了汉代青铜铸造工艺的巅峰,被誉为“中国旅游标志”原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我们可以感受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们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更加珍惜脚下的路该怎么走。这次参观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历史文物方面的知识,还激发了我对历史文化创作的浓郁的兴趣,我希望以后更多机会参观这样精美的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观结束,随后我们乘车前往下一站天梯山石窟参观游览。
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凉州大佛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的张义镇中路乡灯山村,创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387—439年),由北凉王沮渠蒙逊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和能工巧匠开凿。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相继营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天梯山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学术界有“石窟鼻祖”之称。
“历代延续修建,文物层叠分布”是天梯山石窟中壁画和雕塑的重要特征。天梯山石窟现存洞窟三层,共18个。有凉州八景之“天梯积雪”的自然景观。
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2月25日,天梯山石窟被正式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在我们进入景区之后,首先能看到的就是天梯山石窟陈列馆,但是这个陈列馆现在处于关闭状态,如果说想要参观里面陈列的一些壁画,还有资料,我们可以到武威博物馆去参观(第一站已参观)。
天梯山石窟是由凉州著名的高僧昙曜开凿的,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昙矅这个人如果你去过云冈石窟,就一定不会陌生。在云冈石窟的入口,有一座昙曜的雕塑,在景区里面还有著名的昙曜石窟。也就是说,天梯山石窟和云冈石窟同出一人之手。凉州模式的石窟工艺,是如何推广到全国范围的呢?走到罗汉洞,从这个位置开始,我们穿过罗汉洞之后就能够真正的看到这个天梯山石窟了。
说到凉州模式的推广,这最早就要追溯到1600年前了。根据历史记载,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从姑臧迁宗族吏民三万户至平城,其中有僧侣3000多人,这一数字,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武威人口众多,佛文化兴盛,在迁往大同的时候,留下了一批能工巧匠,他们𣎴愿意东迁,于是一路向西来到了敦煌,由此也促成了敦煌佛教的兴盛,使敦煌成为继凉州之后的河西佛教中心。
前方关闭的区域,里面小洞窟的佛像,按理来说,应该是在陈列馆里参观的,但现在全部都挪到了武威博物馆去了。
我们现在仅能看到的大佛窟,它其实是建在整个水库之下的,我们现在走的栈道就相当于一个大坝,整个把水给拦住了。石窟背后的山便是天梯山。天梯山山脉巍峨,陡峭险峻,所以有了天梯山这个名字。
山巅是常年积雪的,俗称“天梯积雪”,这也是凉州八景之一。看着周围的环境,西域的荒凉质感扑面而来。
关于我们看到的大佛,还有一段传奇故事。据说在北凉时期,天子出征,不幸死于战事,沮渠蒙逊暴怒,因为他(得到的)占⺊信息是吉利的,沮渠蒙逊就叫来僧人大骂他无能,佛教无用,还下令停止支持弘扬佛法,驱逐了在凉州城里的所有僧人,违令者杀无赦,僧人们就来到天梯山石窟祈求保佑,一尊佛像就流下了眼泪,佛祖好象知道了僧人们即将大难临头,这件事就传到了沮渠蒙逊的耳朵里,他匆匆赶来,真的看见佛像在流泪,沮渠蒙逊恍然大悟,他知道自己难兔酿成大错,也是因为这件事,凉州僧人终于幸免遇难。
为什么说天梯山石窟是石窟鼻祖呢?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炳灵寺石窟始建于公元420年,天梯山石窟始建于公元412—439年。从年代上来,天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基本相当,但北魏时期莫高窟并不出名,也没有对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产生直接的影响,反而是凉州的僧人以及凉州石窟声名显著,对莫高窟和敦煌的佛教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莫高窟在历史上出现的开凿盛期就是北魏孝明帝时期,也就是公元516年到528年左右,这种种迹象也都表明了天梯山石窟确实是石窟鼻祖。
来到天梯山顺着蜿蜒的山路拾阶而上,不一会就走到了赫赫有名的大佛之前,在窟内,直接映入眼帘的这位大佛,据说他就是释迦摩尼,在他的两边分別站着他的两位徒弟,阿难和迦叶,旁边依次还有两位武将佛,大佛的右手向前伸,仿佛在上课,正在给弟子们讲经说法,菩萨们的表情各不相同,有的微笑,有的狰狞,两个徒弟像是大佛的助教,武将佛像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我还发现大佛的脸正正方方,手指和脚趾几乎一样长,在佛的眉心,有一个红色的点……太威武了。
