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颁奖典礼文学采风 部分作家合影)
2025年8月20-23日,由中国文学网,中华作家网,环球文学网等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文学采风系列活动在北戴河、山海关、老龙头景区成功举办。
中华作家网2025年8月北戴河采风:
临沧海之遐想
王云霞
沐浴着浅秋温柔的海风,信步登上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老龙头石头城的古老而坚实的建筑、仰望澄海楼,抚摸斑驳的古老城墙,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此刻,又徜徉在北戴河辽阔的大海边,眼前是一望无际、波浪滔天的大海,白浪排排怕打着海岸,海风中夹带一丝淡淡的咸味,诱惑着嬉戏玩耍的游人们。瞭望苍穹之下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胸中卷起层层波澜,产生无限遐想。
北戴河以海纳百川的大海自然风光成为著名的避暑圣地,更以诸多的历史典故、诗词遗存和众多的历史遗迹享誉华夏。
自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的足迹和诗词佳作遗留在北戴河的风雨沙滩上,虽然拍岸的浪潮已经冲刷了古圣先贤的足迹,但却在中华民族的文史上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篇。
此刻,我们追寻着古圣先贤们的足迹而来,循着悠悠诗风古韵,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心潮起伏,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们豪迈的诗篇:
曾记否,历史上一代枭雄曹操曾怀着豪情壮志,在这里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诗词,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所作,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豪情。展现了其政治家和诗人的理想和豪情,他将个人政治抱负融入自然景观,开创了山水诗的政治隐喻传统。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北戴河》中“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
此诗词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将北戴河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清冷的意境。
清朝词人朱彝尊《北戴河》诗句中:“海气蒸云白,山光入座青。”
通过色彩对比和动态描写,生动地描绘了北戴河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描写北戴河自然风光的诗词和借大海抒怀的诗句很多,但我们最熟悉的依然是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毛主席雄才伟略,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词,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融合的典范,既接地气又情怀豪迈,读来既通俗易懂令人血脉贲张。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1954年)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的这首诗写于1954年夏季,当时他正在北戴河一边疗养一边工作,恰逢风云突变,白浪滔天的大海激发了诗人的豪情,于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游了一个小时之后,更加激发了豪情,于是突发灵感,挥毫泼墨,一气呵成,把诗人和政治家的怀古忧思和感慨豪迈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词采用对比手法,将激烈的自然景象与历史纵深相结合,暗含超越古人的政治抱负。即描写了北戴河波浪滔天的辽阔壮观,又抒发了时代的往事变迁和感怀。
今天,我们中华作家网的获奖作家和诗人们有幸同行来到秦皇岛北戴河这片充满诗意的大海边,登高望远,瞭望大海,浮想联翩,一种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同时我们也充满豪情壮志,虽然我们生活的年代与古圣先贤们所处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我们都很普通平凡,但依然有家国情怀,有浪漫遐想,我们生逢盛世,通过我们手中的笔,记录时代带的变迁,讴歌时代的发展,赞美美好的生活,抒发内心的情感。这不正是作为文人墨客对社会稳定发展所尽的责任吗!正如毛主席所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敬仰古圣先贤,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更创新发展,谱写出讴歌新时代的壮丽诗篇,无愧于这最好的时代。
作者简介:
五彩云霞,网名五彩云霞。中国作家文学联盟会员;北京市青少年诗词协会会员。北京市丰台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爱情诗刊终身会员。近年来在多家平台发表诗歌散文。也有被市、区级刊物和网络收录、获奖。2023年获得第二届中华作家网及多家主流文化机构举办的中国第二届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暨杭州西湖诗会奖章;第二届中国“陶渊明”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最佳诗歌奖”。2024年获得第二届炎黄杯中外文学艺术精英赛金奖;“讲好中国故事”最美诗歌;圆明园世界笔会文学艺术采风创作中国龙奖章。2024年第二届“李白杯”《中国诗歌.百家》文学大赛“实力诗人”称号。其作品也被丰台区作协纸质刊物“卢沟月”、“兰亭诗画”等杂志收录入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