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看人道和天道
作者/刘斌
经典人道
狙者类智而非智也,愚者类君子而非君子也,戆者类勇而非勇也。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幽莠之幼似禾;骊牛之黄似虎;白骨疑象;碔砆类玉。此皆似是而非也。《长短经知人 》
译文:骄傲自信的人看起来有智慧其实并不聪明。
愚眛简单的人看上去像个君子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君子。
憨厚鲁莽的人好像是很勇敢其实不是。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大多表现得颇有智慧。
败坏国家的官员往往表现出忠心耿耿的样子。
混杂在禾苗里的莠子在幼苗时期与禾苗几乎没有区别;
黑牛长上黄色的花纹外观很像老虎;
白骨看起来如同象牙;
精美光泽的石头很容易与玉石混淆。
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事物(很容易迷惑人)。
感悟天道:
通过自然与人事的类比,说明表象具有欺骗性,需通过多维度观察(如言辞、行为、逆境反应等)才能识别人心。
要提防假先知。他们披着羊皮来到你们这里,里面却是凶残的狼。
从时间来说,许多人早就应该做师傅了,却还需要有人把大道的基本原则重新教导他们,甚至成了那需要吃奶、而不能吃干粮的人。
要知道,凡是吃奶的人,都对仁义的道理不熟悉,因为他是个小孩子; 不过干粮是给成熟之人吃的——他们经过实践,识别能力得到操练,才能分辨善恶。
所以只有认知足够,才能辨别出似是而非的假象,认知不够时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