天梯山石窟第13号窟,此窟为穹窿式敞口窟,窟高30米,面阔19米,进深6米。内有7尊石胎泥塑造像。主尊释迦牟尼佛高28米,两侧分别是二弟子(迦叶和阿难)、二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二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和西方广目天王),两侧塑像均高21米。南北两壁为历代壁画,内容丰富,精妙绝伦,堪称古代塑像绘画艺术的精品。
整整一天的旅游观光行程充实而饱满,大家多少也感到有些疲惫,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马不停蹄地开赴返回酒店的路上,有些老年人和小朋友都在车上睡着了。而我靠窗而坐,丝毫没有困意,一路在欣赏沿途的风景。中途,我们在武威市金玛银都大酒店用餐。走进金碧辉煌的用餐大厅仿佛走进婚礼现场,让我亲身感受到当地旅游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明天我们还有最后一天的行程,就要踏上归家的路途。几天来,大家吃在一起,玩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今天在这里享受高规格的晚餐,大家聚在一起特别的开心,一扫旅途上的辛苦和劳累。
五、走进水墨丹霞景区
8月11日(周一)入驻冰沟河景区的第四天,也是我们《大美祁连山,秘境冰沟河》之旅的第五天。清晨,天不亮我就爬起了床,开始收拾自己的行囊。吃过早餐后,办理完退房手续。八点钟,我们想乐时光A、B团的全体人员准时乘坐旅游大巴奔赴这次旅游观光的最后一站——兰州水墨丹霞景区。
水墨丹霞景区是一处以丹霞地貌为特点,融合了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的风景名胜区。这里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纹理闻名,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1)地理位置:
水墨丹霞景区通常位于中国丹霞地貌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如甘肃、广东、福建等地(具体位置需根据实际景区确定)。这里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适合自管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2)景观特色:
①丹霞地貌:景区内红褐色的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溶水侵蚀,形成顶平、身徒、麓缓的奇特山体,与蓝天、绿树相映成趣。
②色彩斑斓:岩石因矿物成分不同而呈现红、黄、橙、紫等丰富色彩,尤其在晨昏时分,霞光映照下更显绚丽。
③水墨意境:远观山峦如淡墨泼洒,近看纹理似工笔细描,山水交融间尽显中国古典美学意境。
④生态多样性:景区内常有珍稀动物植物栖息,是自然观察的好去处。
从祁连山冰沟河景区出发,抵达兰州水墨丹霞景区乘坐旅游大巴耗时约3.5个小时,距离约270多公里,加之沿途休息时间,大约需要4个小时。一路上,马不停蹄、鞍马劳顿可想而知。在大家的期盼中,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终于抵达了丹霞名府七彩庄园。
走进兰州永登县丹霞名府七彩庄园,仿佛置身在精美、典雅的苏州园林,这里的景观打造的“咫尺乾坤,移步换景”。小桥流水,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粉墙黛瓦,水岸两系经纬分明,建筑风格意境深远。中午在这里品茶用餐,完全缓解了我一路上奔波的疲惫感,整个人立即轻松下来。茶足饭饱,余兴未了,我又绕着整个院子打卡留念,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里。
下午,我们直接抵达了景区。由地接小邰购买了景区门票和观光车票,然后开启了我们的丹霞之旅。
在这里你可以体验一下与众不同的丹霞地貌之旅,兰州水墨丹霞旅游景区,一个城市近郊的奇迹之地,正等待着我们的探索。兰州水墨丹霞旅游景区,坐落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林屏镇杏花村,这里是黄河之畔的瑰宝,也是甘肃省文旅的重点项目,景区规划总面积巨大,是中国已发现的同类地貌中面积最大的。这里的地貌奇观形成于白垩纪至第三纪,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杰作,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流水侵蚀,红色砂岩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壮丽景观。2023,这里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5年又荣鹰全国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成为西北地区文旅消费升级的标杆。景区内,观景平台错落有致,丝露霞光、丝露雄鹰、飞天探索等七大观景平台,让你多角度、全方位地欣赏丹霞之美。此外,丝路在途景观大门,沙韵驼铃景观大道等景观设施,更是为你的游览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进入景区,首先乘坐景区旅游大巴,随后步行玉丹霞栈道接驳车,去乘坐观光车,一路穿过丹霞崖壁,远处壮丽的风景开始一一展现,到达海拔1949米的丹顶揽胜观景平台,这里也是整个景区的绝佳之处。如果你不想爬楼,还有直达电梯供你选择。登高远眺,环顾四野,丹霞群峰连绵不绝的铺展于天地之间,苍茫辽阔,横无际涯,光影交织,气象万千,一片水墨丹霞,一幅水墨丹青。继续乘坐景交车,沿途多处仍在建设施工,车不停靠,无法深入探索。接着来到丝路霞光观景台,近距离欣赏丹霞族。这画卷黄橙相间,浓淡相宜,沟壑丛生,瑰丽而奇幻,亿年沧海桑田,一瞬映入心间。水墨丹霞景区尚未完全竣工,路线也不固定,自由度欠缺,但瑕不掩瑜,其自然风景依然算得丹霞地貌中的精品。
