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绘山河 文脉续新章——三山五岳书画研讨与抗战展落幕
编者按:
泰山脚下墨香浓,文脉薪传意更隆。2025年8月26日,“三山五岳文化旅游万里行活动第二批指定书画作品研讨会”与“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书画展”同步启幕,一场以笔墨为媒的文化盛会,在秋阳下书写出传承与创新的动人篇章。
三山五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书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此次研讨会不仅甄选出入围的五幅佳作,与首批作品共筑“七把文化密钥”,更以“文化赋能文旅”为核心,汇聚领导、专家、艺术家的智慧,探讨书画作品与三山五岳文旅资源深度融合的路径——从实地创作的初心故事,到文创开发、主题线路的创新构想,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的努力。而同步开启的抗战胜利80周年书画展,更让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交织,让文化传承有了更厚重的底色。
这场盛会,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文旅融合发展的探索;既是对峥嵘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文化自信的践行。相信随着“三山五岳文化旅游万里行”活动的推进,这些饱含匠心与精神的书画作品,将成为连接山河与人心、历史与未来的纽带,推动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笔墨绘山河 文脉续新章——三山五岳书画研讨与抗战展落幕
张庆明
秋阳洒遍泰山麓,墨香萦绕御宴堂。2025年8月26日上午,“三山五岳文化旅游万里行活动第二批指定书画作品研讨会”在泰山脚下的华尊御宴酒店盛大启幕,同步拉开“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书画展”的帷幕。来自各地的领导、书画艺术家、文旅专家与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以笔墨为媒传承中华文脉,以初心为炬铭记峥嵘历史,共同谱写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一、序章:仪式启幕,满庭风雅聚泰山
清晨的华尊御宴酒店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厅内陈列的书画作品预览引得嘉宾驻足欣赏,电子屏滚动播放着“三山五岳文化旅游万里行”活动过往成果,空气中既有丹桂的清甜,更有笔墨的幽香。
上午9时30分,随着快门声此起彼伏,与会嘉宾身着便装、面带笑意,在酒店门前的“三山五岳文化墙”前集体合影,定格下这场文化盛会的首个珍贵瞬间。不少艺术家手持自己的作品画册,与同行交流创作心得,现场氛围热烈而庄重。
9时40分,研讨会在主持人铿锵有力的声音中正式开场。“首先向各位介绍出席今天活动的领导与嘉宾,他们是……”当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响起,现场掌声阵阵;随后,全体与会人员起身肃立,《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旋律响彻全场,激昂的歌声不仅唤醒了对国家与民族的赤诚,更让在场者深切感受到“以文化凝聚力量”的厚重分量。
二、华章:佳作授牌,七幅密钥启文脉
“经活动组委会严格评审,现宣布三山五岳文化旅游万里行活动第二批指定书画作品名单!”伴随着庄重的宣告,董绪忠、吴金满、韩绪顺、任志伟、吴济云五位艺术家的作品正式入选——董绪忠的《松柏泰山》以苍劲笔触勾勒出泰山松柏“顶风傲雪仍挺拔”的姿态,暗合革命岁月里不屈的精神风骨;吴金满的《大雁南归》用开阔意境勾勒“天高任鸟飞”的诗意,恰与“万里行”活动的文旅初心相呼应;韩绪顺的《凌寒傲雪,泰山红梅》以炽热红色晕染纸面,红梅绽放的模样既是自然之美,更是老艺术家“朴素人生亦璀璨”的生动写照;任志伟的《舒体第一人,志伟云天》承袭舒同先生的革命书法精髓,每一笔都遒劲有力,让红色基因在笔墨间代代相传;虽因航班延误未能到场,吴济云的《山高水长,五岳独尊》仍通过现场投屏展现在众人眼前,画中泰山的巍峨与江河的绵长,满含对中华大地的崇敬之情。
