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品古韵】5097 涧水已添流渐远,市尘浑不过浮桥(赏析一首优美的诗)作者║阿春(辽宁)主播║沈水之北

【诗与大地 春品古韵】
涧水已添流渐远,市尘浑不过浮桥
(赏析一首优美的初秋诗)
版主║作者║阿春(辽宁)
主播║沈水之北

秋天是宁静的,更是清透开阔的。喜欢秋天的人,必有与众不同的审美与心境。我们来分享一首南宋诗人韩淲的诗,写尽了初秋之美。
立秋后一日闻雨
宋. 韩淲
秋来便觉雨萧萧,
凉入西风百虑销。
夜静竹窗声自起,
昼閒松院影长摇。
苦无车马能来往,
却有樵渔破寂寥。
涧水已添流渐远,
市尘浑不过浮桥。

韩淲,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我国南宋诗人。他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官职,最终因自身性情的原因而选择了归隐。
立秋后的一场雨,让诗人诗情迸发,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舒朗的佳作。
“秋来便觉雨萧萧,凉入西风百虑销”,首联一开始就将题目点了出来,秋天来临的时候,尤觉雨声萧萧;西风带着凉意吹拂过来,让人心中的忧虑都烟消云散了。
在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豁达开朗的胸怀,让读者看到了诗人疏放的形象,受其情感力量的感染而心境通透。
“夜静竹窗声自起,昼閒松院影长摇”,夜静的时候,窗外的竹声不时响起;白天天气放晴,院子里的松树投下长长的影子。
颔联是纯景语描写,具有生动的画面美感,采用了多个角度。
首先,从时间角度下笔,分别将黑夜和白昼的情景勾勒下来;又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把竹声与松影的形象临摹出来。诗人运用动与静两个角度的结合,借助较为细腻的描绘,让画面的生动性得以饱满的诠释。
诗人在此选择竹、松两个物象入诗,除了要烘托环境的安逸幽致,还在于借物言志,借竹、松表达孤高淡泊的性情。
“苦无车马能来往,却有樵渔破寂寥”,尽管没有车马从这里经过,好在有樵夫和渔夫与我为伴,破除了寂寥。
颈联两句构成了工整的对仗,贯穿着严谨而又舒畅的逻辑关系。
“苦”字,是一种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表达,诗人真正要诠释的是环境的安静及他喜欢安静的性情。
“樵渔”的添入,呈现了诗人生活的朴素与充实,将如同樵渔般淳朴淡泊的情怀,含蓄地体现出来。
“涧水已添流渐远,市尘浑不过浮桥”,山涧中的水位悄涨,流水滔滔向远方,那市井中的尘嚣,从来都不过浮桥。
尾联将全诗情感升华。“涧水已添流渐远”,是诗人眼见的景象,代表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及最终恢复释然的心境。
“市尘浑不过浮桥”,看似写景,实则也是在写诗人的心境,表达其孤高情操。
从尾联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诗人从容淡泊的隐者形象,充分读懂他如山如水、如竹如松的隐者情怀。
2025.8.23

【作者简介】
董莹,网名阿春,大学本科毕业。68年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下乡。回城后进工厂,做团书记工作,后从事教育工作,至退休。
热爱生活,爱好文学,喜欢写作。

【主播简介】
沈水之北,一个从小到老都一直热爱朗诵艺术,而却未能作为专业的企业管理者。学校示范教学的课堂;军营欢庆节日的舞台;企业万人聚会的礼堂等都曾留下过我的影音。退休后, 才有了全身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间与空间, 秉承自娱自乐,陶冶情操, 以诗会友, 玩出品位之宗旨踊跃参加各种朗诵活动并获奖。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
【诗与大地·驼铃】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诗评】
【诗与大地·红枫】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