整个一周的旅游观光行程就将结束。傍晚,我们乘车来到兰州金谷宾馆用餐,刚好我们A团一位女同志68岁生日,大家一起为她庆生。在热爱而又喜庆的氛围中,我们圆满结束了这次《大美祁连山,秘境冰沟河》之旅。
在赶赴兰州火车站的路上,天空下起了大暴雨,大家团结协作,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踏上了返回北京的列车。
六、大家的收获和体会
甘肃这片神秘的大地,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厚重与沧桑。盛夏时节,我有幸随想乐时光A团《大美祁连山,秘境冰沟河》之旅造访了天视藏族自治县冰沟河景区,这次旅程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壮美和鬼斧神工,更让我感受和体会到了浓郁的藏族民俗风情与贴心的服务,仿佛在诗与远方之间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
冰沟河以其震撼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这次旅程不仅让我领略了甘肃的自然与文化的魅力,更使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温馨、温暖与和谐,正如一位大妈所说:“这趟冰沟河之旅,真的来对了”。
李俊英:大美祁连山之旅,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山川河湖,森林草原,历史古迹,博物馆的珍藏,更让我们接触了更多高人高见好朋友,听到了不一样的人生真谛。感谢都天宝和地接邰导的热心、帮助,特別是对小孩子的耐心解答,细心叮嘱。
为想乐时光的经营理念和对业务能力的提高点赞,都天宝不仅仅尽心尽责,带领大家完美的完成此次行程。
愿我们都要保重身体,继续前行,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感谢,满足,完美。
神农氏:同行的朋友们,我们这次旅途最大的不同是这次团里有一位能够给我们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提供正能量的朋友,文章积极、向上、乐观、豁达,从日常平实的生活点滴中寻找快乐,能够治愈心底深处的一些不开心,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感受,感谢作者!
玉树琳风:都天宝,昨天突遭下雨,我们老年人行动不便,多谢都导爱心相助 ,大雨中帮我们带路、拉箱子,令我们非常感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一路辛苦了!十号家庭
都天宝:叔叔阿姨们,我们从初识的陌生到彼此包容理解,一路同行,一起游览祁连山美景、一起享用西北特色美食、一起聆听关于西北的故事。 希望此次出行想乐时光排出的领队都天宝、导游凯文能给您的祁连山之行留下独特的回忆。随着火车缓缓行驶,咱们为期7天的祁连山之旅也要告一段落了。
非常感谢各位叔叔阿姨们一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也感谢大家选择想乐时光出游。
叔叔阿姨们,正点到达北京西站的时间是13:39。大家带好随身物品,出站就不集合了!
祝叔叔阿姨们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大家回家途中注意安全,到家后在群里报个平安。好好休息,期待您与想乐时光再次同行。
作者简介:宋厚健,1959年7月4日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政工师。
1985年8月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1985年8月至1988年8月在中国文学函授大学中国文学专业学习。曾先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司法部、中国华侨旅游侨汇服务总公司、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工作,现在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退休干部。
《文学月报》杂志社签约作家,《白鹭文刊》杂志社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文学联盟知青分盟副主席。曾参与《毛泽东图书辞典》、《人镜丛书》等图书编辑撰写工作。责任校对了《瞿秋白与鲁迅》等图书。荣获全国文学大奖赛多项大奖。在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