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火中涅槃
周文瑾再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陌生的土炕上。空气中弥漫着草药的味道,窗纸上映着昏黄的油灯光晕。
"醒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周文瑾转头,看见个满脸皱纹的老婆婆正在捣药。
"这是...哪里?"
"李家沟。"老婆婆递过一碗药汤,"你在火场里晕倒了,是俺儿子把你背回来的。"
周文瑾猛地坐起:"还有个姑娘...柳青呢?"
老婆婆摇摇头:"只看见你一个。火太大,没人敢久留。"
周文瑾挣扎着要下床,却被按住了。老婆婆叹气道:"镇上都传遍了,说那姑娘...没救出来。"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心头。周文瑾愣在那里,半晌说不出话。忽然摸到怀中硬物——是柳青给他的那块玉佩。
第十八章 荒原谣传
养伤的日子里,周文瑾渐渐了解了情况。李家沟离黄土坡有二十多里,村民大多知道学堂着火的事,但版本各不相同。
有人说柳青是故意纵火自焚;有人说她是为了救学生才困在火场;还有人窃窃私语,说看见她趁乱逃走了。
"镇长家这几天像热锅上的蚂蚁,"老婆婆的儿子李铁柱说,"新来的杜校长要追查火灾原因,镇长却急着把事情压下去。"
周文瑾心中燃起一丝希望。既然没找到尸体,或许柳青真的逃走了?
他开始悄悄打听消息。李家沟有个媳妇的娘家在黄土坡,说火灾那夜确实看见个姑娘往北边跑了,但天太黑没看清模样。
第十九章 北行寻踪
伤刚好些,周文瑾就踏上了寻找柳青的路。他不敢走大路,只能沿着荒原上的沟壑北行。怀里揣着干粮和那块玉佩,仿佛这就是全部的念想。
北边是更荒凉的地界,村落稀疏,往往走一天都看不见人烟。有次遇上狼群,他爬上一棵枯树熬了一夜;有次掉进冰河,差点冻死在水里。
但总有些微妙的线索支撑着他——某个牧民说见过个穿蓝布衫的姑娘买过馍;某个猎户说山洞里似乎有人住过的痕迹...
最让他振奋的是,在一处山神庙里,他发现了墙上的刻字:"周先生,我往北去了。"
字迹清秀,分明是柳青的手笔。
第二十章 绝处逢生
追踪到第七天,周文瑾病倒了。荒原上忽降大雪,他躲在一个岩洞里发着高烧,迷迷糊糊中只觉得生命正在流逝。
恍惚间,好像看见柳青来了。她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端着药碗。
"先生,"她的声音那么真实,"把药喝了。"
周文瑾努力睁眼,发现不是幻觉——真的是柳青!她瘦了很多,脸上有冻疮,眼睛却亮得惊人。
"你..."他一时哽住,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柳青扶他喝药,动作轻柔:"那夜我原本想一了百了,可是看见先生冲进火场...我就从后窗逃了。"她垂下眼帘,"我知道若是不走,先生绝不会独自逃生。"
原来她一路北行,在这个岩洞暂住。今日出去找吃的,回来就发现周文瑾倒在洞里。
第二十一章 洞中岁月
周文瑾在岩洞里养了半个月伤。柳青很会照顾人,采草药、煮粥、生火,样样做得妥帖。洞里虽然简陋,却被她收拾得干干净净。
他们很少说话,却有种无言的默契。白天柳青出去找吃的,周文瑾就整理洞府;晚上两人围着火堆取暖,听外面风啸雪吼。
有次柳青发烧说胡话,抓着周文瑾的手喊"娘"。周文瑾守了她一夜,想起自己早逝的母亲,心中酸楚难言。
天亮时柳青醒了,看见两人交握的手,轻轻抽了回去。"对不起..."她背过身去,耳根却红了。
周文瑾忽然鼓起勇气:"等开春了,我带你去省城。"
柳青没有回头,但周文瑾看见她的肩膀微微颤抖。
第二十二章 意外来客
开春前最冷的那天,岩洞里来了不速之客。
当时周文瑾正在教柳青认字——他用木炭在石板上写字,柳青学得很认真。忽然洞口传来响动,两人警觉地躲到暗处。
进来的是个猎户打扮的中年人。看见洞里的生活痕迹,他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有人呐?借个地方避避风。"
周文瑾犹豫片刻,还是现身了。猎户很健谈,说自己是追狐狸来到这里的。但周文瑾注意到,他的猎枪太新了,根本不像常用工具。
夜里,周文瑾假装睡着,果然看见猎户悄悄起身,从怀里掏出张纸比对——分明是通缉令!
就在猎户举枪的瞬间,柳青突然从暗处扑出,将一盆热水泼在他脸上。周文瑾趁机夺过猎枪,将他制服。
从猎户身上搜出的通缉令让两人心惊:镇长悬赏一百大洋抓他们,死活不论。
第二十三章 再度离别
必须离开了。猎户虽然被捆住,但同伙迟早会找来。
"往北是边境线,"周文瑾研究着猎户的地图,"过去就是绥远地界,镇长的手就伸不过去了。"
柳青却犹豫了:"先生...真要为我放弃一切吗?"
周文瑾握住她的手:"从决定带你走的那天起,我就做好准备了。"
他们连夜北行。雪地里行走艰难,柳青身体弱,走一会儿就喘不过气。有次她滑下山坡,周文瑾拼命拉住她,自己的手臂被岩石划得鲜血淋漓。
天亮时,他们看见远处有车队——是镇长的搜捕队!
"分开走。"柳青突然说,"我引开他们,先生往西边渡口去。"
"不行!"
"必须有一个人活着。"柳青解下玉佩塞给他,"若是我...先生替我看看外面的世界。"
说完她转身向另一个方向跑去,还故意弄出很大声响。周文瑾想追,却听见搜捕队的叫喊声越来越近...
第二十四章 边城偶遇
周文瑾最终没能追上柳青。他在渡口等了三天,不见人影,却等来了搜捕队。只好先渡河到绥远地界。
边城风物与荒原大不相同,街上走着蒙古人、回民、汉人,语言混杂。周文瑾在茶馆找到份记账的活儿,暂时安顿下来。
他每天都在打听柳青的消息,却石沉大海。有时半夜惊醒,总觉得听见柳青在唤他,开门却只有塞外的风沙。
转机出现在一个雨天。周文瑾去邮局寄信,看见个熟悉的身影——老校长!
老人更佝偻了,看见周文瑾时激动得说不出话。原来他被辞退后,来边城投奔儿子。
"柳青姑娘..."周文瑾急切地问。
老校长神色黯然:"那孩子...听说被镇长抓回去了。"
第二十五章 夜探牢笼
周文瑾当即就要回黄土坡,被老校长死死拉住:"你这是送死!"
"我不能丢下她不管!"
老校长叹口气,从箱底找出张地图:"镇长把她关在自家后院的地窖里。这是当年修地窖的工匠画的图。"
当夜,周文瑾就踏上了归途。老校长的儿子找来几个朋友帮忙,都是当年受过周文瑾恩惠的学生家长。
他们计划很周密:趁镇长去县里开会时动手,有人放风,有人接应。周文瑾只要负责带柳青出来。
然而当他们潜入镇长家后院时,发现地窖是空的!只有柳青常戴的那根银簪落在地上,簪身有凝固的血迹。
看守的婆子被抓住后战战兢兢交代:柳青三天前被卖给了人贩子,说是要运到口外去...
(后续章节待续)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