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院刊第一期卷首语
文/胡伟 (暨南大学教授、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后、广东省写作学会会长)
受邹中海院长之邀,为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第一期院刊书写卷首语及院庆前言,我深感荣幸,亦觉责任重大。作为广东省写作学会会长,我目睹了许峰诗歌研究院从萌芽到茁壮的历程,其发展之迅捷、成果之丰硕、影响之深远,确实令人惊叹。 尽管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瑕不掩瑜,成绩斐然,可圈可点,所以我愿意撰写卷首语和院庆前言。
在该院成立之初,我曾对邹中海院长说过:“一般用个人名字命名的团体,都是了不起的大咖。“事实证明,邹中海的选择没错,许峰先生德艺双馨、才华横溢,不但他本人获得了广东省写作终身成就奖,以他名字命名的研究院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成为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难能可贵的是,该院在邹中海院长的悉心管理和领导下,发展思路清晰,有关资料也非常完整,所有文案和突出事例,都做了纪录和保存。这对我的写作和对许院动态的掌握提供了详细的参考资料,于是,我有以下感言:
一、根基已固,硕果初成
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成立虽仅一载,却已以其卓越的学术活力与文化担当,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这一切,离不开以邹中海院长为核心的团队之远见卓识与辛勤耕耘,亦得益于研究院汇聚的一批资深学者、文化名家与跨界精英。他们以诗为媒,以文载道,在未被学会接管的前期阶段便已声名鹊起,其成绩最终叩开了省写作学会的大门,成为我们重要的学术分支与文化力量。
回顾第一阶段的发展,研究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学术体系构建:率先推出“许峰诗歌研究三部评论系列”,并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中国网、中国报道、欧洲网等国内外权威平台展示,奠定了学术品牌的高度。
平台建设突破:成功创建研究院并迅速扩大影响力,并与全球数十家媒体平台展开合作,其中院刊推送超600期,形成了立体化的传播矩阵。
人才梯队完善:由邹中海领衔,洪新爱、王光兴、叶小兵为主的编辑团队活力四射。新组建的报道组朝气蓬勃。据许院规划,后期还将组建评论组,及完善许院文艺家们的档案。顾问团队则涵盖鱼志清、白勇、王建国、卢润祥、甄池安、黄华欢、邓新生、丘新梅、张德江、关润喜、丘国华等为代表的各界翘楚,结构合理、底蕴深厚、老中青结合。
成绩斐然,事件突出:自从暨南大学挂牌后,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文化之路,创下了很多突出的成果:3月28日,许峰先生获“广东省写作终身成就奖”;7月1日,中山金钟湖新增院址;7月18日,与香港美术家协会合作,在中山德艺善道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文创基地揭牌……,每一步都彰显其文化辐射力。
二、前瞻未来,步履不停
进入第二阶段,研究院的软实力也显蓬勃之势:
跨界融合深化:与艺术、教育、民间文化等领域名家联动,如卢润祥、黄华欢、李炎荣等,推动诗歌与书画、音乐、民俗的创造性结合。
基层扎根实践:深入中山民众镇、江门大鳌镇等地调研采风,让诗歌回归田野,让文化赋能乡村。
组织机构拓展:中山德艺善道文创基地、中山金钟湖文化传播点、江门大鳌镇诗书画社文创基地、珠海斗门黄华欢名家工作室等,都标志着许院的外延能力。
国际视野开阔:与美国、欧洲、香港等媒体持续合作,使中国诗歌的声浪传向世界。
三、以刊为舟,扬帆远航
在本期刊物之前,也就是在建院之前,邹中海他们组织了建群一周年庆典的主题诗文活动,并把那次活动的主题诗文编辑成册,后寄给了我。我对他们的这种做法是赞赏的,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务实精神尤其可贵。本期院刊的诞生,是研究院阶段成果的凝华,亦是新征程的起点。它不仅收录了建院以来的贺诗联曲和其它文艺作品上百篇幅,更承载了南北名家的智慧与情怀。纸刊之意义,在于以墨香传承文脉,以文字凝结时代。
作为省写作学会的引领者,我深信:诗歌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民族的灵魂、时代的回声。许峰诗歌研究院以其“学术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定位,正践行着这一使命。愿研究院继续以诗为剑,劈开浮华;以文为帆,驶向深远。
最后,谨以寥寥数语,致敬邹中海院长及其团队的赤子之心,致敬所有为研究院付出智慧与热忱的同仁。愿这本刊物成为一粒种子,在文学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终成参天大树!
诗韵长存,笔墨不辍。我们一路同行!
胡伟 2025年秋于广州
作者简介:胡伟,暨南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博士后。广东省写作学会会长,广州市海珠区戏剧影视家协会创始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课题13项,发表了76篇论文。出版《河南滑县方言研究》《西汉文献动词研究》《大学写作》《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秘书实务》《秘书会议管理学》《会议与商务活动》《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等专著与教材15本。主编的《演讲与口才》被清华大学等百余所高校用作教材。自传体长篇小说《我们在路上》即将出版。诗歌、散文、小说被选入大学写作等教材。正在总主编全国首套“中小学跨界创意作文”系列丛书(共14册,包括小学至高中12册同步作文及中考、高考作文各1册),正在总主编“文学广东”“文学大湾区”"广东文化旅游"等系列丛书(各8本,共24本)。主编的《大学创意写作》《非虚构写作》等相关创意写作书籍即将出版。主持开展了学术年会、采风诗会、征文比赛等各类写作活动一百多次。2024年1月至今,胡伟教授与广东省写作学会的报道300多次登上学习强国、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网、中新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党建头条、南方网、羊城晚报、广东电视台、河南日报、广州电视台、香港商讯、澳门商讯等全国各大新闻媒体,超1200万的点击量。为省委、省政府、省人大、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江干部学院、中国银行、中国航空集团、中国能源集团、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等单位做过300多场讲座,讲课结合人生阅历与中华文化,深受欢迎。主讲《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风廉政建设》《中国文化常识》《岭南文化》《公文写作》《新闻写作》《演讲稿写作》等培训课程。
主编:洪新爱
组稿:邹中海 放飞 王光兴
编辑制作:放飞
图片主要来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即删!