当第一批指定作品作者李沫静(《泰山富贵图•沫静牡丹》)、王绪润(《根本宗旨图•清风书法“为人民服务”》)受邀上台,与第二批五位艺术家并肩站立时,现场掌声再度响起。七位艺术家手持作品证书,在“三山五岳”主题背景板前合影,这一刻,七幅作品仿佛化作七把“文化密钥”——以松柏之坚解锁民族精神,以红梅之艳唤醒抗争记忆,以牡丹之雍容映照复兴憧憬,以“为人民服务”的笔墨锚定文化初心。
随后,“三山五岳文化旅游万里行”活动总策划李承华院长汇报有关情况。他系统梳理了活动从筹备到落地的全流程:先是带队深入三山五岳实地调研、采集素材,再邀请艺术家走进各景区开展主题创作,最终推动书画作品与文旅线路深度融合。他以详实的案例与数据,将“文化赋能旅游”的实践成果清晰呈现,让在场嘉宾直观感受到文化与旅游碰撞的活力。“我们要让每一幅指定作品,都成为游客触摸中华文化的‘打卡点’!”李承华的话语掷地有声,赢得全场共鸣。
作为活动战略合作单位,华尊御宴酒店董事长杨合生也分享了合作初心与实践成果:“泰山是文化名山,酒店不仅是接待场所,更应是文化传播的窗口。目前,我们已在酒店设立‘三山五岳书画作品展示区’,让每一位宾客入住时,都能近距离感受笔墨间流淌的山河气魄。”
三、雅章:研讨抒怀,笔墨背后见初心
“研讨环节现在开始!”随着主持人的引导,现场进入思想碰撞的高潮。多位文旅专家围绕“书画艺术如何赋能三山五岳文旅发展”展开热议——有专家提出“将指定书画作品开发成文创产品,如书签、丝巾、数字藏品,让文化‘可带走’”;也有领导建议“结合每幅作品的故事,设计主题文旅线路,比如跟着《松柏泰山》游泰山、循着《大雁南归》探自然”,独到的见解引得现场频频点头。
会议高度肯定第二批指定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认为作品精准捕捉了三山五岳的自然风貌与文化底蕴,兼具美学水准与精神内涵,为“文化赋能旅游”提供了优质内容载体。
最动人的莫过于五位新入选艺术家的感言环节。“为了画好《松柏泰山》,我在泰山上住了半个月,每天凌晨看松柏迎日出,就是想把它‘立得住’的劲儿画出来!”董绪忠老人的话语朴实却有力;韩绪顺则动情表示:“红梅傲雪不是为了争艳,是为了告诉后人‘再难的日子也能扛过去’,这也是我想通过作品传递的精神。”任志伟提及舒体书法的传承时眼含热泪:“舒同先生用书法记录革命岁月,我要做的,就是让这种‘有温度的笔墨’继续活在当下。”真挚的情感、鲜活的创作故事,让在场者更深刻理解了“作品即人品”的真谛。
与此同时,酒店另一侧的“抗战胜利80周年大型书画展”也吸引了众多嘉宾驻足。百余幅作品中,既有老艺术家回忆抗战岁月的写实画作,也有青年创作者用创新手法致敬先烈的作品——一幅《长城烽火》以浓墨重彩再现烽火岁月,旁边的《和平鸽绕五岳》则用明快色彩勾勒新时代的和平图景。“一边是传承三山五岳的文化根脉,一边是铭记抗战的峥嵘历史,两场活动其实是‘过去’与‘当下’的对话。”一位参观的老党员感慨道。
四、续章:凝心聚力,文旅融合向未来
随后,原泰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泰山医学院原党委书记)贾崇瑞同志为七位指定作品作者颁发证书,红色的证书映着艺术家们的笑容,也映照着文化传承的希望。“
研讨会尾声,领导的总结讲话为活动指明了方向。他强调,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书画作品的评审会”,更是一场“文化自信的动员会”:“未来我们要坚持‘三接原则’——上接国家文化政策的‘天线’,下接群众文旅需求的‘地气’,中接市场发展的‘行情’;以‘三成一耀’模式推动工作,让一个个文化点连成线、一串串文化线聚成链,最终实现‘链耀中华’的目标。”
接下来请各位嘉宾前往宴会厅就餐,餐叙期间也可继续交流探讨……”随着主持人宣布研讨会圆满结束,嘉宾们有序前往就餐区,不少人仍在热烈讨论着活动的细节,畅谈未来的合作可能。
这场盛会,是笔墨与山河的相遇,是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更是文化与旅游的携手。从七幅承载精神的书画作品,到一场激荡思想的研讨,再到一次铭记历史的展览,它不仅让“三山五岳”的文化名片更加鲜亮,更让我们看到:当传统文化遇上创新思维,当历史记忆融入时代发展,必将迸发出推动文旅事业向前的磅礴力量。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三山五岳文化旅游万里行”活动定能越走越远,让中华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贺三山五岳研讨会
金秋泰麓聚贤良,御宴堂前墨韵长。
七卷丹青承五岳,千帧翰墨忆华章。
论道文旅谋新径,授牌艺苑续荣光。
山河入笔传薪火,再谱中华万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